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上午,忻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神池县推动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情况。神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利东进行发布,并与神池县发改局局长宫向舜、神池县能源发展中心主任尹文分别回答记者的提问。忻州市新闻中心副主任张俊峰主持新闻发布会。
李利东介绍,今年以来,神池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业绩是新担当、交账是军令状”工作理念,秉持“负责任、动脑筋、讲良心”工作要求,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2.8亿元,同比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1亿元,同比增长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2亿元,同比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1亿元,同比下降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603元,增幅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09元,增幅7%。
一是乡村振兴稳步开局。坚持特优战略,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4万亩,推进红芸豆、胡麻、芥菜等有机旱作示范基地建设,辐射带动全县有机旱作农业种植达到22万亩。新建晋西北最大的15万吨粮食仓储物流中心,发挥神池产粮大县优势,吸纳上游粮食购销产业和下游粮食加工产业的集聚,带动区域粮食物流产业及粮食工业快速发展。健全政府、企业、保险和农户“四位一体”的羊产业发展机制,全县羊稳定在100万只左右,稳居全省第二。争取专项债1.61亿元建设低温冷链集配中心,作为特色食品专业镇全产业链发展的重中之重,调节肉羊产品跨季节跨地区供需,构建起“品种繁育—生态养殖—标准饲喂—精细屠宰—精深加工—冷链物流—销售平台—绿色餐厅”的“羊”全产业链。
二是转型发展迈出新步。围绕绿色低碳发展引领区目标定位,建成新能源项目145.04万千瓦,新能源总发电量稳居全市第一,在新能源领域持续“领跑”。用足用好“以旧换新”“以大换小”等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早期老旧风电场以大代小、以优汰劣,助推“旧风场”转换“新赛道”。启动运营投资3.6亿元的国能朔黄铁路焊轨基地,填补神池县高端制造业空白。
三是城镇建设提档升级。争取专项债实施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和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实行全天24小时供水,告别县城限时供水时代。建成长城一号旅游公路,着力提升农村出行条件和服务品质。实施8个乡镇9个水源和6个村级水源建设,惠及群众34800人。完成22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四是示范引领提质见效。发挥农业产业示范区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立足传统种植业畜牧业资源优势,构建起有机旱作杂粮、杜湖参羊、饼业、胡麻、沙棘、药茶、食用菌、玉米、芥菜、碳中和十大特色产业。培育1家外贸企业,连续两年累计完成71余万元出口额,外贸实现从无到有零的突破。
五是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内招外引精准发力,城镇新增就业139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51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99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85人。促进教育优质发展。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高考本科达线103人,增幅25.5%;一本达线人数跃升到17人,实现历史性突破。推进健康神池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强医工程,扎实做好“千名医师下基层”工作。建设中医药强县,深入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培训基层中医馆骨干人才3名。健全急救网络体系,为8所乡镇卫生院配备救护车及车载设备。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完善养老、医保、工伤、失业等基本保险制度。稳步推进社保制度改革,扎实推进社保扩面行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提前完成年度任务,特殊人群医保综合报销比例达到89.86%。城市低保标准、城市特困供养基本生活标准每人每月分别提高20元、26元。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神池县将正确处理五个“必须统筹好”的重要关系并在今后工作中长期坚持,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政策取向,敢于跳起摸高、善于争先进位、勇于担当作为,更加注重需求拉动,更加注重产业焕新,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加力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
此次新闻发布会由忻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忻州市新闻中心承办。省、市主流媒体记者20余人应邀参加发布会。
链接:
答记者问
1.问:神池县发展风光产业有哪些优势?
答:李利东(神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神池县位于山西省的西北部,管涔山脉的西北麓。东邻朔州,西连五寨,南接宁武,西北靠偏关,东北界平鲁。地势东高西低,全县平均海拔1547米。年平均气温4.6℃,年均无霜期114天,年均降水量481毫米。自然特征可以概括为:地多坡广,高寒冷凉,风大沙多,是一个典型的农牧交错区。神池风光资源丰富。据省气象站统计:神池县年平均风速4.1m/s,年平均风功率密度97.2w/㎡,神池县年风能有效时数为4927小时,是山西省乃至全国内陆地区风力资源较好的地区之一。同时,神池县地处北纬38°56′—39°24′之间,全年平均气温4.6℃,日照时数2816.7小时,太阳辐射量144.03卡/平方厘米,属我国太阳能资源二类地区,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独特的资源优势为神池县发展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神池县是风光产业大县,在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答:宫向舜(神池县发改局局长):
作为风、光资源大县,近年来,神池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13653”发展布局,放大风、光资源优势,坚持把绿色能源产业作为转变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动以风电、光伏为主的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一是抢抓机遇,突出重点谋篇布局。神池县依托神池丰富的风光资源,紧盯国家实施“双碳”目标,紧扣国家、省、市“十四五”能源规划,加强对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布局,推动形成风、光、生物质多能互补,发、输、储、用一体发展的开发建设格局,形成以华能、国家能源集团、国际新能源、艾特科创等企业为主要支撑的风力、光伏发电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共建成新能源项目145.04万千瓦,其中:风电项目113万千瓦,光伏项目19.04万千瓦,储能项目10万千瓦,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3万千瓦。目前在建项目2个17万千瓦,预计12月底实现全容量并网。
二是精准施策,培优引强提升能级。神池县积极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新路径,积极推进风光储一体化智慧能源发电项目、“新能源+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开工建设新型储能项目共3期,构建全网共享储能市场化交易平台,轻松、便捷实现储能和新能源之间的市场化交易,实现多方共赢,实现储能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积极推动500千伏新能源汇集站开工建设,全力构建上下联动、左右配套、深度融合的绿色能源创新产业链。
三是强化保障,创新配置资源要素。神池县大力推进“风电+”“光伏+”融合发展模式,成功举办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研讨会,助力新能源产业拓宽产业链条、提升发展质效。按照“市场导向、政策延续、以大代小、有保有增、生态优先、产业促进”等基本原则,科学、合理、有序开展老旧风电场更新工作,充分释放存量项目资源潜力。今年重点做好格盟国际霸堰梁风电场扩容项目,将原来66台0.75兆瓦小风机拆除后替换为24台6.25兆瓦大风机,规模由原来5万千瓦扩容到15万千瓦,用硬实力抢占新赛道。
三、问: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请问神池县怎样推进新能源产业?想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
答:尹文(神池县能源发展中心主任):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神池县全面建成双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县的关键之年,预计到十四五末,全县可建成新能源项目257.04万千瓦,其中建成风电项目158万千瓦,建成光电项目36.04万千瓦,建成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3万千瓦,建成共享储能电站60万千瓦,全面建成双百万千瓦级绿色能源基地县。
下一步,神池县将积极把握政策取向,讲求时机力度,强化系统思维,注重各类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一手抓战新产业培育,打造“新引擎”;一手抓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转换“新赛道”,以产业高质量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焦龙头牵引,抢占清洁能源“制高点”。坚持内引和外联并举、争取和实施并重,以重大项目落地达效引领和支撑高质量发展。谋划建设新能源项目共80万千瓦。
二是聚焦科技风口,探寻产业发展“新赛道”。以促进存量风电项目提质增效为目标,聚焦补链延链,培育壮大风电产业循环利用新业态,鼓励发电企业、设备制造企业、科研机构开展风电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研究,建立健全风电循环利用产业链体系。
三是聚焦比较优势,打造迭代升级“新终端”。立足新型储能优化系统调节能力,布局共享储能电站建设,加快推进投资20亿元的华能雄飞神池县独立共享储能电站30万千瓦建设力度,力争投运500千伏新能源汇集站,完善调用和市场化运行机制,提升系统层面的电力保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张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