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来,越南频繁派遣代表访华,围绕铁路建设的核心议题,与中方展开了多轮深入磋商。直至近日,这一漫长而细致的谈判过程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中越双方正式敲定了跨境铁路合作的各项细节。
不久前,一场规格颇高的会晤在北京举行,越南外交部长裴青山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亲自出席。此次会晤不仅汇聚了中越双方多个政府部门及省区的高级官员,还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了各方都能充分参与、深入交流。
在会晤期间,双方就多个合作领域达成了广泛共识,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成果,莫过于中越跨境铁路合作项目的正式签署。
这一合作项目的谈判历程可谓漫长,至少已经持续了大半年之久。在此前多次的高层互访中,双方都曾明确表达了对加速推进该项目合作的强烈意愿,并在联合声明中多次重申了这一立场。
根据最新报道,中越双方将携手共建三条位于越南境内的铁路线,它们分别是“老街-河内-海防”铁路、“同登-河内”铁路以及“芒街-下龙-海防”铁路。这三条铁路线的建设,无疑将极大地提升中越两国之间的交通便捷性,为双方的经济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首先,“老街-河内-海防”铁路全长达400公里,它在越南北部与中国境内的昆玉河铁路紧密相连,为云南地区提供了一条直达越南的便捷通道。这一连接不仅极大地缩短了物流时间,还为沿线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
其次,“同登-河内”铁路则是一条长约160公里的短途线路,它紧邻中国广西的凭祥地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从南宁至凭祥的高铁线路,预计明年即可完工通车。
届时,这条高铁线路将与“同登-河内”铁路形成无缝对接,使得中越之间的交通联系更加紧密、高效。这一变化不仅将极大地方便两国之间的货物运输和游客往来,还将为人员交流提供极大的便利。
最后,“芒街-下龙-海防”铁路则计划与广西的铁路网络实现对接,使得从广西东北地区出发的乘客可以乘坐高铁轻松抵达防城港。作为东盟各国与中国之间的重要港口城市,防城港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条铁路的建设将进一步凸显防城港的战略地位,使其成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重要枢纽。
总体来看,这三条铁路的建成将极大地深化中越两国的互联互通程度,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通过基础设施的紧密连接,两国不仅能够更好地响应和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还能为区域的稳定和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事实上,中越之间建设跨境铁路并非首次尝试。早在1910年,法国就曾修建了一条从昆明通往越南海防的铁路,这条铁路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跨境铁路,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在2017年,中越双方又首次开通了中越班列,为两国的物流运输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通道。据统计,仅在今年前十一个月里,中越班列就已经累计发运货物16952标箱,极大地缩短了越南货物运往欧盟的时间。
然而,与以往的跨境铁路相比,这次合作项目的最大亮点在于解决了铁路轨距不同的问题。由于历史原因,越南的铁路系统一直采用法国米轨,轨距为1000毫米;而中国则采用1435毫米的标准轨距。这一差异在过去曾给中越铁路的跨境运输带来了不小的困扰。然而,在这次合作中,越方终于点头同意对标中方的标准轨距,这标志着中越双方在建设标准轨铁路方面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对于越南而言,采用标准轨距无疑将为其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前由于轨距不同,中越铁路在进行跨境运输时需要进行繁琐的转运过程,这大大降低了运输效率。而这三条铁路建成后,越南的农产品、水果等特色产品将能够直接从陆地输入中国市场;同时,中国的工业产品也能更迅速地进入越南市场,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越南东北部地区还将与中国毗邻的经济区实现直接相连,甚至通过河内辐射到以南区域,让越南更多的地区享受到中越铁路对接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在跨境铁路合作达成之后,越方下一步的目标则瞄准了南北高铁项目。据悉,越南国会已在11月底通过了南北高铁的政策决议,并多次向中方发出邀请,希望中国能够参与这一项目的建设。然而,南北高铁项目对于资金和技术支持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这使得许多潜在合作伙伴如欧洲、日本和韩国都感到难以承受。
相比之下,中国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实力和具有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如何成功吸引中国参与到南北高铁项目中来,成为了越南方面下一阶段的重要任务。
而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参与越南南北高铁项目无疑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中国在地区的影响力,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相得益彰。
然而,越方将“转让高铁技术”作为强制要求,这无疑给中方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风险。中方需要谨慎考虑这一要求,确保在合作中既能满足越方的需求,又能保护自身的核心技术和竞争力。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海外网、观察者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