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中美贸易啊,真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会儿晴天一会儿雨,比六月的天气还让人捉摸不透。这不,美国参议员戴安斯跑到中国来了,说是聊聊关税,聊聊两国关系,可一张嘴就提“芬太尼问题”,这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不就是想拿这个事儿压我们一头嘛。咱们也没惯着他,就淡淡地回了一句:欢迎多来中国看看。这话听着客气,其实意思很明确:别来这套虚的,想谈就好好谈,别扯那些有的没的。
戴安斯这趟,估计也是特朗普派来探路的。毕竟特朗普一直嚷嚷着要跟咱们高层见面。可咱们这态度,估计也让他心里凉了半截。更别说后来美国商务部又把70多家中国企业拉进了“限制名单”,还琢磨着对咱们的船收“进港服务费”。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谈判桌上的气氛,已经快凝固成冰了。
那咱们怎么办?立马反击?先别急。咱们商务部早就放话了,在世贸组织那儿告状了,程序也走着呢。手里还有个《反外国制裁法》,这可是专门为某些国家准备的“杀手锏”。这一招“敲山震虎”,意思很明显:别以为我们好欺负,真逼急了,咱们奉陪到底。后来,中美贸易代表格里尔也跟咱们视频通话了。看着像是沟通,其实也没谈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还是老三样:芬太尼、301调查、对等关税。这些问题啊,说白了就是美国在玩政治游戏。芬太尼问题,明明是美国自己监管不力,反倒怪到我们头上;301调查,都成美国打压别人的“常规武器”了;至于“对等关税”,听着挺公平,其实就是挂羊头卖狗肉。
可让人纳闷的是,特朗普一边对我们强硬,一边又想跟我们谈。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其实也不难理解。首先,这关税打来打去,最后疼的还是美国自己。零售商、科技公司成本上涨,叫苦连天;农民、制造企业损失惨重,更是欲哭无泪。
其次,特朗普这人,就好这口“交易”。当年搞了个“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尝到甜头了,这次还想故技重施,用关税逼我们买他们的能源和农产品。2025年3月,他在国会演讲的时候,可是把这话挑明了说。
再者,特朗普也得考虑国内的压力啊。科技公司、农业团体,甚至共和党内部,都对他的关税政策怨声载道。2028年大选在即,他总得掂量掂量,这关税政策会不会影响他的选情。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中美经济现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想彻底分开,比登天还难。特朗普之前想对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结果美国车企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为啥?因为他们的零部件都靠中国供应,这一下子断了,他们上哪儿找去?最后特朗普也不得不妥协,给了30天宽限期。
说来说去,特朗普这套“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其实就是虚张声势。他想一边施压,一边又留个谈判的口子,希望能利益最大化。可现在这形势,哪有那么容易?我们早就表明态度了,不会向任何压力低头,该维护的利益,一分都不能少。中美贸易,说到底,还是得回到合作共赢的轨道上来。搞对抗,损人不利己;谈合作,才能共同发展。至于未来会怎么样,且行且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