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大彤小熠的妈妈。
翻开儿子的语文书,周一开始,孩子就要进入第五单元《秋天》课文的学习了。课文跟之前的识字和拼音的学习方式和难度系数是很不一样的。
因为一年级的每篇课文都会有很多的知识和拓展,正常的学习课时是两课时,想要从朗读到识字,并且理解课文,甚至完成课文拓展。
如果没有进行充分的课前预习的话,孩子在课堂上是很难吸收老师所讲的内容的。
所以,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关于一年级语文课文如何学中非常重要的课文预习这一环节。做好预习工作,三步走。
-
第一步,看生字表,过字词关;
第一遍读,家长可以带着孩子通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词圈画出来,有针对性地多读几遍。
《秋天》这一课需要能正确认读的二类字,是蓝色框子的10个字。这里可以借助拼音进行拼读认字。另外要了解“秋”字偏旁部首是禾字旁,“树”字的偏旁部首是木字旁,“叶”字的偏旁部首是口字旁。
如何记住这些字呢?这里可以用“加一加”的识字方法,比如,禾+火=秋;口+十=叶;木+又+寸=树等。
一类字是“了,子,大,人”这四个字,需要能正确认读,能组词,能正确书写并默写出来。
预习的时候需要能书空笔画,比如,家长可以问:“了”字怎样写?“了”字这样写?一笔横撇,二笔弯钩,了,了,了。并能给“了”找朋友。
二类字和一类字的区别就是一类字除了要正确认读外还需要正确书写和默写。
-
第二步,借助拼音,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过朗读关;
第二遍孩子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边读边标自然段,并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让孩子上课的时候带着问题去听课。
如何标自然段?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标上1、2、3;
孩子如何做朗读?朗读需要达到什么程度?
预习朗读只需要达到正确、流利朗读即可。正确朗读,是字、词、短语、句、段、篇都不读错。字、词孩子正常都能读对,但是有些短语孩子就容易读错。
·
比如,在课后习题出现了关于“一”的变调,这个就是本篇课文的一个朗读难点。
“一”这个字有三种不同读法,分别读“y í”、“y ì”、 “y ī ”,在文章有五组短语。“一片片、一会儿”中的“一”读“y í”,“一群大雁”中的“一”读“y ì”,而排成个“一”字的“一”读y ī 。
这里可以让孩子把含有“一”字的短语和句子多读几遍,感受一下“一”字跟其他字组合时的语音语调,体会“一”字不同读音搭配其他字词后语言的美感,让孩子形成对“一”的变调形成初步印象。
另外“一”字的变调其实是有规则的,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会慢慢遇到,所以不需要拎出来特意讲。
·
再比如,儿化音和轻声的读法。
“凉了、黄了、叶子、那么、来了”,这里的“了”就是轻声“le”;子就是轻声“zi”,么就是轻声“么”。轻声读的时候就是短而轻。朗读时,让孩子边读边感受字音前重后轻的变化。
在文中有个“一会儿”它的拼音是“yí huìr”,韵母后加上r,这就是儿化音,是汉语中的一种音变现象。孩子在读儿化音的时候,只需要在韵母后加上一个卷舌动作,轻轻一带而过就好。
这里可以延伸讲讲北京人儿喜欢讲儿化音,北京“儿化音”的美食。比如豆汁儿、豆干儿、油饼儿等,同一个“儿”字,可出现在不同语境中,且变幻万千,让人感受到一种轻快之感。
·
文章能读正确之后,就是要读流畅了,这就要求句子的朗读,需要注意在合适的地方进行停顿和注意短语的连读等问题。可以听一些课文朗读音频,让孩子去学习去模仿朗读。
-
第三步,家长辅助孩子去理解课文内容,梳理出课文结构,助力孩子背诵课文;
第三遍让孩子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这时,家长可以提些问题帮孩子理解课文内容,比如,读了三遍《秋天》这个课文,你知道“秋天都有哪些事物呢?”在秋天里这些事物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当孩子讲出秋天到来时的“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的变化时,可以跟孩子进行一个结构上梳理,形成一个清晰的背诵思路。为本课需要达成的一个重点目标,背诵课文做准备。
-
写在最后:
总之,家长要多做有心人,对于孩子要学习的课文可以提前进行多样式内容补充或者主题性阅读。
比如,要讲《秋天》这篇文章,可以提前给孩子阅读关于秋天的绘本,去了解秋天里植物、动物的变化,也可以多种形式和多维度地去补充课本的内容,让孩子感受秋天的多样化。
比如,带孩子去秋天走走,从生活中找秋天。果园、农田里走一走,感受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去公园看一看,感受秋天是色彩绚丽的季节。
总之,当孩子在学课文前,家长多做相应的内容铺垫。孩子能做到认真三遍朗读,能关注生字表和课后习题,识字、朗读、理解过关,带着孩子不折不扣地把预习三步法做到位。那么,孩子在语文课堂上学习课文就没啥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