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篇文章,文中笔者谈及中年后的自己,不再热衷于应酬,也不愿与人交往,反而钟情于孤独和安静,对物质的购买欲也日益消减。
的确,在这纷繁复杂的人世,我们都在追寻一种理想生活,一种能让心灵挣脱羁绊、重获自由的境界。
很多时候,我们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迷宫里徘徊,在物欲横流的大潮中挣扎,身心俱疲。历经岁月洗礼,我们渐渐爱上安静,喜欢简约质朴的生活。
就如杨绛先生所说:“活得通透的人,没有特别想维持的关系,也没有特别想要的东西,走近的人不抗拒,离开的人不强求,就连吃亏也懒得计较。”
为何人到中年心境会有如此变化呢?原因如下:
一、活得通透,是心灵的豁达境界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与杨绛先生所言之通透相契合。
当一个人不再为维持关系而殚精竭虑,不再为追逐物欲而迷失自我,便拥有了自在。这种自在是心灵的解脱,是从物欲和人际关系枷锁中挣脱的轻盈。
陶渊明堪称活得通透的典范。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告别官场的复杂关系和功名利禄诱惑,回归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对官场关系毫无留恋,对荣华富贵也不执着。
在他的世界里,田园生活的宁静质朴才是珍宝。他欢迎志同道合的友人,也不抱怨因世俗观念而远离他的人,对生活中的得失一笑而过,书写着通透人生。
二、放下执念,不为关系和物欲所累
生活中,我们常过度在意人际关系。为融入群体,可能刻意迎合、失去自我;为维护情谊,可能忍气吞声。但通透之人明白,真正的关系基于相互理解与尊重,无需刻意为之。
著名作家三毛一生随性,在撒哈拉沙漠寻找灵魂归宿。荷西离去后,她虽悲伤却未被吞噬,接受命运安排,在回忆与思念中前行。对待朋友,她以真心相待,却不改变自己去维系关系,在旅行和写作中释放灵魂,不为世俗人际关系束缚。
在物欲方面,很多人一生追求财富和地位,却迷失自我。通透之人懂得知足常乐。
梭罗在瓦尔登湖畔,仅靠简单物资生活两年多。他远离城市喧嚣和物质诱惑,在湖畔木屋思考人生、亲近自然。
他说:“多余的财富只能换取奢靡者的生活,而心灵的必需品是无需用钱购买的。”这种淡泊是通透的表现。
三、随缘自在,接纳生命的来来去去
走近的人不抗拒,离开的人不强求,这是对人际关系变迁的坦然接受。人生如列车,有人上车,有人下车。每段相遇是缘分,每次离别有意义。
季羡林先生一生经历丰富。他与恩师相知、与朋友欢聚、因时代变迁与亲人分离,但始终平和对待。对陪伴之人心怀感激,对离开之人无怨无恨。他专注学术,让生命中的起伏成为自然风景。
日常生活中,朋友常因工作、家庭等原因离开我们的生活圈。若能像通透之人那样不强求,而是祝福,自己也能减少痛苦不舍。珍惜曾经的美好时光,把回忆当作财富,同时欢迎新走进生活的人。
四、不计得失,吃亏是福的智慧
吃亏也懒得计较,这是一种高层次智慧。生活中,我们常为小利争执、为吃亏耿耿于怀。但通透之人明白吃亏是福。
清朝桐城人张英在京城为官,家人与邻居因建房占地起争执,写信求助。
张英回信道:“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主动让出三尺,邻居惭愧,也让出三尺,形成“六尺巷”。
张英看似吃亏,却赢得邻里和睦与尊重,这种精神财富远超土地价值。
在工作中,我们可能会承担更多的任务,但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在某些合作中让利于人,但这会为我们赢得良好的口碑和更多的朋友。
所以,此后余生,我们要做一个通透的人,放下执念、随缘自在、不计得失,让人生活得更从容精彩,让生命绽放光芒,在心灵花园种下豁达与智慧的种子,收获宁静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