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安“村晚”场景之一 秦毅 摄
推开大红门,秧歌来迎客,进村看“村晚”,乐游上王村……1月17日下午,一场集锣鼓秧歌民俗表演、美食品鉴、特色市集、写春联送“福”字等于一体的乡村新春文化盛宴,以“村晚”与“村游”相结合的形式,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滦镇街道上王村精彩呈现。
位于秦岭清华山下的上王村,凭借毗邻秦岭野生动物园、翠微宫等景点的区位优势,是西安最早开办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的村落之一,其特色实惠的农家宴一直是该村的拳头产品。
当天中午记者赶到时,村里已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长达百余米的长桌宴即将开席,工作人员忙着摆放碗筷;各色长安好物及剪纸、拓印、吹糖人等非遗技艺展示,摆摊设点……
秧歌队里的“媒婆”最惹眼。“媒婆”的扮演者“长安喜哥”告诉记者,这次参与演出的锣鼓秧歌队员多达200余人,集合了周边村镇七八支队伍的主力。“扭起秧歌迎新春,喜气洋洋每一天。”“长安喜哥”说,要与大伙一直“扭”到元宵节。
当天下午两点半,红色的“村门”被推开,扑面而来的是迎接“回村家人”的喧天锣鼓、喜庆秧歌。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文化馆协会主办,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西安市长安区委、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政府、陕西省文化馆共同承办的“山水长安 唐诗故里”全国冬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正式开启。
市民、游客边走边瞧、边看边品,穿梭于各个展示区域。本次“村晚”引入行进式、沉浸式体验模式,“村晚”文艺节目的呈现,与锣鼓秧歌表演、“长安有戏”文化惠民演出,以及长安农家乐美食品鉴、长安好物展、迎新春窗花展等的融合,全方位呈现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美食长桌宴区域,丰盛的年夜饭“列队”接受品尝。上王村的众多农家乐经营者也端出锅气浓郁的臊子面、麻辣鱼、葫芦鸡、冻冻肉等,请市民、游客在唇齿留香间感受烟火长安的温度。“上‘村晚’,品年夜饭,吃的是团圆幸福,品的是年味儿记忆。”市民孙宁说,“以前是看‘村晚’,现在是游‘村晚’,这样的活动太有特色啦!”
除美食外,“村晚+”端上的还有“文化游园会”。市民、游客驻足于书画艺术家的桌案前,领取饱含新春祝福的春联和“福”字;观赏并选购长安好物,感悟长安区的民俗风情和传统工艺;迎新春窗花展不但展出了30余幅窗花作品,而且备足了剪纸工具和材料,让体验者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家。
当天的上王村,张灯结彩,处处都是舞台。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人流,在两只舞狮的引导下,乐享“村游”之旅。除戏曲碗碗腔《桃园借水》在大戏台处、相声《欢迎来长安》在农家乐小院里恭候队伍外,街舞《醒狮闹春》、杂技《汉唐百戏》、魔术《华山戏法》、音乐《长安圆舞曲》以及歌曲《常来长安》等节目均沿街摆摊设点,共同勾勒出一幅流动的新春文化盛景。
“此次‘村晚’在呈现方式上坚持农趣农味,以‘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为基调,通过舞蹈、歌曲、戏曲、小品、器乐、非遗展演等节目形式,抒写乡村发展故事、展望乡村振兴图景、演绎群众身边日常、唱出百姓幸福心声。”作为本次活动的组织实施方之一,西安市群众艺术馆馆长白利群说。
“在‘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之际,我们借助‘村晚+’这一农文旅融合平台,为广大群众献上独具特色的文旅大餐,营造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浓烈氛围。”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办“村晚”、看“村晚”是如今的新年俗,也是推进乡村旅游的特色载体。西安将把“村晚”作为繁荣群文建设的有力抓手,进一步加强农文旅融合发展,努力把新时代乡村振兴之歌越唱越响亮。
责编:武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