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粘人说文化 2024-08-14 14:56:54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这是南唐后主李煜在《乌夜啼》里留下的千古名句。

李煜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最后一位皇帝,在政治上昏庸无能,但在文学上才华横溢。他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其词继承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李煜的词,流传下来的比较可靠的有30多首。按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描写宫廷生活、抒发对南唐王朝命运忧虑的词;第二类是写于李煜被囚禁期间,主要追怀往事、忆念故国的词。前期的词,或表现帝王享乐生活,或书写别愁离绪,题材较为狭窄,风格柔靡;后期的词,或悲叹身世,或怀念家国,或描绘自然景物,题材范围扩大,感情真实而深沉,风格清新而哀怨,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乌夜啼》属于李煜后期词作,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秋夜里难以入眠的凄苦心情,全词写得含蓄蕴藉,言短意长,耐人寻味。上片通过环境的铺叙渲染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下片承上片氛围而来,进一步写出了作者无法排遣的哀愁。开篇即说“昨夜风兼雨”,给人以悲凉凄冷之感,为全词定下了基本情调。“帘前”句与“昨夜”呼应,点明时间。“烛残”与“漏断”相照应,表明已是深夜。“衾枕”句以实带虚,由帐内不寐之人的听觉,进而推知其内心的感受。下面一句由室内转到室外,直抒胸臆。“世事”二句是历尽沧桑以后的人生感悟,情中寓理,理中见情,两个比喻句用流水和梦境来比喻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警策动人。末三句用设问的方式,将梦幻一般的回忆写得委婉而含蓄。往昔的繁华热闹犹如春梦一场,而现实中的无奈处境却宛如处于被惊起的鸳鸯一样,从恩爱幸福的温馨情境中惊醒,面对风雨交加的现实处境,倍感凄凉难耐。

“世事漫随流水”,这里的“流水”并非实指自然界的水,而是借用水的流逝指代人生如梦的哲理。水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意象。老子云:“上善若水。”水是至柔的东西,但却具有无坚不摧的力量。孔子也站在大河边发出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水在这里成为历史的喻象——时光如流水一样匆匆流去,人事亦随之变化莫测。

“算来一梦浮生”,这里化用了唐代诗人李涉《题鹤林寺僧舍》中的诗句:“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浮生,出自《庄子·刻意》:“其声若浮,其死若休。”谓人生在世,虚浮不定,后来相沿成习,称人生为浮生。

李煜在另一首著名的词《浪淘沙令》中写道:“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同样也是表达人生如梦的感慨。这种感慨不是一时一地的情绪宣泄,而是历经沧桑之后的大彻大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又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李煜后期的词作已经跳出了狭小的个人情感圈子,所抒发的感情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五代十国·李煜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0 阅读:0

粘人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