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后来利好!三部门重磅,医药板块暴涨原因找到了

看财经 2025-04-01 18:00:54

由于4月2日对等关税超预期的概率在上升,昨天全球股市全线杀跌,美股开盘暴跌,直接创下本轮回调新低,但随后触底回升,道指收涨1%,纳指仅微跌0.14%。

从对等关税税率看,昨天有说过,高盛再次上调关税的预期,认为加上对等关税后,美国关税税率将额外上升15%,而不是之前预期的10%。从加征的方式看,比较大可能是在现有关税上额外加征,可能是4月3日全部或者部分生效,关税将成为后续谈判的起点。

可能大家以为4月2日对等关税落地后不确定性可能会消散,但实际上可能也不会。特朗普2.0面临的制衡少,没有连任压力,对股市下跌的容忍程度也有所上升,特朗普享受关税这个可以让他为所欲为”的工具。很难相信,4月2日以后特朗普会放弃关税这个工具,关税的不确定性不会真的消失:其他国家如何反制,特朗普又会如何报复,与美国能达成什么样的协议均有较大不确定性。

高盛3月26日的调查显示,30%的投资者认为政策不确定性会在4月见顶,但28%认为是5-6月,20%认为是下半年。全球股市真正的反弹可能要等特朗普关税不确定性见顶。

在昨天大跌后,今天亚太股市窄幅震荡,A股、港股早盘小幅走强,但午盘又回落。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幅为0.38%,创业板指微跌0.09%,港股恒生指数涨幅为0.38%,恒生科技指数涨幅为0.23%。市场成交额缩量至1.15万亿,资金在等待关税落地。

再来看今天的重磅消息:

在上周末看空机器人后,在近日举行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表示,所有的AI应用都是套壳应用,并称所谓壁垒是“忽悠人的”,所有的能力都源自AI之外的苦活累活。

小米官方4月1日午间发布声明称,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小米集团今日股价大跌超5%。

个人感觉国内车企挺浮夸的,营销成风,一个涉及到生命安全的产品怎么能如此浮躁?卖车的时候都说是智驾,出事又是辅助驾驶。这里不是就事论事,也不是指小米,应该是普遍现象,之前各路机构吹比亚迪“智驾平权”现在看来就很好笑,一个都不完全成熟的东西谈什么平权,“平权”的东西应该是好东西,而不是隐形炸弹。

细心的股民应该能发现,近期消费、医药、新能源等低位板块在默默走强,今天医药、逆变器更是迎来爆发。今天是4月1日,也是一季报窗口期的开端,这里能走强基本都是机构在调仓。

消费、医药、新能源从21年见顶,整整跌了三年,现在是位置低、估值低、机构仓位低,筹码结构很好,如果行业能够走出困境反转,股价就会迎来估值和盈利的戴维斯双击。

先来说医药,其实港股创新药早就走强了,比如歌礼制药已经涨十倍了,A股医药板块反而相对滞后。今天医药板块掀起涨停潮,多瑞医药、鲁抗医药、科伦药业、和元生物等多股涨停。

消息面来看:一方面,多家企业宣布合作授权,如和铂医药、联邦制药,验证了企业的研发实力;另一方面,创新药行业基本面持续向好,多家港股创新药企业宣布2024年盈利,包括信达生物、和黄医药,叠加多家企业2025年盈利的目标,如百济神州、再鼎医药,创新药热度有望持续提升。政策面上,丙类药品目录发布、创新药支付体系重塑等系列新举措加速板块估值提升。

逆变器板块也大幅走强,锦浪科技、固德威均暴涨近10%。

根据东吴电新观点,欧洲分布式需求好转、户储恢复、工商储起量、大储持续爆发。欧洲分布式需求今年来看好于预期,组件价格上涨20%,经过2年多去库,欧洲逆变器库存去化完毕,户储逆变器出货有望恢复增长,同时也看培育已久的工商储市场需求开始旺盛,大储市场则是持续爆发。

从排产来看,Q1排产好转明显、Q2旺季行情可期。从实际排产来看,去年10-11月偏弱,12月略有好转,1、2月持续,3月看好转明显,排产预计环增30-50%,4月有望持续提升,Q2旺季行情可期。

有媒体报道称,机器人独角兽公司宇树科技计划引入新投资方,包括蚂蚁集团和中国移动,目前还在沟通具体投资份额。知情人士称,此次融资并非一轮完整的新融资,是定向给具体的投资方开放少部分份额。对此,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回应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新闻不实”。

三部门盘后重磅:支持保险公司发起设立私募证券基金,投资股市并长期持有。

2025年4月,OpenAI完成软银400亿美元筹集,投后估值达3000亿美元(2024年10月估值1570亿美元)。OpenAl计划利用资金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研究、扩大计算基础设施。同时,在上周GPT-4o图像生成吉卜力风拉动用户数据后(一小时用户增加100万),本周OpenAI将开源具备推理能力的大语言模型。

风险提示: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读者需独立思考

1 阅读: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