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基前妻刘惠娟:隐居加拿大,和徐子淇关系融洽

墨色梦流 2025-03-22 13:48:30

香港商界传奇人物李兆基以97岁高龄离世。当媒体聚焦于遗产分配与家族动向时,一个名字悄然成为舆论焦点——刘惠娟。

这位与李兆基离婚40年的前妻,既未参与遗产争夺,也未借机重返名利场,却在加拿大的隐居生活中被称作“大赢家”。她与儿媳徐子淇的融洽关系、与子女的亲密互动,以及晚年修佛的超然姿态,颠覆了外界对“豪门弃妇”的刻板想象。

1958年,18岁的刘惠娟在香港小姐选美中摘冠,容貌清丽、气质温婉的她成为全城焦点。彼时的李兆基尚未跻身“四大家族”,但已凭借黄金与外汇生意赚得第一桶金。两人的相遇被视作“天作之合”:1959年,李兆基在中环大华酒店豪摆百桌婚宴,香车迎娶、商贾云集,刘惠娟身着中式嫁衣,佩戴鸽子蛋钻戒风光出嫁。 婚后初期,刘惠娟恪守“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为李兆基诞下三女两子(长女李佩雯、次女李佩玲、长子李家杰、三女李佩仪、幼子李家诚),将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李兆基曾回忆:“那时她每日清晨五点起床准备早餐,孩子们的衣服永远熨烫妥帖。”这十五年堪称两人婚姻的“黄金时代”。

随着李兆基创立恒基兆业,刘惠娟逐渐不甘于家庭主妇的角色。她开始介入公司事务,甚至擅自修改商业计划。据传,她曾在新鸿基分家过程中强硬表态,导致项目亏损。李兆基对此直言:“一山不容二虎。”传统观念与现代女性意识的碰撞,让夫妻矛盾日益激化。1985年,这段维系26年的婚姻以“理念不合”告终。刘惠娟未争夺财产,仅带着子女抚养权远走加拿大。在温哥华郊外,刘惠娟购置了一处绿树环绕的僻静居所,开始潜心修习佛法。她每日清晨诵经、抄写《心经》,捐资1亿港元修缮当地寺庙,甚至将家中布置成禅意空间,陈列从亚洲各地收集的佛像与经文。港媒曾拍到她在佛堂闭目静思的模样,与昔日商界女强人判若两人。李兆基得知后,特意在加拿大为她修建一座庙宇,两人虽未复合,却以这种方式延续情谊。

尽管远离香港,刘惠娟始终与五名子女保持紧密联系。长子李家杰受母亲影响皈依佛教,常赴加拿大陪伴;幼子李家诚每月固定与母亲视频通话;女儿们更会带她回港参与放生活动。李兆基去世后,子女继承巨额遗产,刘惠娟虽未直接获益,却因子女的孝顺成为“隐形富豪”——她的清修生活背后,实则有子女提供的财富支持。 离婚后,李兆基以刘惠娟之名建造22层豪宅“惠苑”,配有空中花园与私人泳池,但她从未入住。两人通过子女传递关怀:刘惠娟在李兆基生日时送上亲笔字画,李兆基则叮嘱子女“母亲永远是家人”。晚年的李兆基曾感慨:“她是个好母亲,但我们不适合做夫妻。”

2006年,李家诚与徐子淇的婚礼上,刘惠娟罕见现身。她避开媒体镜头,却与徐子淇互动自然:儿媳主动搀扶她入座,两人交谈时笑意盈盈。这一幕成为豪门史上罕见的“前妻与现任和谐同框”。 徐子淇曾公开称刘惠娟为“人生榜样”,两人常通过视频讨论育儿心得,甚至一同为慈善活动录制祝福视频。刘惠娟送徐子淇的翡翠手镯,被后者视为“传家宝”佩戴于重要场合。这种融洽关系,源于刘惠娟的“不争”姿态——她既不干涉儿子家庭,又以修行者的豁达消解了身份尴尬。 对比何鸿燊家族的争产风波、李嘉诚家族的继承博弈,李兆基子女的和谐显得尤为难得。刘惠娟的退隐,客观上避免了家族内部权力拉扯。正如港媒评论:“她用离开换来了子女的团结,这才是真正的‘以退为进’。”

刘惠娟的选择打破了“豪门女性依附男性”的叙事。离婚时,她放弃千亿财产;晚年隐居,却因子女的财富反哺过上优质生活。这种“间接掌控”彰显了她的远见——与其争夺眼前利益,不如维系情感纽带。 她既保留了东方女性的温婉,又展现出独立意志。这种矛盾特质,恰是她在豪门沉浮中立足的关键。40年前,港媒嘲讽她“净身出户太愚蠢”;40年后,人们赞叹她“活出真正赢家姿态”。她的故事印证了一个道理:豪门博弈中,最大的胜利不是财富多寡,而是能否在岁月里修得从容。

在加拿大居所的湖边,76岁的刘惠娟仍保持着晨起散步的习惯。水面倒映着松林与远山,恰如她的人生——表面波澜不惊,内里暗藏深邃。赢或输,都是别人的定义。刘惠娟不过是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活法。这句话,或许是对豪门恩怨最通透的注解。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