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潮汕人爱潮汕”,让外地人了解潮汕,让潮汕人更懂自己!】
在众多外地人的心目中,潮汕人十分“重男轻女”的。但谁也没想到潮汕地区却有很多女性专门祠堂。

祠堂作为家族文化的传承场所,是让后人了解家族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并且在祭祀仪式中体现出家族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潮汕地区被外界普遍认为“男权至上”固化印象,其实不然。自古祠堂总以男人为“主角”,死后可入祠供奉。但潮汕地区却有为数不少的女性祖先祠堂。
2016年的调查显示潮汕地区有近20座以女性为主角的专祠,包括女贤祠、祖姑祠、婆祠等类型。2019年研究指出,潮汕民间祠堂超过1万座,其中女祠(含庶祖祠)至少有30座以上。
“潮汕人爱潮汕”就略举一些潮汕地区的女性祠堂。
汕头市有两座:一座是位于金平区鮀江街道蓬洲居委的“翁氏家庙”(建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即1209年,两进一天井,共祀翁氏祖姑贞慧及其历代祖先),一座是位于澄海区隆都镇后溪村的“金氏宗祠”(约建于明代后期,两进“双背剑”,开始专祀金氏祖姑端洁,直至清初其上祖及裔侄孙才入祠共祀;金氏端洁祖姑入载清代后溪《金氏族谱》)。
许夫人祠 :位于饶平县百丈埔,建于明代嘉靖以前,是潮汕地区最早的女祠之一,供奉的是“岭南圣母”冼夫人。
黄氏祠堂(婆祠) :位于潮州市潮安区,是潮汕地区较为常见的以女性为主的祠堂,供奉的是黄氏家族的女性祖先。

“盛户祖祠”(苏资淑祠):该祠由苏资淑之弟的后裔为其建造和祭祀。

资淑女祠在后陇盛户“甲一公祠”的后面,为带天井的单进建筑,分左右两个侧门,没有正门。祠内祭祀大厅正中仿造了一座两三米高,近一米半宽的神龛,用仿古的黑漆和仿古版金制作,金碧辉煌。在神龛稍前上方的栋梁上有一块牌匾写着该祠的堂号———“报德堂”。
苏资淑不但有宗祠,她还被收编入《苏氏后陇宗族总谱.北宗派支谱》。其《谱》曰:“十四世孝德公,昆山公之子,……孝德公幼年时,父昆山公{注:名瑀,明成化丙子科举人}卒于京都,公伶仃孤苦,姊大娘姑抚养持携,矢志不嫁。迨公成人,姊已老矣,终卒于家中,附葬鸡笼山。她的墓葬,至今尚存,石碑字‘明资淑苏大娘姑墓’。
黄氏贞义姑寝室(祖姑祠) :位于揭阳市揭东区,供奉的是黄氏家族中贞义的女性。
阿婆祠 :位于潮州市龙湖古寨,是一座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女性祠堂,体现了中国第一座女性祠堂的独特性。
普宁黄氏祖婆祠 :位于普宁市,是普宁地区以女性为主的祠堂之一。
榕城许氏庶祖祠 :位于榕城区,供奉的是许氏家族的女性祖先。
黄氏贞义姑寝室(又名“祖姑祠”):位于揭阳玉湖。

揭东县玉湖镇马料堂村的黄氏贞义姑寝室,供奉对象为黄氏六世祖姑,名由娘,字贞静。生于明朝嘉靖三十年九月。原居住于丰顺汤坑白马宫角头,系黄氏五世仕珠公之千金。
在古代封建的纲常礼制下,传统祠堂多为对宗族有重要影响或贡献的男性而建,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品死后能进入祠堂供后人享拜的也只有正室。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为女性建祠可谓是凤毛麟角,然而潮汕女祠的出现正是记录着女性美好的品质和力量的崛起。
【本文部分资料和图片来源于网络,这里只是作为分享,并无商业化行为!】
——END——
品尝潮汕美食,欣赏潮汕美景,了解潮汕风俗,领略潮汕文化。让潮汕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