在经历了两度延期之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的访华之旅终于成行。目前,博雷利已正式抵达中国上海。然而,博雷利人还没到,就先对中国提了3个荒唐的要求。看来,博雷利此行来者不善啊……
据悉,博雷利此次访华行程为期3天,他将先抵达上海,随后才会前往北京。博雷利将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共同召开第十二次中欧高级战略对话。在博雷利访华前夕,他接受了《南华早报》的专访。在采访中,他向中国提出了三个要求:
首先,他希望中国能“认真对待欧洲”。他重申,欧洲十分认真对待对华关系,不存在任何拿中国利益进行利益交换的“隐藏议程”。所以,他希望中国同样能够以同样的态度,尊重并认真看待欧洲。
其次,博雷利还表达了欧洲对现行中欧经济关系的不满,并强调欧洲的一系列举措并非是寻求与中国经济的脱钩,而是为了“去风险化”;
第三,博雷利表示,欧洲期待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与中国共同合作,例如近期热点的巴以冲突。
在提完这3个要求之后,博雷利进一步指出,中国不应从中美竞争的角度解读欧洲。他还坚称,欧洲对华政策“完全由欧盟主导并独立决策”,绝非受到他国影响。
报道称,博雷利此番言论可能是对那些将“欧盟视为美国的‘傀儡’”观念的回应。即认为欧盟在外交政策上不能独立决策,而只能跟随美国的步伐。
其实,在博雷利的此番言论中暗藏着一个针对中国的陷阱,即欧洲目前所做的事都是正确的,中方必须以欧洲为“标杆”,并向欧洲证明自己的行为符合欧洲的“政治正确”。
欧洲近段时间以来频频对华“出手”。除了之前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之外,最近欧盟又盯上了中国的风电和钢铁行业,估计新一轮的反补贴调查正在酝酿之中。一边要对中欧贸易开刀,另一边又要求中方能认真对待欧洲,看来欧洲始终难改其骨子里的傲慢。
要知道,中国出口到欧洲的电动汽车,大部分都是欧洲自己的品牌,且国产品牌在欧洲汽车市场的占比并不高,而且它们在欧洲的售价要高出国内一大截;至于中国的风电和光伏产品,完全是靠国内“内卷”出来的物美价廉,是中国靠自己拼出来的竞争力,欧洲凭什么认为“存在风险”?更别说钢铁行业了,整个欧洲加起来都没有我国一个市能打……欧洲凭什么认为,中国要靠不正当补贴才能抢占欧洲市场?
博雷利此行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向中方解释欧盟的“去风险”战略,然而,我们根本没看到欧盟的诚意,却只看到了无理的傲慢,甚至妄图效仿美国软硬兼施的手段来胁迫中方妥协。
若欧盟始终无法意识到其对中国犯下的错,甚至还带着居高临下的态度来对中方“指手画脚”,又何谈要求中方能够认真对待欧洲?如果这些中欧之间存在的分歧都无法消除,那么不管欧盟派出多少高官访华又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