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了8个小时火车的王红卫,在酒店放下行李,便匆匆赶到阿那亚的酒神剧场,参加今年海浪电影周“从文学到电影”六部短片的首映礼。
所有短片结束放映后,坐在人群之中的王红卫尽是感慨,“在这个绝望的暑期结束的九月初,今天晚上的六个短片,让我再一次相信那句话:电影的希望在年轻人。”
王红卫
现场不止王红卫发出如此感慨,四散坐在露天剧场各处的活动主理人们也有同样的感受。编剧焦华静,面对出乎意料的成片质量,直呼“像是开了一个盲盒。”张大磊也表示赞叹,他之前阅读原著时,觉得没有一个是容易改编的,但是这些电影人不仅做到了,而且完成度很高。
从提案通过到成片放映,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六位青年创作者用自己的作品,不仅获得了主理人的认可,还赢得了原著作者的赞许。来到现场的作者们纷纷表示短片的表达让他们感到惊喜,他们看到了自己作品更多的可能性。
今年海浪产业延续“从文学到电影”这一内容单元,通过文学推介会和改编短片首映礼两个活动,推动文学改编电影的产业可能,激发文学与电影的创作思维,为两个市场搭建沟通的桥梁。
一个截然不同的产业维度正在徐徐展开其面貌和愿景,文学与电影的互通力量给予了当下中国电影新的灵感和思路。毕竟,在这个焦虑的暑期档之后,一次有价值的内容探索是无比重要的。
电影文学性的重要性文学改编电影并非新鲜事。
20世纪60年代是中国文学电影化改编的起步阶段,之后随着80年代文学热潮,第五代导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接连拿出蜚声国际的作品。张艺谋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孩子王》均改编自文学大家的代表作品。
《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霸王别姬》《孩子王》(图源:豆瓣)
随着电影市场化,网络文学走向台前,传统文学失去了落脚地,根据传统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明显呈下降趋势。
今年的产业主理人、壹线影业CEO陈洁告诉毒眸,整个电影领域过去十多年,文学改编成电影的比例相对于第五代那时少了许多。“我不太确定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是什么,我简单理解为,2000年之后商业电影的崛起,市场上商业类型创作比例越来越高了,导致它对应的文学类别需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基于商业逻辑和创作方向的考虑,加之电影本身的时长限制,创作更倾向于在流行文学、类型文学里寻找把手。”
产业主理人、壹线影业CEO陈洁
文学作品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着读屏时代的冲击,而电影在经过IP泡沫后,也陷入了创意枯竭的泥泞之中,在此背景下,跨媒介文本的重构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方面,文学的出现可以为电影赋予更多的文学价值,《河边的错误》《平原上的摩西》等作品正凭借其独特的影像风格,吸引观众的注意;另一方面,借助电影的传播性,文学作品的内核进一步有了大众化阐释的机会。
《河边的错误》《平原上的火焰》(图源:豆瓣 微博)
在市场需求下,当下文学改编正进入到一个新的变革期:区隔于早些年改编风潮,叙事增殖和内容重构正在为电影美学带来全新的变革。
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电影节展选择将产业方向,着重放置在文学与电影之间的探索可能上。
海浪电影周从去年开始推动“从文学到电影”内容单元,并在今年升级完善,邀请了9家出版机构,用更广袤的产业上游视角,挖掘文学作品更优的改编路径。并联动阿里影业、嘉映文化、新丽电影等9家年度理事单位以产业视角对推介作品进行梳理审阅。
这种别具一格的产业模式,吸引到了青年创作者的加入,也让更多的作品迸发出了不同以往的文本魅力。
灵感与灵感的触碰英国学者克莱·派克曾把改编分为三种:忠实原著,严格地把文本转变成电影语言;保持原作叙事结构核心,进行重新阐释或结构;把原著看作一种原始素材,进行重新创作。
长期以来,前两种改编一直被市场选择,但也正因如此,大众对于改编的关注点往往放置在忠实度和复刻性上。
新时代下的改编思维方式悄然发生了变化。今年的六部短片不约而同选择冲破传统改编模式,进行较大的改动。
改动并不意味着撼动,在保证人物关系和精神内核的基础上,导演们的再次创作可以为内容提供更多的新鲜感,也让原著有了更多的释义性。
短片《不存在的恋人》导演朱心亦被小说里的人物关系和概念设置所吸引——“当我们不再爱人类,当我们爱上一个游戏人物、虚拟人物或者AI人,我们的情感关系会是什么样子的”。她用一场冲突,勾勒了荒谬恋情背后“爱”另一重解释,“我不想占有月亮,只希望今晚的月光照在我身上。”
《不存在的恋人》导演朱心赤
可以说,这种重构的文学改编意味着,同一个内核之下,作家和导演进行了一次文学灵感和电影灵感的交流,彼此激发出新的内容思考。
重要的是,这种的互文性的改编,也让故事在解构和重构之间寻求到了某种平衡:电影填补了小说的空间关系,小说填补了电影的视点问题,两者之间搭建了一个可供解读的开放性空间。
内容的再创作一方面基于创作者创作热情的考量,另一方面也在于,创作者需要从现实角度考虑改编的可能性。
《灰猫事务所》导演龚三三表示,“故事是个奇幻温情的类型故事,原著就非常有趣,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的落地,我们会保留原著故事中最基本的故事设定和触动人心的情感,然后那些在有限的时间和预算内难以呈现的奇幻部分,我们会在叙事上寻求可落地的方案,并且尽量用丰富的视听语言去呈现。影片需要呈现的元素比较多,比如婴儿、动物、精灵等,但筹备和拍摄期较为紧张,当时我们面临了很多压力,但好在我们团队十分团结,最终非常幸运的一起完成了这部作品。”
《灰猫事务所》导演龚三三
面对突如其来的现场问题,他们不得不迅速进行调整。“拍摄那天早上,一起床听到了雨声,我瞬间就开始构思我们的拍摄计划的Plan B,无论有没有雨我们都会拍下去。”龚三三回忆当时拍摄的各种突发情况。
年轻的创作者们在文学改编的短片试炼中,不仅修得了对于文学改编的内容理解,更有了机会获得电影生产过程中的操作经验。
即便创作有坎坷,落地有难度,进行这样一次文学改编,在创作者们看来,这仍是一次有价值的内容探索。
小说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可以反哺电影的生产,丰富电影的类型题材,为市场提供更多的内容灵感,而这恰恰是当下电影市场最需要的。
成为桥梁“市场并不缺创投,平台已经足够多了。”海浪产业负责人汉青面对当下的产业市场分析道。
传统产业模式以青年导演为主视角,进行从上游到下游的孵化培养,这种孵化背后的曲折,面临着从剧本到制作等多个环节的制约。而海浪产业为了避免现实风险,选择以作品为出发点,挖掘故事的魅力与行业的潜能。
去年,海浪产业就开启了“从文学到电影”内容单元,由发起人双雪涛及受邀作家进行文学推介,阐述作品的改编优势和创作思路,进而由曾入围海浪短片荣誉导演及海浪电影周理事单位合作导演,进行短片的拍摄。
(图源:微博@海浪电影周)
文本的内容重构打破了传统电影制作的框架和限制,为电影创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自由度。这种有效的尝试得到了许多创作者的认可,也让行业嘉宾关注到了这一内容趋势。到了今年,海浪产业决定进一步推动文学作品市场层面的落地性。
汉青提到,今年的内容单元为创作者们加入提案环节,“短片提案相对于长片来说更加准确,出入不会很大。而提案环节里,五位评审可以分别从导演、编剧、演员、制片人、作家的身份视野对项目预先进行市场判断。”
龚三三提到,在提案现场,主理人会从各个维度给每个项目提一些中肯的建议,大家也都较为关注改编的创新性以及项目的可落地性。
与此同时,海浪产业汲取去年经验,避免作家在市场判断上的视野盲区和主观喜好,选择出版社介入进来。“出版社每天都在跟所有书打交道,他们清楚所有书的细分类型,而且近些年不少出版社已经成立了非常成熟的团队,在接洽影视版权项目,比如他们更清楚版权的授权流程。”
(图源:微博@海浪电影周)
于是,在今年海浪产业推出了全新的推介方式,让出版社讲述文学作品的类型改编优势,这样的推介既具备市场角度,也有的文学温度。
在这一交流过程中,海浪产业发现,出版社其实对版权售卖是迫切的,不少出版社会有自己的文学电影改编部门处理版权交易,而这是行业里很多影视公司不知道的。
在这种断裂的供需关系链中,一座沟通桥梁显得无比重要。海浪产业的“从文学到电影”内容单元就是提供一个“被看见”的契机,让供需双方能够快速找到彼此。
“我们最大的目的还是把合适的文学作品推荐到影视公司,让它能够拍出来,这是最大的逻辑,因为我们看到有太多小说被买了之后,就改不动了。”汉青提到。
想要一部有改编潜力的作品被看见,需要文学推介进行理念构想,更需要拍摄单元是现实落地。海浪电影一直坚持聚焦类型化、市场化的作品,挖掘具有创新思想、商业价值和市场潜力的新生代创作人才。
在这一背景下,短片就是最便捷、最有效的沟通切口。“一个小说有没有孵化可能,具备制作能力,需要现实层面的呈现,短片就是一个方法,它是大家可以开始聊的一个支点。而且通过这个短片,市场可以看到一个具备文学改编能力的导演,也能看到一个值得影视改编的作品。”
无论是导演,还是作品,一个被发现的可能是所有电影节展的产业模式的核心目的。在看见之后,进一步完善产业闭环逻辑,是海浪产业下一步要考虑的。
“我们是一定没有办法把从文学到电影这个事情在一个电影节把它落实,但是我们希望它可以慢慢发展,一些小说可以改编成短片,然后再往后看,是不是有一些改编出来的电影可以在电影节放映交易。”
链条很漫长,决策者很多,海浪能做到的事情就是,先让这些作品、这些短片、这些创作者,能拥有被看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