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昔日爱情与财富的璀璨象征,如今却成了许多人的烫手山芋!
去年,钻石巨头戴比尔斯还积极囤积天然钻石,期待升值。然而,转眼间,其库存已积压20亿美元,市场价格暴跌至谷底。这场“钻石寒冬”的背后,中国制造是重要推手。

2023年,天然钻石市场尚算平稳。戴比尔斯CEO阿尔·库克信心满满地表示,公司正在大量囤积原钻,坐等市场回暖。然而,现实给了他一记大耳光。仅一年时间,全球天然钻市场遭遇严寒,价格下滑40%以上,库存巍峨。至2024年底,戴比尔斯库存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历史新高!
在西方天然钻石“吃瘪”同时,中国培育钻石迅速崛起。2024年,中国培育钻石在整个钻石市场,份额已达56.8%,且持续增长。
相较而言,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在外观上,肉眼与仪器难以分辨,在化学、光学等属性上,二者一模一样,但培育钻石价格更低,性价比优势直接让消费者的选择天平发生倾斜。据中国知名钻石品牌柘光透露,目前培育钻的需求已从8%-9%,激增至80%-90%。

戴比尔斯这边被库存压得喘不过气,中国制造那边却风生水起,柘光表示大可拉订单已经排到4月底,这样的对比令人唏嘘。
一、西方钻石天价神话缘何破灭?
此前,天然钻石动辄上百万的奥秘,实则多在于炒作。上世纪,戴比尔斯通过武装与垄断手段,成为天然钻石在全球最大供应商,但其严控每年钻石流量,打造“物以稀为贵”的假象,佐以“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等营销手段,这才让天然钻石久而久之,打上“奢侈”标签。
但这种需求刺激策略,存在一个致命缺陷:经济乏力年代,人们的钱包“紧巴巴”,非常想买天然钻石,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疫情之后正是如此,而这期间,中国培育钻石又迎来产能大突破,加剧消费者对天然钻石的观望态度,戴比尔斯库存淤滞,并不意外。

二、中国制造如何杀出重围?
2018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将培育钻与天然钻统称为“钻石”,中国迅速抓住机遇,短短几年时间将钻石产能突破至榜首,份额占比全球70%以上,成为绝对的供应主力。
而且中国工厂在培育钻的制造技术上,领先世界,已经能够满足市场对高端钻石的定制需求。 如柘光等国内品牌,VVS净度、D级颜色、3EX切工的一克拉钻石售价仅6000-8000元,同等级别天然钻价格上10倍不止。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电商平台和物流网络让培育钻石的销售如虎添翼。以柘光为例,截至2024年末数据统计显示,其在淘宝、官网及京东等多个平台累积了40万关注用户,日均咨询量接近千人,总成交额已突破千万元大关。据京东商智提供数据,其主要消费群体集中在32至65岁之间,以一线城市男性高净值人群为主。

据其官网专属客服所述,因为国际通讯不畅,不少来自美、意、西等国消费者,通过国内亲友找到柘光进行个性化定制,如今订单激增超10倍,供不应求成常态。
三、西方巨头的挣扎与失策
面对中国培育钻发展,西方企业也在积极布局,但似乎略显迟缓。2021年,潘多拉宣布全线转向培育钻,但转型需要时间,市场不是“过家家”,等不了那么久。
戴比尔斯则选择降价清库存,2024年两次降价25%,但效果堪忧,而且讽刺的是,天然钻就算降价,也在苦苦维持昂贵标签,相比培育钻,毫无性价比优势,反而让消费者对天然钻的价值稳定性产生怀疑。
与此同时,美国培育钻石制造商WD Lab Grown Diamonds在2023年申请破产,进一步凸显了西方市场的竞争压力。反观中国培育钻,却牢牢将市场份额纳入囊中。

天然钻石衰落与培育钻石崛起,不仅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更是传统观念与新兴技术的对决。西方企业曾通过广告将天然钻石塑造成爱情象征,但如今性价比成为消费者更关注的因素。
2024年底,德国Statista预测,2025年全球培育钻石销售额将达180亿美元,而天然钻石市场前景黯淡。对中国企业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尽管在产能和价格上占据优势,但要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仍需加强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
毕竟,国际市场的竞争一向不是场轻松的游戏。
暗夜君王
最关键的问题是钻石本身没有保值性,这种通过炒作塑造起的价值感,终将破灭
用户18xxx95
谁能证明我的是培育钻石,你的又是天然钻石[笑着哭]
ABC 回复 想要发财 02-10 10:28
你需要的话也可以加杂质,人工培育的加杂质可是一点难度都没有,只要掏钱,纯度,净度你说了算
想要发财 回复 02-10 03:28
能,纯度高的是培育钻石,
遥远
几万买的钻石,回收价几百。这么弄,天然钻石怎么可能不崩盘?咋炒作也没用啊。
營哥 回复 02-08 20:32
那几百还是铂金的价值,如果是单钻石人家收都懒得收[笑着哭]
抱雪吟
培育钻石之都——河南柘城;假发之都——河南许昌
雲中漫步
钻石吹出来的
风居住的街道
这玩意要多少能造多少 还那么贵 这要交多少的智商税
风生水起的时候
钻石缺少稀缺属性,今后大概率会被踢出宝石行列。
阿至70 回复 02-11 02:08
小时候就一直在想,单纯碳元素的晶体,人工肯定能造,绝对会遍地都是的,毕竟地球上的碳太多了
爱我中国
事实是中国的初级原料真的是并不赚钱,反倒是拿去印度的切割加工赚了不少
中国升斗小民
人工钻石和天然钻石化学成分完全一样,就像人工提炼的黄金和天然黄金成分也一样,就是同一种东西。
枫叶
把大量石墨放在地下核试验处,核爆后放变成了钻石
呜呜呜呜呜
不是说是芯片原料的副产物吗
用户10xxx94
石头儿子
用户10xxx27
河南的钻石
用户14xxx87
将来买十块肥皂赠送一克拉钻石!
永远de伊凡特
只不过是C而已![笑着哭][笑着哭]
合柏
能够大批量生产的“奢侈品”是不存在的,是矛盾关系!
用户25xxx04
钻石的高价本来就是西方人人为控制的结果,钻石本身并不稀缺。
江湖行走
养一个超大钻石,然后再一个边远山区声称发现大天然钻,再发掘有丰富钻石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