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已经走到了“断代”时刻

丑芜看球行天下 2024-08-10 17:02:44

到下届奥运会的时候,李梦、杨力维、王思雨已经33岁了,黄思静32岁,武桐桐34岁。他们还能参加吗?

韩旭、李月汝、张茹大概率能参加,但也是29岁的老将了。

那时候的中国女篮,主力阵容是谁?

事情就是这样,尴尬而且残酷,不论你承认不承认,中国女篮,已经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这个没什么可讨论的。

本届奥运会失利,说到底没什么值得懊丧,主力阵容的战斗力,已经从巅峰期开始下滑,这个事实,难道还用死鸭子嘴硬不承认么?

不要讲什么伤病,也不用强调客观。伤病就是篮球比赛的一部分,你有,他也有,你队员伤病了没人替换,这说明阵容深度不够。

参加奥运会的年轻队员也有,象杨舒予,象罗欣棫,但登场机会不多。这个也别怪郑薇教练,奥运会是要成绩的地方,不是锻炼新人的地方。

痛定思痛,奥运会后的中国女篮,面临着重新考虑阵容和战术体系的重任。 下一批代表中国出征洛杉矶奥运会的女篮,与现在的女篮完全是两回事。

“断代”在即,任务繁重。

1、大面积吸收新鲜血液进入国家队。

先说明一点,并不是把老队员都“开除”,毕竟除了奥运会,还有好多世界大赛,还需要这些人继续拼几年,全都换了就麻烦了。

可以参考从前男篮的做法,组建红队、蓝队,甚至绿队什么的也无所谓,总之是“扩充”,而不是裁员。

让年轻人进来,承担比赛任务,增长大赛经验,若不然,等老队员退役再补充,那时候再练就晚了。

不要说女篮后继无人,只要你敢用,新人就能层出不穷,现在好多00后的苗子,潜质都不错,也有基本功,你敢用才能成才。

而且,早早吸收年轻人,对于战术体系的培养,有很大好处,比临时攒班子,要强得多。

2、增强联赛的竞争对抗性,起到锻炼作用。

以李月汝为例,到国外锻炼,成效比较显著,原因就是有对抗性,竞争激烈,促使体内的“竞争因素”蓬勃生长,到了赛场上,能够转化为战斗力。

像从前一样,在我们的联赛里,用不着出汗就赢了,那能锻炼人么?

可惜的是,现在国家队里的大多数队员,就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联赛里竞争力太小,用不着费劲就能赢球,所以功力只退不进。

因为联赛球队差距太大,联赛里的八成以上比赛,都严重缺乏对抗性和竞争性,这使我们的主力队员们,根本就得不到锻炼!

这样下去,中国女篮永远无望。

至于如何增强联赛的竞争性,有好多措施可选,比如限制国家队队员扎堆,比如按照战斗力分等级,在外援使用上进行限制,等等,只要你想做,就能办得到。

而且,如果联赛竞争力大了,就更能吸引观众,促使比赛良性循环,走上正轨。

老这么下去,不用看就知道结果了,观众就更没人看了。那时候,联赛的意义就越来越小了。

把自己的联赛先搞好,搞热闹,这是提高女篮成绩的根本。

0 阅读:91
丑芜看球行天下

丑芜看球行天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