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长跑8年,终成眷属
还来不及从甜蜜中回过神
“95后”新郎官宋铭却住进了医院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
是因为要救人!
12月23日中午,经4个多小时采集
宋铭顺利捐献了246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浊液
为远方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火种”
那位婚礼上“基本不喝”的新郎官
这次终于“坦白了”......
婚礼上“基本不喝”,有心事?
因为要救人
最近,95后小伙宋铭为“爱”奔走,有点忙。入院体检、举行婚礼、住院注射动员剂、采集造血干细胞......
一切还从三个月前的一通电话说起。
今年9月,在工作岗位上忙碌的宋铭接到了杭州市拱墅区红十字会的电话,他的造血干细胞入库血样信息与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
他深知自己的行动可能会挽救一条生命,甚至一个家庭。宋铭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那段时间,除了工作,还要筹备婚礼,累得感冒了。”宋铭说,“但当时第一想法是,远方还有个人急需我救命,我得马上振作起来,让身体恢复到最佳状态。”
在这期间,未婚妻小严承担了大部分婚礼筹备工作,让宋铭得以安心调理身体。
“我和我爱人经历了八年的爱情长跑,对彼此有了足够的认知和理解,一旦有一方需要投身其他事情,另一方都会主动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我去救人,她扶持我,这就是婚姻吧。”
11月中旬,宋铭在医院进行体检复查后,马不停蹄回老家举行了婚礼。
“那天我基本不怎么喝,好多朋友不解......其实我是藏了事儿,接下来揭晓答案了。”宋铭笑称。
宋铭很快接到了体检合格的通知,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采集时间定在12月,宋铭工作的医院也第一时间批准15天带薪假,同事们主动分担了他的工作,让他好好休息。
是个“狠人”!
10年献血29次,共1万多毫升
看起来憨憨的宋铭,其实是个“狠人”。
早在2014年,宋铭从老家浙江德清到杭州上大学,在学长的带领下成为一名献血志愿者。截至目前,他已经参加过29次无偿献血,累计捐献血液10400毫升。
10年,29次,1万多毫升。你惊讶于这几个数字,他却笑着说,“做一件事情习惯了之后,就变成你生活的一部分了。”
2017年,宋铭进入杭州一家医院工作,负责病案管理。
工作不久,宋铭在单位参加无偿献血时,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非血缘关系之间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仅十万分之一,每一例成功配型都被视为“生命奇迹”。献血“狠人”宋铭正是这样开始了新的“赛道”。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宋铭每天接触到大量的病例,其中不乏重症血液病患者。同时,作为一个曾经的患者家属,他深知治疗的艰难。“我父亲是2016年因病去世的,那时候我还在上学,我其实有很多很多遗憾……”他哽咽停顿了片刻,“所以我也更能明白,救死扶伤的意义有多重。”
造血干细胞捐献,在捐献者进入采集阶段时,意味着受捐者也同时进入无菌仓预处理,一旦捐献者悔捐,受捐者便命悬一线。接到红会的第二次确认电话后,宋铭请红会工作人员告知患者务必放宽心。
在家人们喜忧参半的情绪中,这件“新婚礼物”般的大事,终于近了。
他最想告诉父亲:
我已成家了,也能自己救人了
12月23日,宋铭早早地醒来,等待这场“大考”正式开始。阳光不错。
定点采集医院住院部,宋铭所在的这一层,病房里住着不同类型的血液病患者。有的也许快要渡过难关,有的仍在日复一日中等待配型成功。这场“战役”耗时多久、胜率几何,没人可以预知。身为医务工作者的宋铭当然更懂这一点。新婚妻子小严请假赶到医院,宋铭的姐姐也全程陪在弟弟身边。采集室内,围满了前来看望和慰问的亲友和爱心人士,为小宋加油。
小宋姐姐说,刚得知弟弟要捐献,她很担心,但现在看来外周血循环分离的采集方式,很安全。“我跟妈妈很欣慰,也很感动,弟弟可以有这样奉献的精神。我相信爸爸也会为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的……”
这件最珍贵的新婚礼物,宋铭第一时间想分享的人正是父亲。“我想告诉他,这个儿子一直在坚持做好事。这八年发生了很多变化,我献了很多血,我已经工作了,我也成家了。现在我终于可以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有机会自己去救人......”
小宋平静地说着这些,另一侧连接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导管的手臂,微微颤动着。
捐献结束后,他在朋友圈写下这段话:“2024年最后两个月干了太多大事,结了婚、买了车、捐了造血干细胞,希望未来一切都好,也祝愿陌生的你早日康复,共享这美好盛世。”
婚礼上“基本不喝”的疑惑终于解开,底下满满一片赞。
致敬!祝福!
来源:杭州发布综合杭州日报、市卫生健康委、拱墅发布、拱墅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