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女排U18队最近出了个事儿,施海荣她闺女施佳仪,身高窜到一米八八了!
搁人群里,那是鹤立鸡群。
全运会U18资格赛上,教练沈富麟跟捡到宝似的,使劲儿给她机会上场,这背后啥意思,明眼人一看就懂。
这施佳仪,搁2023年队伍刚组建那会儿,就是队长。
虽然说后来张籽萱冒头,她成了替补二传,但身高在那摆着,一米八八,放眼国内排坛,也是稀罕物。
现在江苏女排二传位置青黄不接,刁琳宇年纪大了,状态下滑;孙燕身体不好,时不时掉链子;张籽萱又进了国家队集训。
你说,这施佳仪是不是赶上好时候了?
排球这运动,身高就是硬道理。
一米八八的二传,往网前一站,那就是一堵墙。
拦网高度够,还能干扰对方攻手。
而且,高个二传视野开阔,传球线路选择也多。
当然,高个二传也有短板,比如身体协调性差,反应速度慢,传球隐蔽性不够等等。
这施佳仪能不能克服这些问题,那就得看教练怎么调教了。
“别扯淡,进步才是关键!”这次资格赛,施佳仪的表现,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跟以前比,传球更果断了,节奏变化也多了,三号位战术组织也更紧凑了。
这说明啥?
说明她在进步!
当然,这只是资格赛,对手实力一般。
真碰上强队,她能不能顶得住,那还得另说。
现在国内高个二传,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传球隐蔽性差,战术组织缺乏变化。
说白了,就是让对手太容易猜到你的意图。
这问题,孙燕有,施佳仪也有。
所以,关键不在于身高,而在于怎么把技术练到家。
排球圈里有个说法,说中国的高个二传,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缺乏个性。
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
我们的培养理念和方法,是不是有点问题?
是不是应该针对高个二传的特点,制定专门的训练计划?
“忽悠,接着忽悠,未来在哪?”现在江苏女排的情况是,边攻手普遍偏矮,所以二传的拦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高个二传,能有效弥补球队的防守短板。
所以,培养高个二传,对江苏女排来说,意义重大。
当然,也有人说,施佳仪这身高,再长下去,就只能改打接应了。
这话也不无道理。
如果她弹跳好,力量足,改打接应,没准也能打出一片天。
你看当年的龚翔宇,就是从二传改打接应,结果成了国家队主力。
但对我来说,位置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打出来。
能不能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能不能为球队做出贡献。
全运会之后,江苏女排应该把张籽萱和施佳仪都调到一队,一起培养。
这样才能保证江苏女排在二传位置上后继有人。
当然,培养年轻队员,不能急于求成,要给她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成长。
总而言之,施佳仪的出现,给江苏女排带来了一丝希望。
她能不能成为中国女排的未来之星,还有待观察。
但至少,她拥有了成功的潜力。
关键是,别瞎折腾。
用户11xxx22
全运会后,以江苏的球员储备,本地爱好排球的企业家老板,考虑立即成立一两个新俱乐部参加国内联赛。如(南京队,苏州队)勉得众多本省球员,无用武之地,吃不上排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