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湖北十堰,某中学创新教学模式 “双师课堂,知识双倍输出”,两位老师一起给学生上课。

以相声的方式上课?
老师a:“今天我们上第一课。”
老师b:“对。”
老师a:锄禾日当午
老师b:是吗?
老师a:汗滴禾下土
老师b:不会吧?
老师a:谁知盘中餐
老师b:没听说过。
老师a:粒粒皆辛苦
老师b:去你的吧!
一个逗哏,一个捧哏,妥妥的快乐教育啊!

双师双倍输出,高中七门课一起上岂不是七倍输出?上午9点就可以放学回家了。整一万个人一起上,不得直接起飞啊!直接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课一次性输出,听完课的学生马上毕业到社会去做牛马。
这跟于北辰的一颗导弹拦截率70%,三颗就是210%有异曲同工之妙。

两个老师会不会因为意见分歧而大打出手?
江浙沪早就有了,备课不好弄,几个老师一节课要备几天,只能展示不实用。
任何形式的教学改革都不需要,要的是老师认认真真地教,学生切切实实地学,人的大脑不是机器,想跑多快就能跑多快的,电化教学都是没有用的!

同课异构,轰轰烈烈两年,不提了; 翻转课堂,大刀阔斧两年,不提了; 一师一优课,不提了; 大单元教学,热度降低了; 现在又搞双师课堂; 到底是谁在主导这些东西,是害怕老师累不死还是恐惧只是被学生学会了?
到现在我都没弄大单元是个啥?
我只知道不管什么的花样教学最终都要回到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是应对目前应试教育的最好方法。

感觉是学生数量不够了,两个老师上一堂课,解决老师就业问题。
建议由一名老师在前面上课,八佾(8X8=64名老师)在后面伴舞,另安排50名乐师伴奏,这不就提供了一大批教师上岗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