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美陆战一师一战成名,由乙级师打成王牌部队

红晓岩谈古论今 2024-12-06 10:04:52

美军在整个朝鲜战争中,美军有两次战役是表现得最为出色的,第一次是仁川登陆,前后夹击了朝军,让其彻底的退回了平壤,第二次就是长津湖的战斗。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历史的必然,这两次战役的主力都是美军陆战第一师,特别是长津湖的战斗,以2万人的兵力,对抗近志愿军16万大军的围攻,不但自己全身而退,还带走了伤员和十几万半岛难民。陆战第一师不愧是美军的王牌称号。

很多人就喜欢藐视敌人,藐视敌人不也是藐视自己吗?敌人这么弱,还要打得这么难?实事求是才是讲历史的态度,强大的对手,成就强大的自己。陆战一师要是真那么菜,可以由乙级师打成王牌部队吗?你还有兴趣点进来看吗?只有认真复盘,认识敌人的强大,才能避免失误的再次发生。这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不失败的军队,美军在朝鲜战争中也有不少失败战斗,我也一一详细讲述了。我们再回到主题来。

志愿军碰到的第二场硬仗,对战的是韩军第9师。38军没有啃下这个师,吃了苦果。第三次硬仗是无望的绞肉机,五圣山,狙击岭和三角岭战役,志愿军4个师一个团一个团的往里攻,虽打平了,但损失比例远大于联合国军,联合国消耗了我15军和12军大批志愿军,15军打报废了,基本上算是局部的战争,是范德里特和秦基伟,李德生的中规模对决。接下来再说说彭总当时面临的难处。当时入朝的部队主要以101的四野和剩下两个野战军为主,没有自己的嫡系也是让彭总用人难,他的性格太强。38军遇到了黑人团,梁兴初不敢动了,被彭总狠狠地批评,要挥泪斩马谡,可第二次战役38军负责打阻击并不是战绩最大的军,实际上,一次战役只是团级规模的遭遇战,二次战役各军均有战果,三十八军还不是战果最大的部队,彭总大笔一挥38军全军嘉奖,另写下了罕见的:38军万岁。此役38军并非战果最大,彭总的嘉奖用心良苦。可却天不遂人愿。到了三次战役后期,同样一个三十八军担任阻击,就有军级指挥官说出“如果由101指挥,怎么也不会让我们主力与敌人拼消耗。”这样的话来。

再谈一谈长津湖战役:刘伯承元帅在南京军事学院教学时说过一段反映长津湖之最终结局的话:

长津湖一战,一个兵团的兵力围住美国陆战第1师,没有能够歼灭,也没有能够击溃,付出了10倍于敌人的代价,让美军全建制地撤出战斗,还带走了所有的伤员和武器装备。。

长津湖之战后期,五万多人27军仅能抽出2000人参加追击。可见其伤亡之重,但不是最重的20军仅能抽出200人参加追击,就连前期没怎么参战的26军在战斗后期也仅能抽出800人参加追击。16万人的“九兵团”损失不小,美军也有重大的失误,比如麦克阿瑟的骄傲轻敌,以及阿尔蒙德的自大,而且当时的美军在战斗过程中并不了解志愿军的实际情况,如果美军利用其强大的后勤补给力量,在的情况下将“陆战一师”转入反击,可能历史将改写。

陆战一师不但成功突围还安全的掩护了跟在后面的10万朝鲜难民撤离,其中还有一对年轻的文勇炯夫妇。1953年1月24日文勇炯夫妇在韩国的巨济岛产下他们婚后的第一个男婴——这就是今天韩国的“哈北”前总统文在寅。

这确实不愧是世界陆战史的一个奇迹。长津湖一战,美方记载他们仅仅阵亡608人……我个人认为之所以没有留下留下陆战一师,主要原因是:9兵团是三野主力部队,没入朝之前是要配合解放台湾省的,其班底是新四军,主要是南方人偏多,开战后大批战士被冻死冻伤失去战斗力,实在不适合极寒天气作战。零下三十度海拔1000多米。我们当时只是农业国家,后勤保障确实比不上美国。如果当时我们将4野的13兵团用于长津湖,而将9兵团用来对付美国第8集团军的话,情况也许会有利得多,当然,这里有个时间差的问题,13兵团先入朝,当时也已经部署在西线了,但我认为9兵团入朝不可能是临时的决定。当然,美军在东线的入侵,可能在我们的预料之外,所以我们一直将部队部署在西线,突然得知美第10军在元山登陆时,13兵团可能已经完成部署了,所以只好将刚入朝的9兵团派往本不应该去的严寒地区。虽然13兵团也很可能无法彻底改变战果,但断不至于最后什么也得不到。其次,当时的前敌指挥官能够审时度势,将9兵团的主攻方向放在只有一个步兵团战斗群把守的下碣隅里而不是有两个步兵团战斗群把守的柳潭里,或许战果也将大变。此战志愿军的优势,一是兵力充足,二是战场上形成分割包围敌军的有利态势,不利的因素除严寒天气之外,补给困难也是致命的弱点。

在这种形势之下,志愿军一方只有速战取胜,如果时间一拖,就很难完成战略任务。在这种局势下,先打力量较小之敌应是上策,而令人很费解的是当时我们却平均使用兵力,分别进攻柳潭里和下碣隅里,结果两处攻击均伤亡不小,无功而返。更不可思议的是,对下碣隅里的进攻中,对美军阵地上的堆积如山的补给物资视而不见,致使整个战役中,美军基本没有出现补给困难的局面。美军由于火力极为强大,所以也需要巨额的补给,如果在进攻中摧毁他们的补给物资,战场上的形势是完全有可能逆转。对这一军事行为的唯一解释就是我们当时对这些物资也极为渴望,那些可望不可及的物资反而为成为自身失利的一个重大因素。所以前敌指挥官是有责任的。长津湖开战仅10个小时,9兵团伤亡就近万人,其中“德洞山口”争夺战最为经典——美军陆战一师7团2营F连连长,率领全连240人守卫“德洞山口”。这是美军陆战一师突围的唯一通道,20军59师和27军79师一个团,猛攻“德洞山口”,陆战一师7团2营F连以阵亡29人,牢牢守住“德洞山口”,保证美军陆战一师全师突出重围,在零下40度战场上由于志愿军战士没有足够的冬装,只要中弹躺下很难存活。“德洞山口”争夺战中20军59师损失很大。从1950年11月27到12月5日,仅仅8天,第9兵团的4个军失去战力,回到后方休整。直到第五次战役才又参战。长津湖战役、上甘岭战役等都是美军西点军校的经典战役教材的探讨内容之一,16万大军吃2万人,美军608人阵亡,美国人并没有说自己胜利了,但我们其实没什么可欢呼的。长达一个月的长津湖战役中,那些活着的中、美国士兵终于都走完了这最漫长的道路。美国陆战1师在长津湖的撤退被西方认为是战术上的一次令人瞩目的撤退。美国军方为长津湖作战共颁发了17枚作为最高荣誉的“荣誉勋章”、70枚海军十字勋章,这是美军战史上为一次作战颁发勋章最多的一次。美国《时代》杂志甚至称“长津湖作战”是“在美军历史上无可比拟的……是坚忍和勇气的史诗……”回顾刘帅的话:长津湖一战,一个兵团的兵力围住美国陆战第1师,没有能够歼灭,也没有能够击溃,付出了10倍于敌人的代价,让美军全建制地撤出战斗,还带走了所有的伤员和武器装备。

3 阅读:363
评论列表
  • 2024-12-06 19:11

    小编,别胡诌八扯。你都说了,美第十军在元山登陆,怎么可能只有陆战一师?步兵第三师呢?第七师呢?韩第十军团呢?他们当观众?加起来也有十万左右吧?九兵团不理他们,只打陆一师?有点军事常识没有?美北极熊团都被团灭了,你告诉我美只阵亡608人,你胡扯也要靠点谱好吧

  • 2024-12-09 14:33

    以当时9兵团的装备,哪怕在加2个兵团的兵力。陆战一师也可以用最后的办法,抛弃重装备,全部坐飞机离开。

红晓岩谈古论今

简介: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