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如:一个让日本右翼忌惮的女人,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斗士

胖虎大发现 2024-11-26 11:55:29
前言

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女人,竟让日本右翼势力分子整日惶恐不安,她是揭露南京大屠杀的斗士,她是华人青年的楷模,她更是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向全世界揭露日本在南京犯下的种种恶行。

但出书后仅仅过去七年,她就用手枪结束了年仅36岁的生命,230家美国媒体集体致敬!而日本右翼势力却沾沾自喜!

她就是让中华民族的后人勿忘国耻的张纯如,《南京大屠杀》的作者。

抗日情怀血脉相承

她出生在1968年,祖籍南京。

在她小的时候,她经常听到家里人和她讲述日本兵临南京的种种恶行。

1937年,她的外祖父张铁君在南京国民政府工作,不仅参加过抗日战争,还打过日本鬼子,在南京混乱之时,他带着张纯如的外婆和姨妈逃出了混乱的南京城。

小时候的张纯如只是对故事略有耳闻,懵懂的她并不知道南京大屠杀有多残忍。

后来张纯如跟随父母在美国新泽西州长大。

张纯如的父母都是学者,父亲是物理学教授,母亲则是生物化学专家。

虽然家里是理工科的氛围,但小小年纪的张纯如,心中却早早埋下了文学的种子。

她的脑海中,总有着无尽的诗意和故事,早在十岁时,她就写下了自己的小诗:“孤独是湖那边传来的蟋蟀叫,日落时树叶发出的沙沙声,它有紫罗兰的味道,和风掠过草原的声音。”

这段话,就像是她人生的缩影——总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充满渴望,也充满着思考和情感。

进入伊利诺伊大学后,尽管她一开始选择了理工科,但最终还是转入了新闻系,开始朝着成为一名作家的目标进发。

毕业后,她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继续深造,在一次联谊会上,她认识了大学同学布瑞特·道格拉斯,两人一见钟情,坠入爱河一年后两人顺利的进入了婚姻的殿堂。

她逐渐在写作上崭露头角,看似一切顺利的张纯如,似乎应该过上普通的、充满幸福的生活。

发现惨无人道的真相

命运给了她一个不同寻常的“拐点”。有一天,她去参观了一个关于中日战争的图片展,没想到,这一去,竟然彻底改变了她的一生。

在这个展览中,张纯如看到了一些令人震惊的照片,那些黑白的画面记录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烈场景。

黑白照片里,有被砍掉的头颅,有被剖开的胸膛,还有那些充满怨恨和不甘的眼神。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无辜的人民被屠杀,死状恐怖,真相触目惊心。

张纯如突然意识到,自己对这一段历史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口耳相传和家族故事的层面。而她之前曾走过美国很多的图书馆,却从来没看到过一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籍。

这些图片却把那段历史的恐怖感呈现得如此直观和清晰。

她看着看着,心里突然一阵空洞,仿佛有一股巨大的力量把她往前推。

她深深地感受到,如果不做点什么,这段历史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遗忘,而那些无辜的死者,也将永远没有声音。

张纯如的父母从小就教育她,不要忘记自己的“来路”。她对祖国的情感是深厚的,而南京这座城市,更是在她的家族历史中占有特殊的位置。

于是,她萌生了一个决定:她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揭示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让世界知道,那段历史的惨痛和不容忽视的现实。

一桩桩史实的揭示

张纯如开始了她艰难的调查工作。她奔波在各大图书馆,收集了中文、日文德文和英文的大量资料。还联系日本的二战老兵,每天工作都超过10小时。

有一天,张纯如在翻阅资料时,发现了两本日记,这成为了她研究的关键证据。

一是《魏特琳日记》,这本日记的作者是金陵女子学院的院长魏特琳,她在大屠杀期间保护了成千上万的南京妇女和儿童。她还敢向日本当局挑战,争取到了校园的安全区。

你可能看过一部根据她的故事改编的电影,叫《金陵十三钗》,但是电影里把她改成了一个男神父。

魏特琳在日记中详细记录了日军的暴行,描述了那些妇女和儿童遭受的非人折磨:从12岁的少女到60岁的老妪,没有一个幸免,孕妇的肚皮被挑开,尸体堆积成山。这些记录,犹如一把利剑,直接刺穿了历史的谎言。

在这本日记中,魏特琳还写下过这么一段话:“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全世界的所有罪行都在南京发生了。”

另一本日记是《拉贝日记》,拉贝是一位德国商人,他在南京期间亲眼见证过日本的暴行,他不忍心看到无辜的中国人受到屠杀,通过自己的努力保护了大量无辜的市民。

拉贝还建立了南京安全区,让大约20万中国人躲过了一劫。拉贝在当时就跟“救世主”一样,很多中国人都对他铭记于心。以至于后来拉贝去世后,南京政府知道了他的家人没钱续租他的墓地,直接重新为他租了墓地。

拉贝在日记详细记载了南京大屠杀的细节,直到他去世40多年后才出版。

张纯如在阅读这些日记时,简直无法相信这些事竟然在几十年前的历史上发生过。她说:“那时,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站在那些受害者的身边,听他们的哭声,感受他们的痛苦。”

为了探寻更多的真相,她还亲自寻访了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多少年过去了幸存者已寥寥无几,但张纯如没有放弃,她把那些惨痛的经历,像拼拼图一样慢慢拼出一个完整的画面。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有一家人想要逃命,但是被日本人抓住了,日本人抓着几个女孩不仅强奸了他们,还要求女孩的父亲兄弟们来侮辱他们。

还有一群中国人,被日本人赶到了没有楼梯的高楼上,然后日本人放火烧楼,他们用戏谑的眼光看着中国人挣扎、跳楼。

为了完成这本书,张纯如不畏艰险,眼泪浸湿了她的日记本,她几乎付出了所有的心血。她的眼里全是杀戮的恐怖画面,一时间她的头发大把大把的掉,体重也霎时间暴跌。

但是她还是坚持下来了,她深知,这本书的意义非凡,不仅仅是为了纪念30万死难者,更是为了警示世界,这种历史的悲剧不可以重演。

《南京大屠杀》出版

1997年,张纯如的著作《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终于出版了。

这本书一经推出,立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美国,它成为畅销书,在《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单上连续停留了14周,销量接近50万册。这本书不仅在美国引发轰动,还被翻译成了10多种语言,包括日语在内。在全球范围内,激起了强烈的反响。

当时,《纽约时报》评论说,这是60年来首次有一本书详细揭示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正如记者理查德·罗斯塔德所说:“张纯如点燃了一支火把,并将它传递给其他人,我们不能让这火把熄灭。”她让世界看到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震撼了无数人。

这本书也让张纯如成了日本右翼势力的眼中钉。

一位历史战士的陨落

“那些影片是伪造的,我军可能杀了几千人,但肯定不是十万、二十万,或者三十万人。”日本的右翼分子直接公开攻击她的书是“错误连连”。

不仅如此,右翼分子还威胁她的生命安全。有一次,张纯如收到了一封威胁信,信里竟然放入了两枚子弹。

他们就像发了疯的野兽,不断地向她撕咬。这些恐吓让张纯如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但她依然不屈不挠地继续她的斗争。

为了保护自己及家人的安全,张纯如不断地更换家庭地址和手机号码,但都无济于事。

长期面对巨大的压力和心理折磨,张纯如的身心状况越来越差。

她常常失眠,噩梦缠身,身体和精神都承受着巨大的负担。

在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在精神崩溃的状态下用手枪结束了自己年仅36岁的生命。

她在遗书中写道:“我走在街上,被人跟踪,无法面对将来的痛苦和折磨,我的每一次呼吸都变得困难。”

她的死,令世界震惊,也让许多人深感痛惜。她的一生短暂,但却充满了奋斗的力量。

张纯如,永远在历史的长河中

尽管张纯如的生命短暂,但她的精神依旧流传。

她通过《南京大屠杀》一书,揭示了那个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她通过无畏的行动,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段历史的重要性,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去反思和铭记。

勿忘国耻,不是为了激愤报复,而是为了振兴中华。

0 阅读:2
胖虎大发现

胖虎大发现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