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广州部分高三寒假时间有变
与高一高二统一寒假时间
你收到通知了吗?
这下同学们
可以有充足的时间
来放松心情,调整状态了





*截图自网络
截然不同的是
有些中学却被曝高三收费补课
有网友爆料,河北某学校以“学科拓展和科技之旅”为幌子,强制让140名高三学生缴纳5390元高额补课费,寒假期间将他们集中到张家口怀来的一家五星级宾馆进行补课。

在温州,一所高级中学在期末考试期间(17号至22号)违规补课的行为也遭到了网友的投诉。该校要求家长缴纳2000元以上的补课费,通过家委会电话通知缴费事宜,并强制学生不得请假,否则将面临旷课处分。
对此,官方回应称,根据温州市教育行事历的规定,普通高中应于1月22日开始寒假。该校已表示将严格遵守行事历规定安排教学活动,并对社会各界的关注表示感谢。


为响应“双减”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违规补课都是不被允许的2024年9月
有学校因违规组织周末集体补课
而遭全市通报批评

此前
也有家长呼吁
恢复高三寒假线下课程
(点击查看)
但教育局明确回应
为响应“双减”政策
全市高中
寒假期间将停止课后服务工作
多省公布违规补课监督举报方式
近日,多地发布最新通知,加强对学校寒假违规补课的现象的监管。
一向被誉为“超级中学”“清北预备役”的衡水中学,曾以极高的升学率和严苛的管理闻名,成为许多学校效仿的对象。近期也发布了一则寒假不得违规有偿补课的公告

为进一步强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持之以恒地推进在职教师违规有偿补课治理工作,全力营造纯净、公正且积极向上的教育生态环境,现将河北衡水中学在职教师违规有偿补课监督举报的相关事宜公告如下(滑动浏览):
一、举报内容若您发现我校在职教师存在下述违规行为,欢迎进行举报:1.在职教师私自在家中,或在校外租(借)用场地,组织学生开展有偿补课活动。2.在职教师以明示或暗示等方式,强制学生参加各类有偿补课。3.在职教师参与校外培训机构,或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行为。4.在职教师在托管班,违规开展作业辅导、文化课补习、培优等教学活动。5.在职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或他人介绍生源,或提供学生家长联系方式,并从中谋取利益。6.在职教师违反国家和地方相关教育政策规定,从事其他形式的有偿补课活动。二、举报办法举报人在掌握相关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证据后,可以通过举报电话、邮箱等进行反映。反映问题线索时,建议准确说明有偿补课的时间、地点、教师、学生等相关信息,并尽量提供现场照片、电话录音、聊天截图、转账交易记录等资料佐证。欢迎社会各界对我校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共同维护教育的公平与公正。衡水中学将对所有举报线索进行严格核查,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同时,我们郑重承诺,将严格保护举报人个人信息,确保举报人权益不受侵害。
监督举报电话:0318-6666817
监督举报邮箱:hzjw2125502@163.com
中共河北衡水中学纪委
2025年1月21日
江西南昌
寒假将至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市教育局日前发布工作通知明确在寒假期间除高三年级可在确保安全和坚持自愿的原则下适当安排教学外(时间不超过假期1/3恶劣天气不得安排教学)所有中小学、幼儿园或教师务必做到“三个一律、三个严禁”请广大市民监督全市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违规补课举报电话如下单位名称举报电话南昌市教育局0791-83950902东湖区教体局0791-87838593青云谱区教体局0791-88461823西湖区教体局 0791-86597530 0791-86564950青山湖区教体局0791-88103787进贤县教体局0791-85672776安义县教体局0791-83410303经开区教文体事业发展中心0791-83891235湾里管理局教体办0791-83760358新建区教体局0791-83755739红谷滩区教体局0791-83952029南昌县教体局0791-85728151高新区教体局0791-88131309
河北保定
家长朋友们:寒假将至,为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确保孩子们度过一个喜庆、祥和、平安、快乐的假期,特向您致信,温馨提示如下(滑动浏览):一、合理安排假期生活假期是孩子们休息调整、自主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家长与孩子深入交流、融洽亲子关系的宝贵时机。请家长朋友们遵循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理性看待校外培训作用,不盲目跟风报班,科学合理安排孩子假期生活,结合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及休息、娱乐时间,合理规划校外培训课程,避免安排过满,导致孩子压力过大、身心疲惫。请鼓励引导孩子广泛阅读、培养兴趣,锻炼身体、强壮体魄,督促孩子按时就寝、保证睡眠,培养孩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选择合规培训机构如确有参加校外学习的需求,请广大家长从孩子兴趣爱好、个性发展出发,选择合规培训机构,远离“无证无照”机构,同时认清机构办学资质,查看是否持有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以及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或民政部门颁发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可下载“校外培训家长端”app查看机构证照是否齐全)等证明文件,最大限度保护自身权益。三、守牢培训安全底线校外培训不得选择简易建筑、地下室、车库及其它有安全隐患的场所,3-12岁孩子培训应在3层及以下楼层,广大家长朋友在选择培训机构时,请认真查看培训机构是否配齐配全消防安全设施,是否正确使用合规且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气设备,消防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等。如发现存有消防安全问题,请及时向当地教育部门和消防救援部门反映。四、签订规范培训合同请家长朋友们务必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与校外培训机构签订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签订合同时,要重点关注三项内容:一要关注合同中是否详细明确了培训的课程内容、课时安排、收费标准、预收费监管方式等服务内容;二要关注退费条款,包括退费的条件、退费的计算方式、退费的时间节点等;三要关注合同中是否存在明显不合理的霸王条款,如限制消费者权利、加重消费者责任的条款。发现不合理条款后,要及时提出异议并要求修改。如机构拒绝修改,应谨慎考虑是否选择该机构,切勿轻易签订存在霸王条款的合同,以免日后陷入维权困境。五、通过正规渠道缴费如孩子确定参加培训,请家长朋友们务必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进行缴费,切勿把资金转入培训预收费监管账户以外的任何账户(包括私人微信、支付宝等),防止出现“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风险。目前,部分培训机构开通了“先学后付”支付功能,鼓励广大家长朋友通过此种方式先上课后缴费,既可以减少培训费用一次性过多支出,又能够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六、警惕虚假宣传陷阱培训机构以“买年卡送课时”“大课包优惠多更划算”“充值赠送”等促销手段,诱导超时段、超限额支付培训费用时,请家长朋友们务必坚决抵制。支付培训费用时,请不要一次性支付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不要超过5000元。请广大家长朋友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充分认清违规培训的风险,自觉抵制违规培训,共同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如发现学科类违规培训或者“证照不全”培训机构,请及时拨打监督举报电话。
监督举报电话
保定市 5882372竞秀区 3016090莲池区 5012612高新区 3101126清苑区 8119786满城区 7163552徐水区 7115589白沟新城 2856324涿州市 3639769安国市 3510738高碑店市 6396025易 县 8856218涞源县 7318032定兴县 6915101顺平县 7621586望都县 7727734蠡 县 6229176博野县 8321650涞水县 4532316高阳县 6699875曲阳县 4227811阜平县 7223769唐 县 6420761
江苏泰州
举报内容:
1.在职教师违规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外有偿补课2.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3.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4.其他违规补课行为
举报方式:

山东
临沂
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任何学校不得延迟放假、提前开学或利用寒假组织集体补课,现面向全社会公开各县区普通中小学违规补课监督举报电话。

德州
德州市假期违规补课监督举报电话各中小学校要严格按照全市中小学校寒假放假时间做好放假安排。寒假期间,普通高中学校一律不得开放自习室,义务教育学校按规定开展托管服务的,不得有集体上课行为。如有学校利用寒假违规组织集中补课的,请拨打监督举报电话进行举报:德城区教体局举报电话:0534-2100800;陵城区教体局举报电话:0534-8221434;禹城市教体局举报电话:0534-7221350;乐陵市教体局举报电话:0534-6262922;宁津县教体局举报电话:0534-5426808;齐河县教体局举报电话:0534-5330742;临邑县教体局举报电话:0534-7918001;平原县教体局举报电话:0534-4257666;武城县教体局举报电话:0534-6211660;夏津县教体局举报电话:0534-8216969;庆云县教体局举报电话:0534-7088365;天衢新区教体卫生事业发展部举报电话:0534-2391195(义务教育)、0534-2782778(普通高中学校);市教育局举报电话:0534-2324939(节假日)、0534-2321164(工作日)。
广西北海
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事关孩子的健康成长,真诚欢迎广大家长积极参与校外培训监督。如果发现校外违法违规培训行为,请及时向海城区教育局、文体广电旅游局、科技局等业务主管单位投诉举报。
投诉举报电话:

广东
严禁寒假期间开展学科类培训,严查未经审批举办校外培训机构、非学科类机构超范围开展学科类培训、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违规举办社会性竞赛活动、以“家政服务”“众筹私教”“游学研学”“冬令营”等名义隐形变异开展学科类培训等违法违规行为。
原文如下(滑动浏览):
各地级以上市“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办公室,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民生事务局:寒假将至,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双减”文件精神和教育部有关工作要求,持续巩固我省“双减”工作成果,严防学科类培训反弹,规范非学科类培训,营造假期良好社会氛围,切实减轻中小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并兼顾满足家长合理要求,现就做好2025年寒假期间校外培训治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寒假工作重要性2025年是深化“双减”工作的关键之年。各地要充分认识做好寒假校外培训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按照“政策不变、力度不减、深化改革、标本兼治”的工作要求,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好“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就寒假期间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治理任务,落实各方责任,确保平稳有序。二、严查违法违规培训和竞赛活动各地要推动完善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各部门分工负责的联合执法机制,广泛凝聚执法合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用好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通过“日查+夜查”“联检+抽检”等形式,强化对重点场所、机构和人员的排查管理,严禁寒假期间开展学科类培训,严查未经审批举办校外培训机构、非学科类机构超范围开展学科类培训、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违规举办社会性竞赛活动、以“家政服务”“众筹私教”“游学研学”“冬令营”等名义隐形变异开展学科类培训等违法违规行为。各地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对线上培训主体和重点网站平台开展全时段深度巡查,对校外培训机构和个人通过自媒体、公众号或其他网站平台开展培训等问题进行动态监测和巡查,严防严查线上违规培训和广告宣传。加大对违法违规案例特别是寒假期间顶风作案的曝光惩戒力度。三、筑牢安全风险底线各地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加强校外培训风险摸排、监测预警、防范化解和应急处突全链条闭环管理。寒假前,联合消防救援等部门督促指导培训机构落实《校外培训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九项规定》等要求,至少开展1次安全专项检查,对存在场地、设施、消防等安全隐患的机构,立即责令停业整改,坚决维护学生生命安全。督促指导培训机构加强日常管理,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确保营业期间每2小时开展不少于1次的防火等安全巡查,在寒假前至少开展1次安全自查自纠,重点检查培训场所消防安全设置、火灾危险源管理、消防安全疏散条件、消防设施器材管理等,制定完善疏散逃生等应急预案。校外培训机构是人员密集场所,各地要认真吸取河南柘城“6.25”和江西新余“1.24”等重大火灾事故等教训,对违规培训多发的商务楼宇、居民小区等重点场所进行管控排查,切实消除消防安全隐患,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四、切实保障培训资金安全各地要严格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80号)关于“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的要求,预收费用时间不得早于培训开始时间一个月。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以充值、次卡等任何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收取超过5000元的费用。各地要督促校外培训机构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教监管厅函〔2023〕2号)等有关规定。采用预收费模式的校外培训机构,其预先收取的培训服务费(含以现金形式收取)应当全部进入本机构培训收费专用账户,与其自有资金实行分账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办学场所应当设置办公专用的设备终端用于存放与培训行为、经营行为相关的合同、票据、账簿、招生广告、宣传资料、花名册和其他相关资料,培训机构尽量避免使用个人手机、个人电脑存放和保管上述与经营行为相关的资料。各从业人员不要混淆个人账户与培训机构账户、不得使用个人账户收取应当由机构收取的费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各地要加大对违反规定预收培训费用的检查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培训机构“退费难”“卷款跑路”“恶意闭店”等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依法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持续畅通各类监督举报渠道,逐一核查问题线索并及时处理反馈,把风险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五、全面应用监管平台各地要加大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应用推广力度,做好风险提示,引导家长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进行在线选课、支付、退费、评价、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督促指导培训机构严格落实预收费须实行全额监管,严防体外循环。加强非学科类培训价格监测,严防假期恶意涨价。强化从业人员、培训材料课程管理,对全国监管平台备案信息开展现场核查,依法依规清退问题人员,督促机构做好问题整改工作。要加大对全国校外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先学后付”推广使用力度,鼓励培训机构采取“先学后付”方式提供培训服务,进一步提高“先学后付”覆盖面和使用比例。六、加强艺考培训监管各地要严格落实《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在深化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中加强艺考培训规范管理的通知》有关要求,重点关注机构开展集中艺考培训的情况,落实好机构消防、安保、场地、餐饮和条件配备等要求,及时掌握辖区内学生参训情况,确保培训安全;着重维护招生考试秩序,严查培训机构虚假宣传,聘用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在职教职工及考试命题、评分(卷)的专家评委等参与艺考培训,或与教师、评委等内外勾连、利益输送、干扰考试招生秩序等违法行为;严查艺术类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等违法违规行为。七、营造良好假期氛围各地要充分利用寒假契机,通过短视频、公益广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全社会广泛宣传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通过倡议书、消费提醒、家访等多种方式,引导家长理性看待校外培训,不盲目跟风报班。引导确有培训需求的学生家长选择具有办学资质、证照齐全的校外培训机构。各地各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密切家校联系,指导家长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寒假学习生活,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发展。统筹协调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体育馆、社会实践基地、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各类校外活动场所,面向广大家庭开展科教活动,为加强亲子互动交流和中小学生提升科学素养提供平台。鼓励学校、社区探索开展托管服务,努力为家长解决照看难题。引导广大家长承担起家庭教育责任,让中小学生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各地要充分利用春节这一传统佳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社会实践、文化传承活动,让学生亲近美好自然、体悟亲情温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东省“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办公室(广东教育厅代章)2025年1月10日
以下是广东部分地区公布的举报热线:
增城发现违反“双减”政策等违法违规行为,请及时向增城区“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举报,举报电话:82624611,举报邮箱:zcszjk@126.com。举报电话受理时间:工作日(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2:00,下午14:00-18:00。
中山中山市校外培训投诉举报咨询电话:

清远市各县(市、区)校外培训机构监督举报电话和投诉邮箱:

你放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