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外企业不愿将生产线转回国因成本过高

海南版欧阳寒 2020-10-13 17:51:15

撤离潮宣告失败!美媒公布背后实情,中国暂时无可替代。近日,美国《纽约时报》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自各国推动制造业回流以来,就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补贴措施。企图通过让利,拉回本土制造业。但从结果上看来,这一切十分不理想。报告显示,在中国市场的上千家韩国企业中,只有少数几十家企业撤回了部分业务。剩下的绝大部分,都选择留在中国市场。另一边的日本、美国也同样如此。在《纽约时报》看来这背后原因,无非有三点。第一,中国工业布局十分完善,而这些偏发达国家,却集中于中高端产业。如果把低利润产业迁回本土,根本无法支付起高额的工人工资。第二,中国具备着健全的产业供应链,这是任何一个国家无法比拟的。而绝大部分的国家,在一些供应零部件上,甚至还要从国外进口。供应链条件差距的背后,则是生产成本的天壤之别。第三,强大的市场消费力。数据显示,在短短的假期八天中,中国零售和餐饮消费达到了1.6万亿。其中,以内需经济为主的拼多多平台,实物消费猛增了81.5%。要知道,这种消费的极大复苏,脱离了外部市场影响,完全由中国本土市场爆发。完善的工业布局、健全的产业供应链,以及巨大的市场消费力。也就是说,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中国拥有着全球独一无二的完美产业闭环。正是因为如此,这些国外企业才迟迟不愿离开中国市场。或许,这场撤离潮的失败,也该让一些国家开始对中国重新审视。中国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在全球贸易大融合的当下,没有人可以轻易摆脱中国市场!

1 阅读:41
海南版欧阳寒

海南版欧阳寒

做有烟火气息的事,就是这么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