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再次举白旗,以色列不愿对巴勒斯坦让步,美国:我偏要勉强

军情十一处 2023-09-07 20:44:18

西方衰退已成大势,当下,西方金字塔顶尖的国家也处境不妙,英国沦落到第二大城市宣告破产的地步,德国经济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美国和法国的势力也呈现出明显的萎缩趋势。

法国在非洲面临严峻危机,美国在中东的处境也越来越尴尬,就在不久前,美国和法国均做出了无奈的选择。

其一,美国执着撮合沙特以色列。

伊朗沙特迎来史诗级和解后,其他中东国家也在逐渐和伊朗走近,并且正在一点点疏远美国,阿联酋甚至退出了美国主导的海上联合部队,这让美国深感焦虑。

美国要想在中东站稳脚跟,光保持在中东的驻军还不够,还需要维持以色列的生存,只要以色列还存在,以色列就可以是美国在中东永不沉没的航母。为减轻以色列的生存压力,美国有必要减少以色列的敌对力量,促成以色列和沙特的和解。

据土耳其《沙巴日报》报道,9月5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分别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领导人交谈,而布林肯这场交谈的真实目的正是促成以色列和沙特关系正常化。

据悉,沙特一再强调,沙特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前提是巴勒斯坦问题得到解决,沙特始终坚持“两国方案”。对一再在约旦河西岸扩建犹太人定居点的以色列而言,这要求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做出让步。

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交谈时,布林肯强调了伊朗威胁,重申美国对以色列的安全承诺,表示美国支持确保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自由;而在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通话时,双方讨论了实现沙以关系正常化的措施,美方还特别表达了对约旦河西岸暴力问题的关注。

不难看出,为促成沙以正常化,美国既要给以色列安全感,又要表达对巴勒斯坦利益的在乎,以便实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各自让步。

但是,美国需要正视三个问题。一方面,以色列不愿对巴勒斯坦让步,以色列财长此前明确不会,以色列不会为沙以关系在巴以问题上让步;另一方面,巴勒斯坦也对美国丧失信心,认为美国偏袒以色列,美国的承诺和关心都靠不住;此外,沙特也对沙以关系正常化态度冷淡,对美国也态度冷淡。

美国执着于促成沙以关系正常化,颇有点“我偏要勉强”的味道,对以色列等国意愿的在乎度并不够。

其二,法国又在尼日尔问题上“举白旗”了。

加蓬发生政变,法国除了谴责外都没有采取实际干预行动,甚至是干脆放弃挣扎就成全了加蓬军方。法国在加蓬仅有400驻军,法国有心无力,在加蓬“袖手”也可以理解。

而在尼日尔,法国确实挣扎了相当长的时间,且一再拒绝尼日尔军方的一系列要求,包括撤走驻尼日尔外交官和法国军队。法国在尼日尔看上去好像有几个傲气,可以公开不把尼日尔军方的最后通牒当回事。然而,法国果然还是那个容易“举白旗”的法国,硬气没几天,法国现在似乎终于挣扎不动了。

据法新社5日报道,法国防部消息人士透露,法国军方开始就撤军与尼日尔军方进行谈判。当然,法国还不打算向美国撤出阿富汗那样灰溜溜地“逃跑”,还要和尼日尔军方谈点条件,法国撤军还要“某些特定要素”。

法国的谈判底气可能来自于尼日尔军方这样一条表态:9月4日,尼日尔军方任命的总理泽内表示,尼日尔希望尽可能与法国保持联系。对法国而言,尼日尔军方似乎不想和法国闹得太僵。

不过,法国此前可是拒绝了尼日尔军方要求撤军的最后通牒,此时自打脸考虑撤军问题,只怕未必能在谈判中占到多少便宜,法国和尼日尔军方谈判的筹码有限。

法国真的敢于直接和尼日尔军方开战吗?如果法国没有这个魄力,没有为战争进行准备,只怕尼日尔军方能给法国的面子也相当有限。法军昔日被排挤出马里,现在只怕要在尼日尔重蹈覆辙。

0 阅读:1
军情十一处

军情十一处

军情十一处,解析大千世界,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