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日本媒体报道,谁敢相信!中国量子技术专利已成世界第一!

小彭的灿烂的笔记 2024-12-06 16:33:13

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声明: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感谢支持。

【前言】

近年来,量子技术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不过让人意外的是,这场竞速的主角却不再是欧美国家,而是一个曾被认为“追赶者”的角色中国。

在上个月19日一则来自日本媒体18日的报道,引发了全球广泛关注,中国的公开量子技术专利数量已悄然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这一消息震惊了许多人,在科技领域长期被技术封锁的中国,如何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是偶然的机遇,还是必然的结果?

【中国量子技术如何成为全球领跑者?】

中国在量子科技领域的崛起引发了全球关注,根据日本媒体的报道,中国在量子计算机领域的公开专利数量已经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的量子研究与产业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重大突破,尤其是在超导量子计算机的研发方面,为中国的科技自立自强注入了强劲动力。

量子计算机作为新时代的计算工具,凭借其独特的并行性和指数级加速能力,展现出超越经典计算机的巨大发展潜力。

它将在大数据处理、网络信息安全、人工智能、新药研发和金融工程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在该领域的蓬勃发展,尤其是本源量子公司的崛起,让全球关注到中国在量子技术上的实力与前景。

本源量子于2024年初上线运行的自主研发的第三代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已经向全球用户限时免费开放,其国产化率超过80%。

搭载了中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所生产的72计算比特量子芯片、量子计算测控系统及操作系统,这一系列的技术积累和产品应用,标志着中国的量子计算技术不仅在硬件上具备国际竞争力。

截至今年10月,“本源悟空”已为来自全球133个国家的超过1500万人次提供了量子云服务,完成了27万个量子运算任务。

这种大规模的服务模式在量子计算历史上尚属首次,不仅扩大了中国量子计算的全球影响力,也加速了其在国际市场中的布局。

根据信息分析公司VALUENEX的统计,自2021年至2024年,本源量子新增了363项专利,超过同一阶段美国IBM公司的212件。

按国别统计,中国累计拥有3217项相关专利,位居全球第一,而美国的2740项专利排名第二,这一突破凸显了中国在量子信息领域的重视与投入,也为未来的科技竞争奠定了基础。

在本源量子的公开专利中,控制量子计算机的软件“量子操作系统”占据了大部分,相关量子芯片的开发与应用也展现出良好的前景。

量子芯片被称为量子计算的大脑,其运行需要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极低温环境中进行,本源量子已经成功研发了用于实现这一运行环境的稀释制冷机。

进一步推动了量子计算技术的商业化与市场化,随着量子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实,未来中国的量子计算机行业可能会迎来更多的投资和机遇。

行业内专业人士表示,量子计算的发展不仅限于技术上的进步,更需要在应用场景、生态构建以及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协同推进。

这将促进量子计算与其他领域的深度交融,为各行各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同时这一新兴技术的发展也引发了社会对量子技术潜在影响的深刻思考。

比如说如何在推动科技进步的同时,确保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性?

【从政策扶持到生态协同】

实际上中国的量子技术崛起背后,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战略行动,从国家规划到人才培养,从科研支持到产业布局,每一步都在为科技腾飞铺路。

早在2016年,“量子计算”便被纳入中国“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中成为科技2030重大项目之一,这不仅体现了中国政府的远见,更标志着量子技术开始从实验室走向国家战略核心。

政策的推动力不容小觑,教育部自2021年起,将量子信息科学正式纳入本科生教育,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速度,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形成了协同机制。

一大批顶尖人才投身量子技术研发,与此同时,中国设立了量子科技专项基金,以提供长期的资金保障,从实验室到市场,科研成果得以加速转化,量子产业迅速发展壮大。

量子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则离不开科技企业的积极参与,本源量子作为国内量子计算领域的领军者,代表了中国科技产业的强大执行力。

从第三代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的研发到面向全球用户的开放服务,这家公司不仅实现了技术突破,还打造了国产化率超过80%的量子硬件生态。

特别是自2021年至2024年,本源量子新增了363项专利,其数量甚至超过了美国的IBM公司,但中国在量子领域的推进并非只关注硬件研发,以“量子操作系统”为代表的软件开发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从设计到落地,中国科学家不仅攻克了技术难关,还建立了自主可控的量子测控系统和芯片生产线,这种“软硬结合”的发展策略,使中国在全球量子科技领域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更值得注意的是,量子技术的生态化布局已初具规模,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量子技术的跨领域应用。

无论是在医疗、金融,还是网络信息安全领域,量子技术都展现出强大的潜力,从京沪量子通信干线到“墨子号”量子卫星,这些基础设施的建成,使得量子通信技术真正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在国际视野下,政策的支持和生态协同为中国提供了竞争优势,当欧美还在试图用投资限制和专利保护维持其技术壁垒时,中国已经通过完整的战略布局,建立起独特的技术领先模式。

当然,中国加速崛起的同时,量子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也愈加激烈,欧美国家对中国的快速发展既感到意外,也充满警惕。

为了遏制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优势,美国政府甚至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比如说在2024年10月的时候,美国宣布限制本国企业和个人投资中国的量子技术行业,以防止前沿技术流入中国。

这一政策的出台显然是对中国技术崛起的回应,此时可能会有朋友感到好奇,这种短期的限制手段能否真正奏效?

【科技竞赛中的中国智慧】

欧洲在这场竞争中采取了另一种策略,通过标准化政策和跨国技术合作,欧盟试图在量子通信的规范制定中争取话语权。

他们在量子通信技术的国际标准制定中处于领先地位并通过区域合作推动技术共享,尽管在专利数量和应用广度上不及中国,但其在标准化上的努力为其在国际科技合作中争取了更多主动权。

相比之下,中国的策略更加全面,依托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庞大的市场需求,中国不仅通过技术创新巩固了领先地位,还积极推动全球合作。

中国的本源量子已开始向国际用户开放其量子计算服务,并吸引了全球1500万人次参与体验,这不仅提升了中国量子技术的国际影响力,也为全球科技生态注入了更多可能性。

同时,中国并未忽视与欧美国家的技术合作,尽管存在竞争,国际科技交流依然是推动创新的重要手段,从基础研究到跨国技术转让,中国与世界保持着动态的互动。

全球科技竞赛的舞台上,中国展现了智慧与担当,从单一技术到全产业链布局,中国以全面的战略引领了量子技术的发展方向,体现了中国在全球科技格局中的话语权。

【结语】

中国的量子技术崛起不仅是国家科技实力的体现,更代表了其对未来发展的深刻洞察,从基础研究到全球应用,中国的探索塑造了新的产业格局,也为解决全球数据安全等问题提供了方案。

在科技引领未来的时代,中国不仅在证明自身实力,更在用行动为全球科技发展贡献智慧,正如量子技术所揭示的那样,有些成功无法被传统方式定义。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在2024年11月19日关于《日媒:中国在量子技术领域存在感日益突出》的报道

北晚在线在2024年12月1日关于《多种成果世界一流!我国量子科技取得多项重大创新》的报道

0 阅读:35

小彭的灿烂的笔记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