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北大才女王承书留下一封信,便抛弃孩子丈夫离开家,从此杳无音讯。直到17年后,她顶着满头白发回来,孩子们抱着她失声痛哭:“母亲啊,这些年辛苦你了!你是我们的英雄!”
1912年,王承书出生于湖北武昌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留学博士,母亲是名门闺秀,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王承书,从小便很聪明。
18 岁时,她选择了当时被视为冷门的物理专业,成为燕京大学物理系唯一的女生。
大家都劝她别选物理系,毕竟她一个女孩,又从小体弱多病,即使学了物理也不会在这个领域上有所建树。
然而,面对众人的质疑和劝说,她不为所动,她在心里一直有个梦想,那就是用所学的知识,帮助中国物理实现新突破。
进入物理学之后,她十分刻苦努力,1934年,王承书从燕京大学物理系毕业,还获得了“金钥匙”和“斐托斐”名誉学位。
1936年,她继续深造考上燕京大学的研究生,并成为母校的老师,那时的王承书,不但在事业上取得了辉煌成就,还收获了美好的爱情。
她和张文裕在一起了,两人同是燕京大学的同学,志趣相投,在事业和生活上可以相互支持鼓励。
1939年,两人踏入婚姻殿堂,而王承书在婚后,依然坚守初心,致力于物理学研究,张文裕也很支持她。
1941 年,优秀的王承书获得美国巴尔博奖学金,为了深造,她带着家人前往密歇根大学学习,3年后成功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虽然她们一家人在美国过着不愁吃穿的优渥生活,但王承书一直都牵挂着祖国,她努力的目标至始至终都没变,那就是用物理为祖国效力。
但像她这样取得过卓越成就的人,要回国谈何容易,当时美国对中国留学生设置了重重障碍,对他们进行严密监控,加上当时中美关系紧张,回国更是难上加难。
但王承书和张文裕并没有放弃,他们积极寻找机会,和国内联系,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多方斡旋,终于在1956年冲破重重阻碍,回到中国。
为了报答祖国接她回来,王承书回国后立即投身到祖国的核物理研究中,还担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理论研究室研究员,兼任北京大学教授;
她用行动践行着自己当初的誓言:“我回国之后就是要为祖国做贡献,所以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
1958 年,钱三强找到她,希望她能离开北大,投身铀同位素分离研究。王承书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哪怕这意味着一切要从头开始。
2年后,当钱三强再次要求她转行研究核扩散理论,并且要隐姓埋名离开北京、离开丈夫和孩子时,她依然坚定地回答:“我愿意。”
因为项目的保密性,她只留下一封信给家人后,便独自背起行囊奔赴陌生又遥远的兰州。
在大西北的 504 厂,条件极其艰苦,苏联撤走专家、带走图纸,设备几乎成了废铁。
王承书到达后,并没有被这些恶劣的环境吓到,她带领同事们在陌生的领域里艰难摸索着前行,没有计算器,就用笔一点一点计算;
工作条件艰难,就一起互相鼓励克服,为了研究,她整日与枯燥的数据和机器为伴,在这期间,解决了数百个理论问题、技术问题、材料问题以及工艺问题。
为此,王承书常年住在宿舍,三餐吃在食堂,忙起来很久都不给家里打一个电话。
正如王承书所说:“女子能否干事业,绝不靠婚与未婚来裁定!我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之人!”
而支撑王承书的力量,就是她想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只要国家需要,她就去做。这种信仰让她能够做到隐姓埋名,默默为国家的核事业做贡献。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1964 年 1 月 14 日,在王承书的带领下,504 厂成功产出第一批高浓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高浓铀研制技术的国家,且交付产品的时间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 113 天。
毛主席得知此事后,高兴地写下了著名的批注:“已阅,很好!”
别小看这4个字,这代表了毛主席对这件事的认可和肯定,高浓铀是原子弹的核心燃料,这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要不是王承书和她的团队,原子弹研究可能会陷入困难境地,毕竟燃料何其重要。
而且,在她的指导下,她提出的激光分离法,经过科研人员无数次试验,也在 1991 年实现了激光分离浓缩铀,这成了我国激光分离技术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1978 年,王承书结束了 20 年住集体宿舍的生活,回到机关工作。但她依然兢兢业业,丝毫不把自己当大人物,而是默默无闻地工作着。
后来,她担任首席专家的几部科研书籍,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可她却要求不在书上署名,只为坚守当初隐姓埋名的承诺。
1994 年,王承书病危时留下遗嘱:把积攒的 10 万元钱和 3 万元国库券捐给“希望工程”,其余的存款全部交党费。
在《国之脊梁》这本书里用了“隐于时代的女先生”这样一个词来形容王承书,王承书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是为国家科学事业拼搏的一生。
她像那个时代的很多人一样,为了国家的事业,隐姓埋名,默默无闻,不求名不求利,这种舍身忘我的深明大义,值得我们永远敬仰和缅怀。
翻开《国之脊梁》这本书的一瞬间,真的泪目了,是他们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国庆假期来临,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