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就职总统的当天,新任国务卿卢比奥接到了上任后的第一个任务:尽快举行四方安全对话。
这个机制原本是特朗普在首个任期内建立的,目的是联合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在“印太地区”对中国形成围堵态势。
如今,趁着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印度外长苏杰生和日本外相岩屋毅来到美国出席就职典礼,特朗普迫不及待地想强化这一机制。
黄英贤对媒体透露,本次四方安全对话将展现各国对该机制“如钢铁般牢固的承诺”。
路透社则报道称,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在印太地区“建立取代中国的国际秩序”。
从这些信息可以看出,特朗普新任期的对华态度依然强硬。
然而,种种迹象表明,特朗普已经晚了一步。
中国与印度、日本这两个近邻的关系在近期迎来了质的提升。
中印在去年大幅缓解了紧张关系,双方军队已经在边境脱离接触。
印度还专门派遣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访华,中印双方同意增进理解互信,为双边关系改善创造条件,并继续保持沟通。
日本首相石破茂上任后,也连续派出外相岩屋毅以及党派代表访华,多次主动释放出加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信号。
石破茂本人还向中方写了一封亲笔信,并希望尽快访华。
这说明,日本也在积极寻求与中国更紧密的合作。
除了四方安全机制的影响减弱外,东盟国家也明显转向中国。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明确表态,他认为美国在东南亚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活跃,相反,中国在该地区的地位已经超越了美国。
在去年11月,美国试图威胁马来西亚“终止对俄合作”,结果安瓦尔果断驳斥,称东盟拒绝美国说教,反感美国干涉,将坚持独立外交。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发布的大型民调报告显示,自2020年以来,中国首次在东南亚民间的好感度超越了美国。
这不仅反映了政府层面的变化,也说明东盟民间对中国的好感度在上升。
没有印度、日本和东盟的参与,美国在“印太地区”打造的对华围堵战略已经土崩瓦解。
事实上,中国在特朗普就职当天再次喊话美国政府,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强调,中方愿意同美国的新政府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强对话沟通,妥善管控分歧,拓展互利合作,走出一条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造福两国,惠及世界。
这确实是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最正确的方式。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国始终以开放的态度迎接挑战,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世界。
无论是与周边国家还是全球伙伴,中国都展现出一种务实且富有远见的姿态。
通过实际行动,中国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信任和支持。
回顾过去几年,中国在全球治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国承诺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不仅展现了大国担当,也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了强大动力。
此外,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帮助沿线国家改善基础设施,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带动经济增长。
这些举措让许多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希望,也让它们更加认同中国的崛起。
与此同时,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也令人瞩目。
从5G通信技术到人工智能,从航天探索到生物医药,中国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这些成就不仅提升了国家综合实力,也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例如,在疫情期间,中国迅速研发出新冠疫苗,并积极向其他国家提供援助,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总之,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与中国深化合作。
这种趋势并非偶然,而是基于中国长期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结果。
未来,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定不移地走好自己的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