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立医院新生儿科 张燕燕 王旭莉
很多新手爸爸妈妈对新生儿黄疸很紧张,但有经验的家长会自信地说“新生儿宝宝十个里面有九个有黄疸,没关系,过几天就自行消退了”。这是真的吗?今天一起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28天内)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的临床征象。由于胆红素在皮肤、黏膜及结膜中积聚,新生儿呈黄色外貌。大约60%的足月儿,80%的早产儿会有肉眼可见的黄疸。
生理性黄疸
多在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开始逐渐消退,外观呈亮黄色,足月儿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生后3~4周消退。宝宝一般情况都好,生理性黄疸动态观察即可。但是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所谓的“生理性”黄疸也可发生胆红素脑病。
病理性黄疸
在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出现,进展快,程度重,持续时间超过2周,如不及时治疗,可能损伤新生儿神经。需立即到医院诊治。
迁延性黄疸
足月儿黄疸持续时间超过2周,早产儿持续时间超过3周。多为母乳型黄疸,不建议停止母乳喂养,呈自限性过程,一般12周前消退。但是需要到医院检查肝功能、甲功等进一步排除病理性黄疸。
什么原因导致黄疸
主要与新生儿胆红素的形成与代谢有关。新生儿胆红素代谢与成人不同,其生理特点决定新生儿容易出现黄疸。
新生儿红细胞数量多且寿命短,导致胆红素生成增多。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不足及排泄缺陷,早产儿尤其明显。
新生儿肠肝循环相对活跃,增加胆红素吸收。
如果宝宝除生理原因外,还存在其他问题,比如感染、溶血、功能疾病等,这会导致宝宝体内胆红素进一步升高。
如何预防黄疸
充分喂养,多吃多排。宝宝出现黄疸时应该坚持母乳喂养,增加母乳喂养的次数(至少2—3小时一次,每天8—12次甚至以上),每次哺乳的时间应该长一些,如果母乳喂养不足,应该增加奶粉喂养,让肠道蠕动加快,促进胆红素从大便中排出,有助于退黄。
如果黄疸无改善或者出现其他症状,则要积极寻找黄疸原因,请及时咨询医生。
不得给黄疸新生儿喂水、糖水或者任何非奶类液体,这会抑制食欲,影响胆红素的排泄,反而会加重黄疸。
如何通过肉眼目测黄疸
黄疸一般从头开始黄,从脚开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黄、最晚退的,所以黄疸从眼睛开始,而后出现在面部,然后蔓延至躯干、四肢,最后到达手心、脚心。颜色越深,往往意味着黄疸越严重。当皮肤出现泛黄,可以根据黄染的部位目测评估胆红素血症的程度,目测法的估计数值如下图所示。
目测黄疸的分度:仅仅面部黄染则为轻度黄疸;躯干皮肤黄染为中度黄疸;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现了黄染,则为重度黄疸。但是目测黄疸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不同胎龄宝宝对体内胆红素危险程度分级也不一样,对于中重度新生儿黄疸,家长朋友们需到医院进一步诊治。
如何治疗新生儿黄疸
治疗目的是降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预防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和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生理性黄疸动态观察就可以,黄疸的治疗主要针对病理性黄疸。
最新临床指南已不再强调新生儿黄疸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更重视黄疸的干预值。因此家长不仅要关注宝宝的皮肤颜色、吃奶及排便情况,更而且需要动态监测宝宝的总胆红素水平。在宝宝对应的出生后时龄,处于Bhutani曲线高中危区应及时就诊,并在查找病因时动态监测,达到光疗标准者应住院进行光疗。
日光浴
轻度黄疸可以适当阳光照射。太阳光中含有部分蓝光,对黄疸的治疗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作用微乎其微,且有紫外线损伤皮肤的风险。对于黄疸高较快的患儿,晒太阳效果差,甚至可能导致黄疸继续升高引起胆红素脑病。
光照疗法
推荐的光疗阈值远低于发生急性胆红素神经毒性或核黄疸的阈值(见上图)。但可能出现发热、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多不严重,暂停后可自行缓解。
换血疗法
换血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的方法,主要用于重症母婴血型不合的溶血病,早期胆红素脑病者等严重高胆红素血症者。换血偶有心搏骤停、血栓、继发感染、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危险,所以必须严格掌握指征。
药物治疗
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增加未结合胆红素的结合能力;白蛋白结合游离胆红素;益生菌阻断肠肝循环;静注免疫球蛋白阻断溶血过程,减少胆红素的形成。
家长对黄疸的误区
1.认为新生儿黄疸都会有,自己在家观察就可以。不遵医嘱监测黄疸,可能出现没有及时治疗导致胆红素脑病。
2.担心光疗的副作用,不积极治疗,有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
3.黄疸稍有消退就急于出院,导致病情反复再次入院。
4.认为黄疸是母乳引起的,不再母乳喂养。其实母乳性黄疸的诊断很严格,一般是排他性诊断,停母乳3天后黄疸明显消退且宝宝一般情况良好后考虑诊断,就算是母乳性黄疸,待黄疸消退后仍可继续母乳喂养。
5.达到换血指征,担心风险和并发症而拒绝换血,耽误治疗。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