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还在上小学的成丽,早饭只有一个煮熟的土豆,她经常在上学的路上边吃边走。中午回到家,她把早上剩下的几颗土豆剥皮,加上前一晚的剩菜,放到锅里和米饭一起蒸。爸妈心疼女儿,把寥寥的几片肉都给了她。土豆饭混合着菜汤,全家也吃得香。那时,她也没觉得天天这样吃有什么不好。
十年后的2023年,已经成为医学专业大二学生的成丽,以支教志愿者的身份来到山西的一所乡村小学。她发现,这里孩子们的饮食比她小时候要好了很多:食物不再紧缺、种类更加丰富、家家都能吃上肉蛋奶。可另一方面,她也发现这里有不少孩子超重,而在食物上拥有更多选择的他们,却更偏爱零食。
吃饱就够营养了吗?怎么吃更科学?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又需要哪些成长的力量?这些问题对于偏远乡村的人来说,似乎仍比较模糊。
从吃饱到吃好,营养持续改善,问题依然存在
2014年,一篇关于走访云南小学的帖子中记录了某小学学生的吃饭问题:一日三餐,只吃土豆,严重营养不良;农户家里有鸡蛋,但大概率是要拿去卖的,而不是留给孩子吃……
十多年以来,国家和社会对乡村儿童的健康问题高度重视,推进了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的推进和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我国儿童营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然而,成绩的背后也显现出了一些隐忧。2017年中国6-17岁儿童青少年的生长迟缓率为1.7%,消瘦率为8.7%,贫血率为6.1%,超重率为11.1%。
《中国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指导指南(202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显示,我国6-17岁儿童少年总体的膳食质量有所改善,但蔬菜、水果、蛋类、奶类及奶制品、大豆及豆制品摄入不足,烹调的油盐摄入量高于膳食指南推荐。
成丽在做志愿者时就观察到,很多孩子手里不缺零花钱,但他们喜欢买“高油、高糖、高盐”的零食。而家长们的普遍观点是:“没那么多时间管那么细,饿不着就行了”。可见,营养均衡,摄入热量等对他们来说,还是不太了解的。
在营养支教的一堂课后,志愿者林庆璇问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我们每天要吃多少种食物了吗?”有学生抢答:“12种!”林庆璇又问:“那大家今天吃够了吗?”学生们一阵嘻嘻哈哈地笑,一个女生举手说:“老师这太难了。”
林庆璇后来总结说:“孩子们缺的不是食物,而是意识。”
先有强意识,才能养成好习惯。
但受限于乡村地区的现实条件,营养健康课长期缺位,师资也相对薄弱,无论父母还是儿童,可能还不了解营养知识,不知道怎样培养健康饮食习惯。或许,让科学营养知识走进乡村,才是解决乡村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问题的关键。
而在这一方面,除了国家高度重视之外,社会各界也在积极响应。早在2013年,汤臣倍健就联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希望工程汤臣倍健营养支教计划”,希望通过希望小学营养教师培养、学生营养知识课堂和营养品捐赠等方式,可持续地帮助改善孩子们的营养健康。
十年支教,播种“科学营养意识”
国家注册营养师邹文,已经连续5年作为汤臣倍健营养支教计划的志愿者深入乡村学校,他说:“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孩子培养科学的营养意识,在他们的心里种下一颗科学营养的种子,这对他们当下和日后的成长都非常重要。”
在帮助乡村儿童改善营养不良状况方面,汤臣倍健营养支教通过培养乡村教师、开设趣味营养知识课堂、开展夏令营、深入乡村家访和饮食调查等多元方式,踏实有效地去推进,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
启发孩子的好奇心,顺势引导其健康成长,这是汤臣倍健在落实支教计划时一贯坚持的原则。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融入一日三餐和互动游戏、课堂实验等,让孩子明白营养是什么,怎样才是吃得健康。
邹文表示:“我们会通过趣味教学,让孩子们乐在其中,有时候也根据不同地区的孩子的饮食文化习惯不同而制定课程。”
比如在一次揭露食品秘密的营养课上,邹文就和他的志愿者同伴给孩子们现场变“魔法”:水加上香精、着色剂、增稠剂,摇身一变,变成了一杯杯色彩艳丽、味道香甜的“饮料”……孩子们第一次知道了这些饮料其实没有什么营养。营养支教正是通过这样一堂堂丰富有趣的课,帮助乡村的孩子们在“喜欢吃”和“应该吃”之间做出健康的选择。
此外,营养支教的老师们,还会结合绘画、音乐、游戏等载体来上营养课。下课后这些老师们还会结合家访走近孩子的日常,从家长层面去引导更营养均衡的饮食方式。
大学生志愿者陈晨回忆道,“一位三年级的小朋友告诉我,他回到家把新学会的‘营养歌’唱给爷爷奶奶听,还说自己现在吃饭不挑食了,要多吃青菜多吃肉,还要喝牛奶,身体才能长高。”
除了走进乡村,汤臣倍健营养支教更是创新模式带着孩子和老师走出大山,接受不一样环境下的“营养熏陶”。
2019年暑假,来自广西、湖北和广东三省的150余名师生来到广东珠海,参加了为期三天的“营养探索夏令营”。来自学生营养健康教育领域的专家为50名青年教师带来了学生营养健康教育的培训,一起深入探讨了小学生营养教育模式及实践现状。现场的一位老师回忆说,把营养课堂搬进营养探索馆,结合趣味互动与实操动手性学习,夏令营让学生亲自探索、主动发现,能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营养知识,并在日常饮食行为中真正做到自我约束。
从“一粒粟”到“万颗子” ,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营养支教项目也在不断壮大。
除了培养乡村营养老师,2020年起汤臣倍健营养支教还携手“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组织全国大学生深入乡村,开展儿童营养课堂和饮食行为社会调查,呼吁公众关注乡村儿童营养健康。
目前,已有超过 700 多名志愿者参与到汤臣倍健营养支教中来。过程中,培养了460名营养教师,覆盖了170多所小学,项目的持续推进,更惠及了超过 12 万名小学生,影响人数逾300 万人。10年间,营养支教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如:四川雅安、安徽金寨、内蒙古多伦、山东栖霞、新疆莎车、广东南雄、贵州桐梓……
在2023营养支教10周年之际,汤臣倍健还携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共同发起公益互动挑战,鼓励更多网友成为营养支教爱心大使,让乡村儿童营养问题引起更多关注。此外,汤臣倍健还将通过青基会,为乡村学校捐赠价值100多万元的礼物。
步履不停,科学营养让改变持续发生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海克曼曾提到:“人力资本的质量是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如果到了成年后才试图补救儿童早期发展阶段的问题,不仅效果不如早期干预显著,而且成本更高。”可见,儿童的营养健康不仅仅深刻影响着个人,更关乎国家和社会未来。
而营养健康的可持续公益,润物无声,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作为膳食营养补充剂龙头企业,十年营养支教,只是汤臣倍健积极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部分。近十年来,汤臣倍健还通过与各大公益组织、机构等联合,持续践行着公益。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计划、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更多中国儿童的健康营养状况在这一项项公益事业中得以改善,而科学营养知识和理念也在汤臣倍健的持续努力中得以传播。
老子曾经用“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来说明惠及他人,自己也更为充足;给予他人,自己反而更加丰富的道理。而汤臣倍健也一直秉持这样的公益理念,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不仅承载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任,更需在发展中依托自身优势反哺社会发展。作为一家勇担责任的企业,汤臣倍健表示,“我们的能力或许有限,但我们的心愿永不会放下,未来还将积极发挥专业能力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国民健康。”(本文中成丽、林庆璇、陈晨、邹文均为化名)
来源: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