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都不信。发生在明朝皇帝身上的奇葩非常多,第10位皇帝和第12位皇帝死在女人肚皮上,真是死在温柔乡里啊。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就是用来形容他们的吧。
第14位皇帝因为上厕所的次数太多而死。还有2位皇帝因为装笔被水淹个半死,最后因为并发症而亡。最后一位皇帝是崇祯皇帝,他上吊死了。
最搞笑是明朝的汉王想学朱棣跟亲侄子抢皇位,结果皇位没抢到,自己却被烤死了,笑掉大牙。
明朝是一个特殊的王朝,他的开国皇帝是纯草根出身,五代之内,别说贵族,就连寒门都没有!他就是一个放牛娃?
一个放牛娃是怎么建立了一个持续276年的大明王朝的呢?这16位皇帝都有什么奇葩特点呢?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懂了。
这不是简单的一篇历史文章,这是明朝的一生,聪明的人能从这篇文章中找到个人奋斗的影子。升官发财就是你!开整。
一: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有很多名字,但朱元璋是最晚起的名字。他的第一个名字叫朱八八,也叫朱重八。重就是2个意思。类似于英语里面的dabol(大包)。
看朱元璋这名字——朱八八,不就是朱爸爸的意思吗?全天下的爸爸,那不就是皇帝吗?当然这是我搞笑的解读,只为了让你记住他的名字。
有人说,朱八八只是朱元璋家族排行的名字。他父母都是农民,也不会起名,于是只能用排行名当名字。
其实,这种说法不完全对,朱元璋从小就有单独的名字。他叫朱兴宗。之所以没人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说起来太费劲了。有点难为老农民!
朱元璋还有朱国瑞,朱洪武两个名字。当然都是后起的。
纵观世界历史,从乞丐问鼎皇帝的人,只有朱元璋一个人。有人说刘邦也是。但不要忘了,刘邦是亭长出身,相当于副县级的公安局长。而朱元璋是放牛娃出身,他最落魄的时候,是乞丐。
无论哪个朝代,乞丐都是最底层的人吧?但朱元璋却可以通过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一路攀升,最终问鼎皇帝宝座。可以说,朱元璋是天生的皇帝命!
朱元璋和所有凤凰男一样,他的疑心很重。也对,没有疑心早就让对手打败了。年少的朱元璋是屠龙少年,但当他踏遍万水千山,最终变成恶龙。事业有成的朱元璋嗜杀成性。专门喜欢杀人。
只要有借口,他就可以屠杀别人整支军队,甚至是屠村也在所不惜。
晚年的朱元璋为了让朱允炆顺利继位,不惜亲手杀死和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们!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原本他没有资格继承皇位。一方面因为他没有能力,另一方面因为朱元璋也不喜欢他。
但是,为啥朱允炆成为明朝第二任皇帝了呢?那是因为他有个好爹啊!朱元璋不喜欢朱允炆,但是他喜欢朱标。朱标又是朱允炆的父亲。所以爱屋及乌。这说明,投胎也是个技术活。
朱标的能力非常强,文能治国安邦,武能领兵打仗。甚至于是他的能力和朱元璋不相上下。英雄惜英雄,所以朱元璋打心眼里希望朱标继承帝位。
但能人死的都早,于是朱元璋让朱允炆登基了。
朱允炆虽然不是笨人,但也不是非常有才能的人。但朱元璋给他留下的是铁打的江山,只要朱允炆不搞事,那么他一定能平安退位。
但朱允炆有政治梦想。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平庸的人有个伟大的梦想。朱允炆听从大臣的建议,开始削藩。也就是消掉他叔叔们的王爵。
那你说藩王们能同意吗?不可能。于是很多藩王起兵造反。但朱元璋留下的三十万人的部队,非常厉害,而且忠诚。分分钟把那些藩王打的落花流水。包括后来称帝的朱棣。
很多人都认为,朱棣打朱允炆就像大人打小孩子一样简单。这是不对的。当年朱允炆的大军打的朱棣没有一点还手的机会。
朱允炆的手下献计,让一小路部队绕后,攻击朱棣的老巢必胜。有点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的意思。
但不知道怎么回事,被朱允炆否掉了。朱棣也不是傻子?他也想到了这个办法,于是反向使用这个办法,袭击朱允炆老巢。
此时,朱允炆的部队全部派出去了,所以他只能被围。后来朱允炆神秘消失。北京城也着起了大火。
有人说,朱允炆被朱棣杀了,放火是掩盖真相。有人说,朱允炆逃跑了。放火就是为了掩护他逃跑。
这些事情已经无法证实。但有人说,朱棣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朱允炆。所以,朱允炆大概率逃跑了。
朱允炆的老巢被抄,皇帝都没了,大明的将士们自然投降了。很简单,正统皇帝没了,那么只能让皇家接班人来继承,而此时最好的继承者就是朱棣。
所以朱棣顺理成章的成为大明王朝的第三任皇帝。
从朱允炆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朱允炆是皇二代,如果他不努力,没有上进心,不瞎折腾。那么他最少可以像刘禅一样在位很长时间。
很多人以为,刘禅一登基,很快蜀汉就亡国了。事实上,刘禅在位41年。很厉害的。
刘备留下的人马,跟朱元璋没法比。毕竟,刘备那个时候是乱世,而朱元璋留下的是统一的帝国。
所以啊?皇二代千万别瞎折腾。富二代也是同样的道理。
你看,马云的儿子从来不出来露面。其实富二代只要没有梦想,当一个混吃等死的傻子,祖辈留下的钱他根本花不完。
只要不投资创业,不赌博,祖辈留下的钱,根本花不完。但如果像王思聪一样去创业,搞不好就被人坑了。20多亿打水漂了。试问,20多亿存银行里,每年的利息是多少钱?如果放到股市里面,几年就可以翻一番。所以根本花不完。
当然20亿对王健林的千亿资产来说,毛毛雨。所以他也不在乎。后来,王思聪的母亲林宁出来,帮王思聪还债。值得这个时候,人们才知道,王思聪是双倍富二代,他母亲的资产一点不比王健林少。
建文帝朱允炆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没有人给他兜底,最终只是兵败逃亡。所以,富二代、皇二代不要瞎折腾。创业这种事,让苦哈哈去干就好了。成功了,直接并购,不成功,苦哈哈自己承担。
三:明成祖朱棣你们发现一个问题没有?朱元璋自立为帝,叫太祖,而朱棣也是自立为帝,叫成祖。朱允炆从朱元璋手里接班,叫惠宗。
所以,自己打天下的皇帝叫祖,从老皇帝那里接班的皇帝叫宗。
朱棣继位干过两件大事。一件事编写永乐大典。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百科全书。
另外一件事就是派郑和七次下西洋。表面上是为了“宣扬国威,促进各国交流”,真正原因是为了寻找朱允炆的下落。
朱棣的皇权虽然是从侄子手里面抢来的,但他对于百姓来说,确实一个好皇帝。认真工作几十年。
当然,后来他大儿子朱高炽长大了,所以权力都交个太子了。那个时候朱棣迷信宗教,开始修炼,那是另外一回事。
四:明仁宗朱高炽朱高炽和他大爷朱标一个命。从小就当太子。但是却有本质区别。
朱标当太子是因为朱元璋喜欢他的才能,朱标也确实是那样的。甚至他的才能比朱元璋更厉害。男人也慕强,所以朱元璋才会心甘情愿的把帝位传给朱标,甚至于朱标死了,要隔代传给朱允炆。
本质上,朱允炆是吃了他老爹的红利了。果然会投胎也是一种本事。
朱高炽则是相反,他能当上太子,完全借着他儿子的光。这也是为什么皇位都从爷爷手中传到孙子手里,而朱瞻基能接住,但朱允炆却接不住。
本质上还是个人实力。朱瞻基虽然没有朱标的实力那么强,但在明朝16帝中,绝对稳坐第二把交椅。
我想,如果把朱标和朱允炆调换个个,那么朱标一定打的朱棣连家都找不到。别说朱标了,就算让朱瞻基代替朱允炆,朱棣也打不过。这就是个人能力的魅力。
本质上,皇权就是个放大镜。皇帝的能力有1分,那么经过放大镜,就会显现出10分的力量。
但是呢?如果王朝腐朽了,就相当于放大镜脏了。腐朽的越严重,则放大镜越脏。
明朝最后一代皇帝,崇祯掌控皇权的时候,明朝的放大镜彻底不透光了。所以,此时和崇祯皇帝的个人实力没关系了。换谁都得亡国。
但放大镜脏了,还是有挽救的办法,如果让朱元璋掌控这个放大镜,他一定会擦去放大镜上面的灰尘。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放大镜是朱元璋创造的,你想他能凭空创造出一个放大镜,那么清洗一下放大镜根本不是问题。所以明朝亡国的本质原因,是没有天才皇帝的出现。
朱高炽用太子的身份,执政几十年。是明朝有名的“副皇帝”。也就是有皇帝的实权,但没有皇帝的名号。那感觉就像曹操当魏王一样。
当然,朱棣不是汉献帝,他是正牌皇帝,晚年的朱棣只是跟汉献帝一样不管事。汉献帝是想管但管不了,而朱棣是不愿意管。两者是有本质的区别。
朱高炽获得皇帝尊号十个月左右,他就嘎嘣了。真是“穷命”啊!有人说,他的登基仪式就像老人过生日一样。长寿的人随便过生日。而长命的人,只要一过生日就快死了。
这里的生日,指的是大操大办。几十人,上百人聚会的那种。长命是活的时间长的意思,但是不能被喜气冲到。而长寿是活的长,且命硬不怕喜气冲。
这里的喜气,指的是别人给你拜寿,说祝福话,鞠躬甚至是握手等等。
举个例子,长命的人相当于一根木条,而别人的祝福相当于火焰。一两个祝福肯定没问题。如果短时间内,有大量的火焰烧木条。那么长命的人就会生病。
而长寿的人,则是一块铁条。当然不怕火烧了。但这火也分多大的火。就算再长寿的人,如果全世界人民一起给他送祝福。那么铁条也必然被烧断。所以生病和死亡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有人说,如果你恨那个老人,就要大操大办给他过生日。越隆重越好。而且每年都要过。就算他是长寿的人,也禁不起这么磨。木据绳断,水滴石穿。
当然,我说这个,并不是传播封建迷信,只是谈谈老人留下的说法。大家伙当成故事听就好了。
个人认为,这里所谓的被“喜气”冲,其实是情绪上的波动。长寿的人,指得是对情绪有强烈免疫力的人,而长命的人,指的是对情绪敏感的人。
不说老人,就算年轻人,也会因为情绪的波动而一夜之间白了头。所以任何能让老人情绪激动的事情,都可能会要了他们的命。
五: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是朱棣的理想继位者,但朱棣考虑到朱允炆的事情,于是让朱高炽做了过渡。
某种角度上说,朱高炽和清朝的雍正皇帝是一样的。当年康熙一眼相中了孙子乾隆,于是用雍正皇帝做了个过渡。
我想,康熙应该是模仿朱棣,因为爷爷传父亲、父亲传儿子,这样皇权过渡更稳定。如果像朱元璋那样隔着锅台上炕的做法,很容易引起其他人的不满。
朱棣和康熙一样,看人的眼光非常的好,朱瞻基和乾隆一样,是非常优秀的君王!甚至可以说是贤君。
朱棣和朱允炆的故事,重新在朱瞻基身上上演了。只不过,朱瞻基不像朱允炆那么废物,他轻松的打败了他的二叔朱高煦。
但朱瞻基并没有杀他,仅仅只是软禁他。说是软禁,不如说让他在固定的地方度假。
谁都可以去看朱高煦,只是不允许他离开那个地方。而且,朱瞻基不计前嫌,经常去看他叔叔。最终还是骨肉情深啊!
故事到这里,已经很好了。只要朱高煦不闹事,安享晚年是没问题的。但这货却偏偏作死,他想既然干不过侄子,那就让他出洋相好了。
有一次朱瞻基准备啦好多礼物去看他二叔,但没想到朱高煦故意把朱瞻基绊倒了。朱瞻基非常的愤怒,下令把朱高煦放在铜鼎里烤死了。
可怜朱高煦唐唐一个大明朝的汉王,竟然和烤鸭一个下场!真是讽刺。
行刑的人,把朱高炽装进一个大铜鼎里面,然后用火烧铜鼎。你们说,此时的朱高煦,像不像烤鱿鱼?
朱瞻基在位11年左右,然后在三十六七岁的时候挂掉的。他在1435年1月31日去世,但他出生在1398年3月16日,或者1399年3月16日。因为出生的时间有争议,所以说他活了三十六七岁。
六:明英宗朱祁镇这哥们和刘禅一样,非常听话,但本身的能力不咋地。
朱瞻基去世的时候,给朱祁镇留下五大托孤大臣,其中以三个为主,两个为辅。
朱祁镇这个庸才,在三个托孤大臣的指导下,国家治理的非常好,但当这三个大臣嘎嘣了,朱祁镇和刘禅一个鬼样子,他开始放飞自我。
另外2个辅助大臣他本来也不在意,但他们分不清自己几斤几两,天天唠叨没玩,皇帝一生气,后果很严重直接把他们关禁闭了。
朱祁镇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那个时候他非常相信王振。王振竟然让朱祁镇御驾亲征攻打瓦剌!但朱祁镇却在土木堡被敌人活捉,这就是有名的“土木堡之变”。
七:明代宗朱祁钰朱元璋创建的大明江山差点亡国。但于谦改立朱祁钰为皇帝才拯救了大明江山。朱祁钰就是明代宗。
这里说的于谦是写《石灰吟》的那个于谦,不是德云社的于谦,嘿嘿。瓦剌一看明朝有了新皇帝,他们囚禁这个老皇帝也没啥用,于是把朱祁镇放了回去。当然,赔偿是少不了的。
朱祁镇回国后,当上了太上皇,虽然表面听着很好,其实是一种软禁。
这里要提一句,朱祁钰是朱祁镇的弟弟。
朱祁钰的命也不长,他嘎嘣了之后,朱祁镇重新出山,再次当上了皇帝。
朱祁镇复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处死于谦。其实如果不是于谦的行为,大明江山已经亡国了。
朱祁镇当年掌管天下第一强国,但他自己却成为了阶下囚,这也没谁了。
明朝从朱祁镇继位开始,国家开始走了下坡路。不是国家不行,而是皇帝不行。常言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此后皇帝,不专心治理国家,而是搞五花八门的创造。
八:明宪宗朱见深他是朱祁镇的大儿子。朱见深开始当皇帝的时候,干劲十足,但新鲜劲过去之后,他开始沉迷于美色。
这里的美色就是万贵妃。其实朱见深是个妈宝男,万贵妃虽然是他的妃子,但某种角度上说也扮演妈妈的角色。年幼的朱见深无依无靠,是万贵妃保住了他的性命。
万贵妃也是个人才,她想自己给朱见深生个儿子,但她肚子不争气。但万贵妃竟然偷偷打掉其他妃子的孩子。原因吗?只是因为嫉妒。
朱见深因此成为了没有儿子的皇帝。皇太后知道这件事,她出手阻拦,终于在万贵妃手里,保住了一个皇子。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里的女主角就是万贵妃。但因为你们懂的原因,只能把故事挪到了宋朝。
九:明孝宗朱佑樘朱佑樘是他老爸的轮回。开始执政的时候,非常的贤明,罢黜了很多贪官污吏,励志要做一个贤德的君王。但新鲜劲一过,立马变成了了他爹的翻版。
朱佑樘纵容外戚,也就是她母亲那边的人。虽然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但也能说得过去。在位16年,平安过渡。
十:明武宗朱厚照朱厚照继位后,每天吃喝玩,充分享受皇二代的生活。他建立了一个豹房,那是专门和女人娱乐的场所。
这哥们挺变态的,因为他属猪,就不让百姓养猪。他不但喜欢美女,还喜欢宗教。什么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啥的都有涉猎,更搞笑的是,他竟然册封自己为大将军,全名叫“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
搞笑吧?将军再大也是臣,而他是君。一个君竟然给自己封个臣官。没谁了。说他智商有问题,都侮辱智商这两个字了。
这个哥们经常用大将军的名义练兵,四处溜达。说是练兵,其实就是旅游。如果途中看见那些美女,直接就抢走了。说的没错,他不是只抢一个,而是抢一群。
朝廷的各路人马都看不下去了,但谁也不愿意出头。后来宁王发动叛乱,各地纷纷响应。本来这是个死局,有点陈胜吴广起义的感觉。但古今第一圣人王阳明亲自出手,几个月就平定了叛乱。
个人认为,如果宁王真的造反成功,那么大明江山还能延续更长时间。但却被王阳明打断了。虽然王阳明平定叛乱的初衷是好的,但他却断送了大明江山的前途。
宁王造反初期,势如破竹,朝廷的人马被打的溃不成军。大明江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崩塌着。此时的朱厚照躲起来不肯出面。
王阳明出马后,迅速改变了战局,宁王的叛军就像夏天里的冰块一样,迅速的融化。
当朱厚照知道王阳明打胜仗后,决定御驾亲征。其实,就是抢功劳,抢女人。
一个皇帝,竟然要跟将军抢功劳,也是没谁了。这哥们在亲征的途中,竟然扮演渔夫。结果真的被水淹了。也因此落下了病根,没多长时间,就在豹房里面嘎嘣了。他这真是死在温柔乡里啊。
豹房是朱厚照养女人的地方,类似于曹操的铜雀台。据说,朱厚照死在女人的肚皮上。不知道这是一种荣耀,还是一种讽刺啊。
十一:明世宗朱厚熜这也就是有名的嘉靖皇帝。朱厚熜继位后,开始做了不少好事,比如解决农民土地被官员霸占的问题,所以也叫“嘉靖新政””。
满朝文武和全国百姓都支持他的政策。但这个政策改革不彻底,短时间内看,国力强盛,但从长远角度看,他的改革对明朝江山来说弊大于利。
朱厚熜执政的第21年,发生了“壬寅宫变”。朱厚熜被宫女追杀,差一点就死了。被吓破了胆的朱厚熜开始迷信道教,追求长生不老。
朱厚熜常年不上朝,而是严嵩掌管大权。严嵩这个人没有啥治国才能,他就会嫉贤妒能,最终导致国家人才凋零。国力荒废。蒙古俺答汗也趁着这个机会,攻击明朝的边境。
朱厚熜执政的第29年,蒙古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后人称为““庚戌之变”。东南沿海也被倭寇入侵。倭寇就是日本人。
朱厚熜在执政的第45年去世了,那年他六十岁。
十二:明穆宗朱载垕朱载垕可以用十六个字概括,分别是:少年裕王、成为储君、施行新政、死于女色。
原本朱载垕不是太子的人选,所以册封他为裕王。而朱载壡是太子。但好巧不巧,太子挂了。所以朱载垕这个第二顺位继承人,成为了太子。
他在成为太子之前,当了13年的裕王。可以说养尊处优惯了。太子是皇帝的继承人,每天有很多的任务要完成,但当亲王就不同了,自己上劲的,可以学习各种技能,辅佐新君。不上劲,只要不造反,就可以混吃等死一辈子。
朱载垕当裕王的时候,每天的任务就是吃喝玩乐。四处闲逛。所以他对社会生活非常了解。这也为他当太子励志改革打下了基础。
朱载垕当上太子后,一直努力奋斗,直至登上皇帝宝座。他开始当皇帝的时候,开始改革。
迅速纠正了前朝的政策弊病。朱厚熜最后几年,道教兴盛。整个国家都是炼丹修仙,追求长生不老的。
朱载垕继位后,迅速打压道教。让他们回到原本的途径中。他还改革税法,免除百姓一年半的土地税等等。反正对百姓非常友好。
这是对内,对外他使用高拱、张居正的建议,和蒙古人议和。
朱载垕继位一段时间后,他和其他皇帝一样,开始沉迷于美色。最后因为使用春药,死在女人的肚皮上了。
可以说,他是真正死在温柔乡里的男人。
十三:明神宗朱翊钧朱翊钧十岁登基,在位48年,年号万历。他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朱翊钧5岁的时候才有名字,在此之前,他的过着躲躲藏藏的日子。主要是因为朱厚熜不喜欢这个皇孙。
但当朱厚熜这个爷爷去世后。朱载垕这个父亲继位,他立马给朱翊钧起了名字,这年他都五岁了。但一年之后,朱翊钧就被确立为太子。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
朱翊钧10岁登基为皇帝。第二年,更改年号为万历。
朱翊钧继位的时候,很多人质疑,认为他一个10岁的小娃娃,怎么能管好大明江山呢?但他却执政48年,厉害了。
十四:明光宗朱常洛这个皇帝就是著名的“红丸皇帝”。所谓的红丸,其实就是大黄。大黄是一种泻药。
当年郑贵妃指使崔文升以掌御药房太监的身份向皇帝进“通利药”。朱常洛吃完药后,一天一夜内,连续去了三四十次厕所。最终因为脱水而死。
十五:明熹宗朱由校朱由校有个外号叫做“文盲皇帝”,也叫“木匠皇帝”。他重用魏忠贤。没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九千岁,太监头子。
朱由校在1625年5月份的时候,去水边游玩,结果掉进水里了。虽然没有直接淹死。但却落下病根,后来死于这个病根。他和第十任皇帝朱厚照死亡的原因相同。果然历史是相似的。
十六:明思宗朱由检朱由检就是崇祯皇帝,他继位后励精图治,可以说是一代明君。但大明江山已经被先辈们造害的不行了。
最终崇祯皇帝没有改变大明王朝的命运,他最后在北京煤山上上吊而死。至此结束了明朝276年的历史。
我是高石溪,对于明朝16位皇帝的故事你们怎么看呢?其实,这16位皇帝,就像人生的16种状态。如果你能学到精华,必然能够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文/高石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