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的故事:亲情间的无声羁绊

邓致远吖 2025-02-05 17:57:19

窗边立着的儿子手夹香烟,目光沾染着不耐与焦急,话语却刀割般清晰:“妈,借钱的事你问了没有?”如同一把刀子,这句冷冷的话直戳我心,激起一阵难言的苦楚。

我放下手中的碗,擦了擦湿漉漉的手,抬眼平淡回答:“问了,能借。”随之落地的问题,却重如千钧。

“借多少?”

“八万块。”

听闻这个数字,儿子冷笑了一声,将香烟掐灭在窗台的烟灰缸内,语气更显挑衅:“妈,别怪我说话难听,八万块能干啥?买辆车都不够。”他的漠然让我心如刀绞。

我是李秀兰,今年54岁,住在东南乡间的小镇。年轻时,我和丈夫在袜子厂工作,厂倒了之后,我们靠零工艰难供儿子马小伟读完了大学。他是我们一家的骄傲,也是所有的希望。

可谁能预见呢?大学毕业后,他没工作几年,就有了一个城里姑娘做对象——一个家庭条件优渥的姑娘。对方直接开出条件:结婚前要付清全款买车买房,婚后可以安排他进入父母经营的公司。

小伟激动不已,但这也让我们这个家被逼上了借钱的窘境。

他问我要钱时,那副急切的神情让我一阵心酸。但从爱子之心出发,我还是咬牙去找小妹秀珍帮忙。

秀珍是我从小一手带大的妹妹。我们家贫,父母走得早,我几乎是背着她一步步长大的。她后来争气读完了大学,进入城市大企业成了高管,日子过得风风光光,回乡的次数却逐渐变少了。

那天,为了小伟,我拿出大病初愈的身体坐长途车赶到秀珍家,天已近黄昏。她住在市中心的高楼大厦里,门口停着一辆白色SUV,见到我有些诧异。

我努力挤出一个微笑,说:“小伟要结婚了,家里还差一点钱……你能借我八万块吗?”

她愣住了,沉默许久之后,终于开口:“姐,我可以借你钱,但得写借条,三年内还清。”她的冷静与理性是对我最大的讽刺。

回家后,儿子得知此事,大发雷霆:“妈,这哪是亲姐妹啊?不就是八万块嘛,弟弟结婚她还能计较成这样?她那么有钱,帮一把怎么了?”

我抿着嘴没有回应,心底翻涌着复杂的情绪。那天写借条时,我眼含热泪,只觉血脉亲情,竟成了计算的筹码。

三年里,我按时还款,而我和秀珍之间的关系却冷淡了下来。直到第三年,我还差两万元未还清,秀珍却主动提议:“姐,剩下的,你把利息补上吧。”儿子气得直接将利息转了过去。

岁月流转,日子仍旧如此。去年冬天,我突然查出肾上长了囊肿,需要尽快手术。为了不麻烦小伟,我卖掉了家里的地,独自安排了手术。让我没想到的是,住院第三天,秀珍突然来了,手上提着满满一篮水果。

那天她在病房里坐下来,说:“姐,我听说了你的事。这张银行卡里是八万块,当年的钱,我早就准备好还给你了。这次手术,这钱你拿去用吧。”她的嗓音平静,却让我泪流满面。

没有更多言语,我握着那张熟悉的银行卡,只觉无尽的五味陈杂。从她的嘴里我才得知,当年借款写借条,是为了让我明白,不能过于溺爱小伟。

术后,我们的关系渐渐恢复了往日亲密。春天来了,她提议我们一起去老家看爸妈。我答应着,心底也有了新的体悟——家人之间的羁绊,或许无法用金钱衡量,无论走到哪里,谁也离不开谁。

0 阅读:0
邓致远吖

邓致远吖

邓致远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