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得子真的幸福吗?家长感到美满又自豪,子女:不想生在这家庭

本本侃说 2023-10-02 07:52:54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难题要克服,也有不同的快乐滋味。有专业人士曾经分析过,长期的农耕文明、以及信仰的缺乏,使得我们对“传宗接代”的向往要明显更多。

“无后”这个处境,别说对那些传统思想比较重的长辈,就连许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可能也非常看重能否有后代。

不过基于现实能力和压力的问题,这代人大多都认为独生子女家庭才是比较符合大众的。即使开放以后,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和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不能轻易考虑再生。

但说来说去,似乎热衷于生育的,还是那一波人。笔者在网上刷到年近五十的高龄产妇,本来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她却选择再次成为母亲。可是老来得子真的幸福吗?

(网络图片,非文中人物)家长感到美满又自豪,子女:不想生在这家庭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广西一位小伙子的情况吧。或许在很多老人眼里,这么大岁数还要娃,简直伟大到“可歌可泣”的程度。

为新的生命,这是付出多少代价啊。生娃本身对女生的伤害就是不可逆的。而高龄情况更加特殊,本身功能和其他身体机能就有隐患,出现意外的概率以及恢复身体显然风险更高。

选择高龄要娃的家长,或许感到美满又自豪,甚至会为自身的“壮举”而自我感动。但换成子女的视角,却可能全然不同。

先描述一下这位男生,他虽然年纪轻轻,但眼里没有同龄人那种活泼和对美好的渴望。因为他早已经感觉“看不到希望”,自己的人生似乎从出生就注定没多少翻身的概率。

他没读完初中就辍学,家里也拿不出成本让他学门技术。总之,要学历没学历,要技能没技能;同时因为吃的太差,身体非常瘦弱,连干体力活也没那承受能力。

可是这些都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吗?原来,男生的父亲几乎能用“一贫如洗”来形容。直到快五十才勉强娶妻。

或许“留后”是许多中国男人的执念,哪怕自己的日子已经非常艰难;哪怕深知子女必然要跟着自己吃苦。站在父亲的角度,好不容易有娃也许很满意:终于跟别人一样有家庭了。

但是男生从小的自卑,和经历的艰难困苦,却让花季的自己实在高兴不起来。现在他也到了需要重视工作、需要有足够条件才可像同龄人那样有新房、有对象的年龄。

可父母既没有给他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也没把他养成健壮的身体,更没有新房。他只能去工厂流水线,偶尔还要捡废品。父母没有正式工作,以后养老也是很大压力。

男生直言,如果可以选择,并不想生在这样的家庭。贫穷、迷茫,不但缺乏家庭的帮扶;父母岁数太大,还意味着自己最需要支持和奋斗的年纪,过早承担照顾老人的压力。

父母隐瞒二胎,女生直接选择“躺平”

相比害怕绝后的家庭,有一种可能更加令人不解。就是本来儿女已经二十多岁,父母竟然偷偷选择再要一个。一位女生毕业后,好不容易工作稍微稳定下来。

结果母亲生完弟弟,才敢抱出来给她看。作为成年人,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果是“皆大欢喜”的事,家长又怎么会故意隐瞒呢?

老大毕业后虽然不需要交学费,自己也能养活自己。但普通家庭的毕业生,本身能生存已经要付出很多努力。原生家庭的情况,也会严重影响他们择偶结果。

除非是完全不差钱的大户人家,否则有几个人会泰然接受自己的对象家里突然冒出个婴儿?女生谈了几年的男朋友,得知后无奈选择分开。

女生家长认为女儿应该理解他们,并且每月从工资里拿出钱来给弟弟买奶粉。他们老了没有能力,女儿能帮助照顾弟弟就是“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这样的逻辑,属实难以称为足够负责任的父母。而这位女生也没有那么听话,她认为家长根本不考虑她的压力和处境。于是用“躺平”来对抗这种家庭环境。

她辞去工作,再也不愿做个“报喜不报忧的好闺女”,再也不会为那几两碎银加班到没空吃晚饭。索性回到父母家里终日躺在床上,让他们也见识一下什么叫不省心的女儿。

【话题】你觉得这种情况“老来得子”是幸福吗?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
0 阅读:0
本本侃说

本本侃说

据说离天国最近的咖啡厅,北海道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