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策略,1个理论,他揭秘AI时代企业如何战略转型

商科行课程 2024-08-16 18:04:38

“浙里洞见”

ZJUSOM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正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速智能产业的培育与壮大。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 2024》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经超过四千家,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和战略性技术。

从智能制造到智慧城市,从精准医疗到金融科技,无数案例证明了AI的无限潜力。

那么,这些成功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产业变革逻辑?

人工智能,作为产业生态圈发展的新引擎,又如何促进产业生态圈重构与创新发展?

此前,在2024睿华春季论坛上,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教授吴晓波发表主题为“破局与重构——AI时代的产业变革与企业创新之路”的精彩演讲。

此次演讲中,吴晓波教授指出,面对AI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企业需要通过战略转型、组织变革和领导力重塑,积极探索AI的跨场景应用,构建开放平台以促进跨行业协作,推动组织的全面AI转型,培养前瞻性思维,制定符合企业特色的AI战略。

本期【浙里洞见】,我们一起来看看此次演讲详情。

本 期 学 者

吴 晓 波

学者简介:

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原院长、创新与战略管理学教授、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浙江大学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领域:

创新管理、战略管理、全球化制造与竞争战略

破局与重构——

AI时代的产业变革与企业创新之路

(以下内容整理自吴晓波教授现场演讲)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而且发展速度正在不断加快。在这一过程中,观察并理解发展趋势至关重要。我个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创新与战略管理的研究,因此对此格外重视。

01

破 局

AI带来的范式转变与产业变革

任何重大创新都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正如创新管理的先驱约瑟夫·熊彼特在其1912年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就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它摧毁旧的体系,同时建立新的体系。人工智能也不例外,它打破了传统模式,带来了新的范式。

(图片来源:豆瓣图书)

自1956年人工智能正式诞生以来,经历了起伏,但近年来发展迅速。以ChatGPT为例,它代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重大突破。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预训练模型,它能够进行广泛的语言理解和生成任务。ChatGPT通过预训练学习了大量的文本数据,并能够转换这些数据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从而展现出强大的创造力。

这种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机交互的方式,还推动了从认知协作到计算能力的进步。人工智能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从传统的以人类为中心的活动向分布式的智能系统转变,这种转变意味着每个人都能获得智能技术的赋能。

(图片来源:新华社)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产业边界正在变得模糊。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界限也不再那么明显。这种融合产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方式,例如智能互联汽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集成了多种功能和服务的平台。此外,通过这种融合,不同产业之间可以产生新的协同效应,形成基于场景的新产业。

传统产业的价值创造路径通常是线性的,而现在随着网络平台和多边市场的兴起,价值创造变得更加复杂多样。企业可以通过流量经济等方式创造附加价值,而不必依赖于单一的产品或服务。这种变化要求企业采取更为灵活的战略,并建立更加开放的生态系统。

(图片来源:新华社)

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企业的组织结构和领导方式也需要相应调整。例如,我们需要重新考虑战略单元(SBU)的概念,使之适应新的场景和技术。此外,领导力也需要进行转型,以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确保组织能够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持续成长。

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推动一场深刻的变革,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面对这样的变化,我们必须不断创新和适应,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02

重 构

战略转型、组织变革与领导力重塑

企业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特定方法和流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固化,使得企业难以改变其发展方向,这就是路径依赖。

在当前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路径依赖可能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比如,当原有路径变得越来越低效时,企业仍然固守陈规,这就导致了经营困难。

要克服路径依赖,就需要有能力打破现有的路径,转向新的路径。这涉及到对旧模式的放弃和新模式的采纳。虽然路径依赖本身并不是坏事,因为它意味着企业有既定的方法和流程,但随着环境的变化,企业需要不断地迭代和改进。

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其生命周期,而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周期切换的速度正在加快。这意味着企业的管理逻辑必须随之改变。企业需要关注如何有效地穿越这些周期。在新旧范式交替的过程中,未来的不确定性持续增加。

叠加AI带来的影响,企业应该如何应对管理上的挑战?这成为了企业家们在接下来的发展阶段中主要的研究课题。在中国,许多产业如汽车产业正在经历后来居上的现象。虽然初期产品可能不如竞争对手成熟,但通过不断迭代和改进,最终能够打破原有体系的天花板,实现超越追赶。

例如,中国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出口第一大国,超越了日本。面对范式转变带来的技术、商业模式以至整个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于企业而言,关键在于如何抓住这些机会窗口,并采取不同于以往的管理方式。

(图片来源:中国汽车报)

第一,企业要通过战略转型,积极探索AI的跨场景应用,构建开放平台以促进跨行业协作。这不仅能降低运营成本,还能充分释放数据价值,打造适应性强的价值网络。

第二,企业要推动AI驱动的战略业务单元建设,实现组织的全面AI转型,变得更加生态化、平台化、系统化和开放。同时,还需要激活个人,确保个人能够贡献自己的最大潜能。

第三,企业领导者需要培养前瞻性思维,深入理解AI技术的潜力和局限,制定符合企业特色的AI战略。企业需要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力争上游,这样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结合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这些举措,企业可以建立起新型的人机协作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创新能力,从而在AI时代保持竞争优势。这不仅是应对挑战的必要之举,更是抓住AI革命的机会窗口、穿越发展周期的关键所在。

我们提出了一种称为“C理论”的框架,该理论旨在帮助企业识别所处的情境(Context),并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包括灰度、妥协、创造性学习、价值网络等。

图1 超越追赶的C理论研究框架(CAS框架)

吴晓波团队通过深入系统的案例研究,揭示了中国企业超常崛起背后的科学规律和理性解释,实证支持了“C 理论”的核心CAS框架体系(见图1),即情境(Context)、基于能动性(Agency)的共演和战略(Strategy)。

情境(Context)强调了混沌性(Chaos)和复杂性(Complexity)的非线性演化特征,奠定“C 理论”在情境上的理论基础;基于能动性(Agency)的共演,探讨了在技术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实现非线性成长过程中的战略与情境的共演机制;战略(Strategy)则捕捉了范式转变情境下抓住机会窗口的企业行动,关注包括灰度管理(Compromising)、创造性学习与忘却学习(Creative learning & unlearning)、互补性(Complementarity)等作用。

详情请戳:

当前,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窗口。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中国有望在新技术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国家层面也在积极制定相关规划和支持政策,以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适应,抓住机遇,实现超越。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AI)成为热议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何抢占发展先机?吴晓波长期深入洞察中国产业发展与变革的趋势,持续追踪企业发展动态,揭示创新实践背后的周期律,构建了中国原创性创新管理理论体系,为中国企业提供创新管理理论和方法。

正如吴晓波演讲中所言: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适应,抓住机遇,实现超越。

展望未来,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学者们仍将通过深入研究中国本土卓越企业的创新创业实践案例和理论建构,促进中国产业生态圈重构与创新发展,助推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赋能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0 阅读:0

商科行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