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壳里的世界|大灭绝时代下的无声挣扎

中科书综合 2025-04-01 11:18:47

物种灭绝的沉重开篇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蓝色星球上,每天都有无数生命在繁衍生息,也有一些生命正悄然走向灭绝的边缘。今天,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夏威夷蜗牛,走进《蜗牛壳里的世界:大灭绝时代的蜗牛故事》这本书,去探寻它们不为人知的命运。

2019 年 1 月 1 日凌晨,一只名叫乔治的夏威夷金顶树蜗牛 “去世” 了,它的离去意味着整个夏威夷金顶树蜗牛物种的灭绝。这只小小的蜗牛登上了美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头条新闻,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物种灭绝这个沉重的话题。但其实,一个多世纪以来,夏威夷蜗牛一直在大规模消失,只是它们的遭遇长期被人们忽视。

夏威夷群岛,曾经是地球上蜗牛种类最丰富的地方之一,有成百上千种形状、颜色、大小各异的独特蜗牛物种。可如今,近三分之二的物种已经灭绝,大部分是在过去 100 多年间消失的。现存的物种中,大多数也面临着灭绝的危机,据估计,目前多达 50 个物种濒临灭绝。

《蜗牛壳里的世界:大灭绝时代的蜗牛故事》

作者:[澳]托姆·凡·多伦(Thom van Dooren)

出版时间:2025年2月

生存困境的深度剖析

夏威夷蜗牛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是复杂而多样的。天敌的威胁首当其冲,玫瑰狼蜗牛、大鼠、杰克逊变色龙等跟随人类来到这些岛屿,成为了蜗牛的致命杀手。其中,玫瑰狼蜗牛是肉食性蜗牛,它能高效地追踪和捕食当地蜗牛,连最高等级的森林保护区里的蜗牛都难以幸免。

森林面积的锐减也是重要因素。大约 1000 年前,波利尼西亚人来到夏威夷,砍伐森林用于农业种植,他们带来的大鼠改变了岛屿森林生态环境。18 世纪末欧洲探险家到来后,引入的奶牛、山羊等破坏了林下植被。19 世纪中叶起,大规模的土地改造使得大片森林被砍伐,为牧场、种植园、旅游、城市和军事发展让路。就拿欧胡岛来说,85% 的原生土地已经完全消失,众多生态系统和独特物种失去了家园。

从 19 世纪 20 年代开始的采集蜗牛壳热潮,也给夏威夷蜗牛带来了灭顶之灾。当时,数以百万计的活蜗牛被私人收藏为标本,来自世界各地的收藏需求更是让这一热潮愈演愈烈。如今,气候变化又给它们带来了新的危机,降雨和气温模式的改变,让依赖水分的蜗牛生存愈发艰难。

揭开残酷的未知物种灭绝真相,

探索灭绝的生物学及文化意义。

保护行动

面对这场蜗牛生存危机,夏威夷州政府与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合作开展了预防蜗牛灭绝计划(SEPP)。该计划建立了多个围栏区,如欧胡岛的帕利克围栏区,将捕食者拒之门外,为蜗牛提供避难所。目前欧胡岛有 9 个这样的围栏区,其他岛屿也在积极建设。同时,计划还在实验室里圈养濒危蜗牛物种,一辆装有 “环境室” 的大型拖车成了蜗牛们的 “生存方舟”。

但即便有这些保护措施,夏威夷蜗牛的处境依旧不容乐观。保护团队需要长途徒步或借助直升机,深入偏远地区寻找蜗牛,尽可能将它们带离危险地带。戴夫和他的同事们深知,他们现在所做的只是在防止物种灭绝,就像在救生艇上站岗,艰难地守护着这些脆弱的生命。

探寻与启示

这本书的作者托姆・凡・多伦是悉尼大学环境人文学科教授,他用 “田野哲学” 的方法深入探索夏威夷陆地蜗牛的世界。书中不仅展现了夏威夷蜗牛的美丽、多样,以及对原住民的重要意义,还深刻揭示了物种灭绝与全球化、殖民化、军事化、气候变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如果你对动物保护感兴趣,或是环境伦理学、环境人类学方向的专业学者,那么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它会带你走进夏威夷蜗牛的世界,让你了解它们在大灭绝时代的挣扎与生存,也会让你对物种灭绝这个全球性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地球上,每一个物种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夏威夷蜗牛的故事不应被遗忘,让我们从这本书开始,关注这些微小生物的命运,共同思考人类与自然该如何和谐共处。

0 阅读:0
中科书综合

中科书综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