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坛跌落!Manus究竟做错了什么?

正少年向未来 2025-03-10 19:01:37
从神坛跌落!Manus究竟做错了什么?

Manus在发布初期,凭借其“全球首款通用Agent产品”的宣传,迅速吸引了大量关注。然而,其采取的饥饿营销策略,如限量发放邀请码,导致邀请码在二手平台被炒至天价,甚至出现了卖邀请码攻略的现象。这种策略虽然在短期内制造了话题热度和稀缺性,但也引发了用户的质疑和反感。许多用户认为Manus并没有宣传中的那么出色,怀疑其饥饿营销的背后可能是为了制造虚假繁荣。

Manus在宣传中声称能够自主完成从撰写报告、分析股票到规划旅行的复杂任务,甚至可独立操作电脑生成PPT或游戏设计。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发现Manus的功能并不如宣传中那般强大,存在明显的缺陷和局限性。例如,在规划行程时,推荐的优惠券兑换点与实际地理位置不符;生成的HTML文件也存在代码冗余等问题。这些技术实现与宣传不符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了用户对Manus的质疑和失望。

面对用户的质疑和负面舆论,Manus团队的官方回应和解释显得不够及时和有力。例如,对于饥饿营销的质疑,团队表示邀请码机制源于服务器容量限制,且从未开设付费渠道。然而,这种解释并未能完全消除用户的疑虑。此外,Manus的官方社交媒体账号还因涉及加密货币骗局被封禁,虽然团队后来澄清与加密货币项目无关,但这一事件仍然对Manus的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尽管Manus在宣传中强调其自主执行能力和多模型协同技术,但实际上其核心能力的缺失使其难以支撑“通用Agent”的野心。据行业分析,Manus的模型能力主要依赖第三方技术,如Anthropic的Claude和通义千问Qwen,工具包生态也多为现有技术整合。这种“组装式创新”虽能快速推出产品,但缺乏底层技术壁垒,一旦大厂入场推出同类产品,Manus的竞争力将迅速瓦解。

Manus的崛起与资本市场的非理性炒作密不可分。在Manus发布初期,多家机构发布研报称其将引爆AI Agent方向,推动相关股票单日涨幅超5%。然而,随着用户质疑和负面舆论的增多,AI相关股票也应声下跌。这表明Manus的火爆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泡沫和资本炒作的结果,而非其产品本身具有颠覆性的创新。

Manus从神坛跌落的原因主要包括过度营销与饥饿营销策略、技术实现与宣传不符、官方回应与解释不力、缺乏核心技术与壁垒以及市场泡沫与资本炒作等方面。这些问题共同导致了用户对Manus的失望和质疑,使其在短时间内从巅峰跌入谷底。

关注我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