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虽然地大物博、物产丰盈,但是包括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还是需要大量进口。而巧合的是,石油和天然气正好都是俄罗斯的“特产”。在中俄达成了“背靠背”的亲密合作关系之后,能源合作必然也是中俄两国经贸交往的重点。
在此次俄联邦总统普京顺利结束访华归国之后,俄罗斯最大的能源企业之一的俄气公司已经公开明确表示,该公司将会在2027年,通过新建的“远东管道”对华输送天然气,这也是该管道的建设时间节点被首次公布。
也就是说,俄罗斯方面已经下定了决心,准备在2027年帮我国解决能源进口这个后顾之忧,这确实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大好事啊。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读“2027年”这个时间节点呢,笔者认为,之所以中俄双方会敲定2027年,是出于多个层面的考虑的。
从俄罗斯的角度上看,如今的俄罗斯虽然客观上确实急于通过扩大能源出口来提振经济,因此也恨不得明年就开始对华供气。但是,毕竟管道的建设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此前中俄双方建设的“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就耗时两年多才完成,而此次这个新的管道之所以表示要2027年完成,显然是俄罗斯方面为自己的建设争取了一定的时间余地。
另外,俄罗斯公开“表决心”显然也是为了拉住中国这个庞大的能源消费市场。要知道,天然气可并不是只有俄罗斯一家才有。即便是在陆上合作,中方也有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在内的可选项,俄罗斯并非是我们能源合作的唯一选择。俄罗斯方面此次公开明确时间点,也是为了对华展示态度,用“表决心”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合作诚意。
当然,2027年这个时间点,对我们而言也有一定的意义。由于国际上环保主义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作为全球大国、负责任的大国,当然也要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中方一早就做出了2030年之前完成“碳达峰”的重要承诺。因此,在2030年之前,清洁能源必然会在我国的能源使用比例之中占据大头,因此,结合我方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俄罗斯方面提出2027年这个时间节点,也是非常合理的。
不过,除了环保之外,我国出于别的考虑,也无疑是希望尽快能够扩大对俄能源合作,以保障“能源”不再成为我国的“后顾之忧”。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国目前进口石油、天然气还是有很大一部分要通过海路,马六甲海峡就是我国能源进口的最大海上通道之一。而大家知道,美军早就已经进驻了新加坡。并且美军在马六甲附近的澳大利亚等地也有驻兵,甚至印度也在马六甲海峡西侧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有大量的军事存条,这无疑就为进口增加了许多潜在隐患。
好在目前中俄双方在眼下这个历史时间点,都有意大力推动中俄能源合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能源安全一定能够得到彻底的保障,能源也不再会成为我国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