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契丹消失之谜:150万契丹人人间蒸发,一封信件,终于揭开谜底

常言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正所谓人过留声雁过留痕,即使是再小的国度,史书上也会对它们的兴起和衰落有所记载。不过,总有一些超

常言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正所谓人过留声雁过留痕,即使是再小的国度,史书上也会对它们的兴起和衰落有所记载。

不过,总有一些超出常理的存在,就像有着高度文明的古巴比伦国骤然衰落一样,中国历史上也有强大政权突然消失的例子,它就是少数民族政权契丹。

草原霸主 陆战之王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主角萧峰就是契丹人。

他本是风光无限的丐帮首领,人人称颂的江湖豪侠,当中原人得知他的契丹身份后,便不再尊敬他,甚至痛恨他。这是因为在当时,契丹政权与中原政权是一种不死不休的关系。

公元前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草原,成为了契丹的可汗;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建国号“契丹”,将都城定在了上京临潢府。

公元947年,耶律阿保机的次子耶律德光开始攻打中原,一路攻占到汴京,并在此登基称帝,将国号也改成了“大辽”。

契丹由此完成了从一个少数民族到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再到一个大一统国家的转变。

而从前的契丹只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要营生的游牧民族,甚至在唐朝时期,唐太宗还在契丹设置了管理它们的都护府,并将其赐予了国姓“李”。

直到唐朝末年,中原政权更迭,国力衰微,契丹才抓到机会捡空子,一路顺风顺水地攻进了汴京。

公元947年,辽太宗改国号为辽,公元984年,辽主又将国号改回了“大契丹”,而到了公元1066年,新的辽主又将国号改成了辽。

有学者研究过,从古至今,凡是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要么短命灭亡了,要么被中原文化同化了,从来没有过哪个政权可以干预和改变中原的文化和思想。从辽两度修改国号这件事就可以看出这个少数民族政权的纠结和挣扎。

它想不忘历史,保留自己的前身,却又被形势推着走,没有办法以独立完整的形态统领中原。

不过很快,这个问题就不值得它纠结了,因为公元1115年,另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张牙舞爪地出现了,它就是女真族建立的金朝。

相比于金朝,辽朝对中原皇族的侵略和奴役都显得温和许多。金朝曾经将宋朝的赵氏皇族统统奴役,将他们用绳子捆着,像赶羊群一样往边境赶。为了活命,宋朝皇帝甚至将自己的女儿妻子典当给金朝官员凌辱。

不幸的是,辽朝也是金朝的敌人。

备受凌辱 四散奔逃

公元1115年,女真族建立了金朝,并开始攻打辽朝。公元1124年,辽主耶律大石称王,为保存有生力量,将跟随他的族人迁徙到西域,无限遗憾地撤离中原。

公元1125年,在金朝的猛火攻势下,中原的辽朝灭亡。

而1132年,耶律大石在西域称帝,历史上为了区分两辽,将耶律大石建立的政权称为西辽。

可惜的是,1218年,这支契丹人也被蒙古国灭亡了。从此辽朝再也没有出现完整强大的政权了。

在之后的历史中,契丹人四散分解,零落天涯,融入了各个民族。

契丹是一个文明程度很完整的国家,它拥有自己的历史、文字、信仰和文化习惯,并且一度在中原过得风生水起。甚至根据历史学家估算,在1125年金军灭亡辽朝时,辽朝还有应该还有数百万契丹人百姓。

离奇之处就在于此,这几百万人在历史上悄无声息地消失了,没有一本史书记载,这样数量庞大的一群人去了哪里,是死是活,可否留下后代。

不过一些史书上倒是提了一嘴,金人打败辽朝后,为了报复契丹人曾经对女真族多年大压迫,金皇下令对幸存下来的契丹人进行屠杀。据说这场屠杀长达一个月,当时整个草场血流成河,一蓬蓬草丛下全是契丹人残破的尸体。

不过,百余万是一个过于庞大的数字,即使是这个杀法也是杀不完的。

史学家估算,经历了这场惨无人道的屠杀后,契丹至少还有150万百姓存留。

一百五十万百姓,在人口不多的古代是很显眼的,他们已经国破家亡了,能去哪里呢。

忘记历史 重获新生

史学家根据当时情况合理猜测,这150万人中,一部分大概率死在了后续的屠杀中,还有一部分人被这种环境逼迫得离开了家,到没有鲜血和噩梦的宁静之地扎根去了。

肯定还有一部分人在其他民族人的帮助下隐姓埋名,流了下来,虽然从此就要过上提心吊胆的无间道生活,却不必背井离乡。

直到1996年,我国契丹学者收到了一封信,信件的主人声称,自己此刻所在的达斡尔族前身可能就是契丹族。

学者立刻赶往当地,他们先是采集了达斡尔族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发现很多部分都和书上记载的契丹族有重叠。

学者又采集了达斡尔族人身上的DNA,将其与古辽人尸体上的DNA做对比,发现两者高度一致。

无论是从科学还是历史的角度上来看,都可以证明达斡尔族人确实是契丹人。所以当年的契丹人确实有很多人逃离了中原,一部分逃到了如今的内蒙,掩去了自己契丹人的身份,给自己起了新的民族名字,获得了新的生活。

当年出逃的契丹人,因为害怕身份被揭穿的灭顶之灾,不敢告诉后辈只言片语。他们缄默着,直至死亡。直到千年后的现今,经过无数的朝代更迭,历史的一次次演变,后代就这样忘了自己的来处。

直到有一天,一个人无意中发现,达斡尔族人的文化和契丹文化居然如此相似,他兴致勃勃地将自己的发现写成书信,寄给远在北京的研究专家。此刻,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一个民族的终极秘密被悄然揭开。

人过留声雁过留痕,那些一直坚守的文化习惯与信仰就是契丹曾经存在的痕迹,即使跨越千年,也会因此而找到根系。正如此刻民族服饰上的漂亮花纹,曾在千年前闪耀在祖先的胸襟上。

这,就是文化传承的魅力。

评论列表

小童
小童
2024-03-19 05:20
抄东西认真点![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