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故宫有什么不一样?有三点,最后一点很多人都知道
文/三条石
说起中国最有名气的古建筑景点,故宫的排名肯定是很靠前的。虽然不乏有一些比较名气的其他建筑,比如:乔家大院,布达拉宫,各地的钟楼,鼓楼,寺庙等。但是他们跟故宫相提并论的话,都是小巫见大巫。
关于故宫的名气,笔者在这里就不具体介绍了。想知道的话,大家可以自行搜索。或者简单的思考一下:故宫是古代皇帝住的地方,其尊贵程度就可见一斑了吧?
而今天笔者要说的是关于故宫的另外一个话题,就是明清时期的区别。翻阅了一些古书籍,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后,发现明清故宫整体的建筑结构差别不大,但是存在一些细节的不同。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大致总结出了三点原因。
一个是午门的区别,一个是三大殿的区别,最后一个是神武门的区别。
先说午门。
据史料记载:明朝时期的午门有6个大象。而清朝没有。这里就会有人发问了:为什么要在午门门口放置六个大象呢?难道是为了表示皇宫的666(厉害)?其实,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去过故宫的朋友都知道,宣武门那里有一条街叫做象来街。其实这条街就是当时明朝时期的驯象所。皇宫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和与众不同,特别驯养一些大象作为皇家依仗的重要对象。
相传,有一次下暴雨,宣武门的城门被水冲击,无法打开。最后就是请来了驯象所的大象把门给顶开的。当然放置的这6个大象也不是天天都在午门门口,他们也只是有重大事情发生的时候,才会出现,彰显国威!
关于午门,还有一处值得争议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午门还是否是明朝的午门?或许有人会脱口而出,600年了,怎么可能还是之前的样子?但是,有一次午门修缮的时候,专家发现了明朝时期所用到的彩绘。
不过,值得让人深思的是,明代的午门,面阔七间,加上两侧的窄廊才九间。而清朝的午门面阔九间,而且燕翅楼也比明朝多了不少。总的来说,就是翻新了之后,规模扩大了。
这样伤筋动骨的大工程,如果还保留着明朝的彩绘,这实在有点不可思议。
然后,就是三大殿的区别了。
简单的说,三大殿的区别一张图片就可以看出来。如下图。
但是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问题,我觉得还是需要说一下的。首先,名称变了。大家所熟知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也是清朝时期的叫法。但是明朝的时候,可不是这样叫的。
明朝分别是奉先殿,华盖殿和谨身殿。另外明朝的三大殿比清朝要大的多。最重要的是华盖殿的形状不是中和殿那样方形的,而是圆形的。还有他们的作用也不一样。奉先殿是类似于太庙的建筑,而太和殿却是商量国家大事的地方。中和殿和华盖殿倒没有太多差别。保和殿和谨身殿都差不多,是皇帝和皇后睡觉的地方。
不过,看到这里,其实我还是有个疑问:这么宽的奉先殿,古人是怎么建筑起来的?想到故宫珍宝馆的一些雕琢精美的奇珍异宝,我突然有点释然了。
最后,神武门。
其实关于神武门的区别,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神武门,明朝的时候称为玄武门。为什么清朝不叫做玄武门呢?因为这中间有个忌讳。就是玄字和康熙皇帝的名字爱新觉罗.玄烨相冲,所以为了改掉这个忌讳,就把玄武门的名字改成了神武门。
其实明清故宫的区别不仅仅这三点,更多的细节,还需要我们大家去发现。如果您有更好的意见,欢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