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到底做对了什么?

保里有戏 2025-03-16 03:34:08

一、国运这碗饭,得端着吃

最近巴菲特亏钱的事被炒得火热,今天咱们不凑这个热闹,毕竟亏钱这事谁都会,但能像他一样赚足半个世纪的才是真本事。

先说个冷知识:巴菲特出生的1930年,道琼斯指数跌到40点,现在是多少?3万多点。90年700多倍,这就是他脚下踩着的“国运”。

这事就跟19世纪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一样,人家专门帮英国政府卖战争国债。鸦片战争、抢南非金矿、买苏伊士运河,哪次不是先发国债再动手?罗家就靠着当“国债二道贩子”,一边赚差价一边吃利息,硬是在大英帝国最横的年代混成了手眼通天的主。

再看摩根家族,当年英国土豪们捧着两百年攒的家底往美国砸,总得有人当中介。摩根家族雁过拔毛,倒腾铁路、钢铁这些新兴产业,最后自己反倒成了美国首富。

所以说啊,人再牛也得骑在时代的马背上。中国过去三十年房价涨了20倍,上海弄堂里的老破小能换大平层,巴西贫民窟的铁皮房还是铁皮房——不是住在铁皮房里的人不努力,是没赶上自家国运的顺风车。

二、玩钱这事,得会借力

早年的巴菲特可不是什么“价值投资大师”。25岁成立私募基金,拿着亲戚朋友的钱加杠杆炒股,专挑股价比公司账上现金还便宜的“烟蒂股”。这操作跟现在A股散户找“破净股”一个路数,只不过人家玩得更狠——榨干最后一滴油水再转手。

漂亮仗打得多了,名号自然就响。等全美国的土豪们排着队求他管钱的时候,游戏规则突然就变了——以前是自己掏钱玩,现在是拿着别人的钱上桌。巴菲特转头就盯上了保险公司。这行当简直就是天然提款机——保费收进来先不急着赔,掐指一算平均要过7年才需要支付理赔款。拿着这笔巨额资金,转身就去抄底打折的优质资产。

巴菲特现在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就是个保险公司,严格来说,是“再保险公司”,也就是给保险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司。这类公司都是巨有钱,去年光保费池子就攒了1690亿美金,比谷歌苹果这些科技巨头账上的现金还多。

普通人想学这招,可以参考香港的储蓄分红险。每年交的保费就像迷你版“浮存金”,专业团队拿去全球配置资产。二十年复利滚下来,比自己天天盯盘瞎操作强得多——毕竟不是谁都有巴菲特的脑子和运气。(若需了解用保险锁定家庭资产的具体方案,可私信笔者Stella_HK888交流)‍

三、跟市场反着来,才能吃上肉

老爷子最狠的操作,往往是市场哭爹喊娘的时候:

1973年石油危机:别人吓得抛售报业股,他低价吞下《华盛顿邮报》,二十年后赚回40倍;

1987年股灾:美股一天跌没22%,他反手重仓可口可乐,十年翻了18倍;

2020年疫情:揣着1470亿美元死活不撒手,等到2022年加息潮才抄底石油股。

但人家也不是神仙。2023年割肉航空股亏了500亿,粉丝当场分裂成两派:一派说“老巴糊涂了”,一派说“大师这是在下一盘大棋”。其实老爷子早就说过大实话:“如果你不想持有十年,那十分钟都别碰。”

四、活到老学到老,才是真本事

去巴菲特办公室参观过的人都说,这地方不像金融大鳄的老巢,倒像二手书店——没有K线图,只有堆到天花板的财报和《华尔街日报》。这老头90岁了还保持恐怖习惯:

每天读500页材料,员工背地叫他“人形书柜”;

84岁学做PPT,理由是“画图比写字清楚”;

去年研究光伏技术,砸百亿押注新能源。

反观咱们,30岁后脑子就锈死了:抖音刷到上头,把阴谋论当人生指南,用“庄家洗盘”解释所有股价波动。

钱这东西最现实——专往认知高的口袋里钻。你在酒桌上吹嘘K线战法时,老头正戴着老花镜对比亚迪的电池专利较劲呢。

五、普通人能抄的作业

和时间做朋友:每月拿闲钱定投指数基金,比天天盯盘强十倍;

留足过冬粮:家里备好3-5年生活费,危机来了才有底气捡便宜;

给人生托个底:拿年收入10%配香港重疾险(保额高还能扛通胀),再买点年金险(退休后每月自动到账),防着意外把家底砸穿。

结语:找对坡道,剩下的交给时间

巴菲特这辈子的成功公式,拆开了看就是:美国国运×极致理性×永不毕业的学习。

咱们复制不了美股黄金年代,但能学他的活法:在别人恐慌时冷静,在狂热时清醒,用二十年如一日的耐心,等一场属于自己的东风。

就像他常说的:“人生就像滚雪球,关键要找到湿雪和长坡。” 湿雪会化,长坡难寻——与其满世界找坡,不如先把自己修炼成一块越滚越实的雪球。

注:文中案例及数据引自巴菲特历年股东信、伯克希尔财报及公开市场信息。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