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巴塞罗那到谢幕:一代"怪球手"的完美谢幕
在国乒的历史上,有一位被称为"怪球手"的选手,那就是陈子荷。他是一位右手直板长胶倒板打法的高手,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2008年奥运会,陈子荷悲喜交加,徘徊放弃。当时国乒女队只有4个名额,她深感压力如山,每晚都梦见自己落选,醒来时额头满是冷汗。
这个名额争取过程激烈得像在打神仙,人人都是高手,她的每一天都是硬战。
可是人家有实力就是硬道理!陈子荷凭借独特的打法和稳定的发挥,不仅成功入选,还和高军搭档一路闯进了女双决赛。决赛的对手?哎哟喂,老熟人了 - 邓亚萍和乔红。
好戏在决赛前10分钟上演。乔红在热身时不慎扭伤脚踝,肿得老高。陈子荷和高军看到这个情况,眼睛都亮了:这下有机会了!他们立刻调整战术,决定以乔红这个"伤兵"作为主攻对象。
但万万没想到,这个剧本已经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原本的剧本中乔红并没有这样拼命。她忍着剧痛,跑得比平时还要快。
许多原本不可能防起来的球,她硬是防住了。
比赛结果显示,陈子荷/高军以1:3的成绩惜败,错过了拿到金牌的机会。
可话说回来,奥运银牌可是相当了不起了。你知道吗?陈子荷可是国乒队的"抗欧利器",从1988到1991年,她在与欧洲主要对手的对抗中保持全胜战绩呢!欧洲选手提起她,都得怕怕的。
93年世乒赛上,陈子荷再次率领中国队捧起女团冠军。在这一年,她24岁,正值职业生涯黄金期,但却选择了退役。尽管有人觉得惋惜,但换个角度想,陈子荷的职业生涯已经非常成功:她已经夺得5次世界冠军,该拿的荣誉都已经到手,该创造的传奇也已经实现。
她用的怪球打法令对手摸不清头脑:球的粘性很大,防守稳健,利用长胶制造节奏和旋转变化,再使用正胶突击得分。尽管力量不大,缺少能一击致命的"杀手锏",但就是能把对手折磨得够呛。
回看陈子荷的运动生涯,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完美谢幕:在最美的年华,以最好的成绩,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还有谁能预料到,退役后她竟然迎来一段长达十年的默默深情的乒乓球佳话...这场故事,那可真叫一个有趣至极!
小编有话说:陈子荷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重要任务并不仅仅是从一个巅峰走向另一个巅峰,而是要懂得在何时全力以赴,又在何时及时抽身。
有时候,看似遗憾的结果,实际上成就了另一种完美的过程。
二、二十年深情的乒乓球深情故事,讲述了一段默默等待的动人佳话。
陈子荷和许增才的故事可谓是乒坛里最特别的一段情缘了。这对“老乡”的相遇看似平淡,实际上许增才却深情等待了十年。
在国家队时,许增才就以其暖男的形象广为人知。每逢春节,因抢购回家火车票而头疼的队员不在少数,而许增才总是主动帮助队员陈子荷,让她无后顾之忧。
训练结束后,我没有休息,冰冷刺骨的寒风里,我跑去车站排队买票,一直到凌晨才回到宿舍。
在两人一起回福建老家的途中,许增才更是表现得十分体贴。不仅主动帮陈子荷拎行李箱,还特地准备了饮料、糕点和水果。
正月初五,许增才从闽清回到福州,并在福州帮张罗车票,随后一路无微不至地照顾,陪同他从福州返回北京。
陈子荷心里过意不去,说:“其实你真的没必要对我这么好。”
谁又会想到,1988年在汉城奥运会上,许增才已经默默喜欢陈子荷好久了。作为一名双面弧圈球打法的选手,许增才在国家队当了整整10年陪练。
尽管在奥运会上表现出色,小组赛以6胜1负的成绩获胜,但在1/8决赛不敌韩国选手金琦泽后,他选择了退役。
1990年,许增才在临行前特意约见陈子荷,小心谨慎地问:"请问,我以后什么时候可以再找您?"陈子荷则只是淡淡地说:"等我退役后再说吧"。
“就这一句话,许增才又等了三年。”
这三年里,许增才的父母都快急疯了,催婚催得要命。还有两个女孩主动追求他,但许增才心里装的始终是那个笑起来最甜美的陈子荷,婉拒了所有人的好意。
后来陈子荷知道了这些往事,也被许增才的执着打动了。她哭笑不得感叹:要是早知道他这么深情,也许就不会让他等那么久了。
然而,这等待反倒成为他们美好婚姻的重要助力。正所谓情深不寿,情长则久,许增才用十年时光,给陈子荷一个最好的证明:真爱是可以等待,并且值得等待的。
三、从体弱的女孩蜕变为世界冠军的历程
陈子荷的成长史堪称一部励志传奇。
黄家仰老师是福建闽清坂东镇中心小学的教师,他偶然地选择了一个身体虚弱的小姑娘进入学校的乒乓球队,以帮助她锻炼身体。
黄老师便是个严格的狠角色,对陈子荷的训练要求极其严格,始终保持高度的专注。
确实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啊!1978年,福建省体工队来学校选拔苗子,10岁的陈子荷一下子就被选中了。在省队,教练林镜华、汤武非常有趣,他们研究了陈子荷的身体状况和技术特点后,让她改用正面长胶、反面正胶的球拍。
在1985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上,陈子荷表现出色,带领福建省乒乓球女队突破重围,一举夺得第五名。
张燮林作为当时国乒女队的主教练,一眼就相中了陈子荷。巧合的是,张教练恰好是直板长胶的祖师爷,他还专门为了应对欧洲选手,把陈子荷招入了国家队。
同年,陈子荷在芬兰公开赛上的表现可圈可点。
到了1989年,21岁的陈子荷首次参加世乒赛就担起了重要角色——赢得了女团冠军!那时候,只有4个人能入选,竞争相当激烈。
但教练组看中的恰恰是她能打败欧洲选手的实力,这个看人的眼光可真是一点也没错。
陈子荷的球风真是奇特无比,她用长胶制造节奏变化,令对手感到晕头转向。她的防守稳固,球还特别粘。虽然她的力量不大,但仍然把对手折腾得十分狼狈。
看完这,是不是觉得陈子荷特别牛?从一个身体柔弱的小姑娘,变成令欧洲选手胆颤的"怪球手",这背后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常人难以想象。
然而实际上,这些都并不是最最精彩的部分。
人生,就是这么神奇,有时候你以为的终点,其实是另一个起点。
四、别样的乒乓球命运交织的是异国他乡
1993年的秋天,24岁的陈子荷迎来了全新的开始。原本她打算去上海交通大学深造,然而却被老熟人、在德国打球的许增才“勾走了”。
然而谁曾想,这次的一去,却让她吃了一个很大的苦头。前国家队队友耿丽娟为她安排的"欢迎仪式"简直太绝了——在她刚从飞机上下来时,就被塞了一张火车票,并让她赶去参加当天的比赛。
更加悲剧的是,陈子荷一句德语都不会说。他东问西问,换了三趟车,终于到达俱乐部时已经筋疲力尽,肚子还饿得直叫。
教练就给她一杯咖啡,让她马上上场比赛。
第二天,故事发生了转机。许增才从另一个城市赶来看她,不仅给她租了一套离俱乐部步行10分钟的房子,还采购了一大堆食材,亲自下厨给她做了几道家乡菜。
陈子荷的思乡之情和孤独感被这一波操作一扫而空。
自从那次见面后,许增才就经常开车过来看陈子荷,每次都会给她做美味的中餐。渐渐地,陈子荷对这个一直默默关心和付出的大男孩,产生了不一样的感觉。
第二年,许增才也去了德国的一家俱乐部打球。在与陈子荷的朝夕相处中,她才得知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原来这几年,许增才的父母一直在疯狂催婚,还有两个女孩追求过他,但他一直在等待她。
这份深情,让陈子荷深受感动,流出喜悦的泪水。
在异国他乡,两人开始了同居生活。许增才负责做饭、打扫卫生等家务,还当陈子荷的陪练。每天晚上打完球,即使再累,他也要去接女朋友回家。
他们的爱情简单而真挚,没有花俏的浪漫仪式,却拥有着最深沉的温暖。
1997年7月,29岁的陈子荷和36岁的许增才终于在福州领了结婚证。婚后两人继续在德国打球,生活富裕,但陈子荷始终觉得无法融入。
1999年10月,陈子荷在回国探亲时,做出了一个巨大的决定。她电话通知丈夫说:"我不回去德国了,你也回国吧。"许增才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在德国的一切打拼,追随妻子回到了祖国。
看完了这对"乒坛伉俪"的故事,是不是觉得他们实在是太让人羡慕了?但是,他们回国后的经历更精彩。
小编感慨:这才是真正的爱情啊!没有轰轰烈烈,只有细水长流的陪伴,平淡中的真情最动人!
五、"妇唱夫随":25年的完美注解
陈子荷和许增才从国外回来后,开始了全新的生活篇章。陈子荷成为了福建省体育中心的副主任,许增才则在省乒羽中心任职。
陈子荷在2001年成立了乒乓球学校,这让她忙得不可开交。
你说神奇不神奇?许增才这个大男人,完全没有传统丈夫的那种大男子主义,反而默默地帮妻子分担压力。工作上全力支持,家务活更是包揽得妥妥的。
2003年,35岁的陈子荷成为了一位母亲,她的儿子许乐彬的到来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陈子荷需要去学校处理工作,而许增才就承担起了在家带娃和做家务的重任,他出色地扮演了“奶爸”的角色。
许增才夫妇的教育理念非常有趣。他们原本希望儿子学习乒乓球,因为这是他们的职业领域。然而,陈子荷坚信儿子更适合打网球。
许增才听了妻子的话后,毫不犹豫地尊重了她的决定。
说实话,成全这份决心不是所有男人都能做到的。
结果显示陈子荷的眼光确实独到!2019年,年仅16岁的许乐彬就已晋升为国家二级运动员。这成绩,给他们俩都挣足了面子。
在许增才的家庭里,只要遇到大事小情,他都会让妻子陈子荷来作决定。无论是装修房子还是购买汽车,一切都以陈子荷的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
截止到2022年11月,已满54岁的陈子荷和许增才已经结婚25周年。25年以来,他们夫妻俩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相扶相持。
陈子荷十分尊重丈夫,对婆家人也十分友善;而许增才则对妻子非常关爱,总是优先考虑她的需求。
这种良性循环使他们的婚姻充满了和谐,减少了矛盾。
回顾他们的故事:从国家队的相识到德国的相知,再到回国后的相敬如宾。
有人说现代婚姻感觉缺乏一些东西,但看看陈子荷和许增才的故事,你会明白:婚姻的真谛,不在于谁说了算,而在于双方的尊重与成全。
25年的幸福婚姻告诉我们,爱情不是激情四溢的表白,而是无声无息的陪伴;不是你争我斗的对决,而是甘愿付出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