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宵节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人们点起彩灯、装扮灯树、燃放焰火、趣猜灯谜。这些烘托热闹喜庆气氛、祈求幸福安康的意象也是许多文物中常见的元素。元宵节,我们选取了一些较有代表性的文物,介绍其精湛的工艺及其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
《乾隆帝元宵行乐图》轴
清乾隆,绢本,设色,纵302厘米,横204.3厘米。
此图描绘的是清代乾隆皇帝与皇族子弟们在宫苑内庆贺元宵节的情景。按照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除吃意寓团圆美满的元宵外,还要点起彩灯万盏,燃放焰火和猜灯谜。图中乾隆皇帝坐在楼阁上,安详地目视着皇族子弟们庆贺元宵节。
故宫博物院藏
牛角贴团寿字纹椭圆式挂灯
清代宫灯流光溢彩,造型多样、装饰华丽、材质丰富。其中轻巧明亮、造型多变的角灯非常独特。角灯是使用角甲质材料制成灯体的灯具,清宫档案中称其为“牛角灯”“羊角灯”“明角灯”。 故宫博物院藏
汉代错银铜牛灯
通高46.2厘米,身长36.4厘米,1980年出土于江苏扬州邗江县甘泉2号东汉墓。
该铜牛灯不但设计精美,而且在制作时巧用铜银二种不同材质的色泽,形成颜色的完美搭配。铜牛灯通体光滑,工艺精湛,整体纹饰运用流云纹、三角纹、螺旋纹图案为地,饰以龙、凤、虎、鹿以及各种神禽异兽等图案,线条流畅、飘逸潇洒,是汉代众多青铜灯具中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上乘之作。
南京博物院藏
花树状金饰
西晋,金质。此器基部长方形,透雕云纹,周边满布针孔,基部四角各一穿孔,大的有13长枝、3短枝,共16枝,每枝上缠有小环四五个,系有桃形金叶数枚,枝叶繁茂如花树。小的有11分支,其中1枝已断,枝上有缠环和桃形金叶。 辽宁省博物馆藏
粉彩百子婴戏凤耳瓶
瓶为盘口,长颈,溜肩,长圆腹,瓶底圈足外撇,足底露胎。该瓶全器采用凸雕工艺并施以粉彩釉,故纹饰秀美,色彩艳丽。瓶颈部以白釉地为主,凸绘有红色蝙蝠图案,寓意“洪福齐天”;肩部、腹部凸雕百子娱乐图案、楼阁秀石、围栏院落、松树芭蕉,庭院前人来人往,百童身着各色服饰热烈嬉戏,有的舞龙耍狮,有的负鼓击钹,有的提灯观看,有的点炮燃鞭,一幅喜气洋洋的欢乐场面。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李佳霖 整理)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