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当创投圈大佬朱啸虎公开唱衰人形机器人赛道,直言"看不到商业路径"并紧急撤退时,这场关于未来科技的争论彻底被点燃。创业者们用产品视频、融资数据和朋友圈小作文上演硬核反击,一场关于"泡沫还是未来"的行业大讨论就此展开。
正文:
朱啸虎的"撤退宣言"像颗深水炸弹,在创投圈掀起巨浪。这位曾投出滴滴、饿了么的明星投资人直言:"现在人形机器人除了翻跟头,还剩下什么?央企展示、高校研究都不是真需求!"他透露已从多个具身智能项目撤资,更调侃宇树科技这类头部企业"只能靠科创板上市找接盘侠"。
这番言论瞬间点燃创业者们的斗志。被点名的星海图连夜发布澄清公告,创始人高继扬在朋友圈隔空喊话:"我们已看清未来路径,时间会证明一切。"这家成立仅两年的公司刚完成蚂蚁领投的3亿融资,一年内四轮融资近1亿美元的战绩,似乎是最好的反击武器。
更硬核的回击来自松延动力。这家初创公司直接甩出人形机器人跑步视频,配文"无惧杂音"并打上#朱啸虎话题标签。创始人姜哲源引用李白诗句"轻舟已过万重山"暗讽,评论区瞬间涌入大批业内人士点赞。众擎机器人赵同阳则火力全开:"质问人形机器人现在有什么用,就像嘲笑婴儿不会赚钱!"
在这场论战中,投资圈也罕见分裂。有VC坦言当前估值泡沫严重:"现在进场就像进赌场摇骰子,两年内至少淘汰一半公司。"但经纬创投张颖力挺赛道:"泡沫很正常,时间会沉淀出伟大公司。"清华大学张亚勤院士给出5-10年的技术成熟期预判,北航王田苗教授则建议辩证看待:"双足机器人效能未必最优,工业场景或是突破口。"
值得玩味的是,创业者们早已备好"成本屠刀"。宇树科技抛出"机器人按斤卖"的大胆设想,星海图许华哲更描绘出诱人蓝图:"未来按摩机器人成本能从1万美元降到1万人民币,推拿费用从几百块变成电费钱。"这些充满想象力的商业画布,与投资人要求的"当下造血能力"形成鲜明对冲。
结语:当实验室里的机器人还在蹒跚学步,资本市场已上演冰与火之歌。这场关于泡沫与未来的争论,或许正如某位投资人所说:"骰子还在空中旋转,没人知道最终点数。"但可以确定的是,在技术奇点降临前,这样的交锋还会继续——毕竟,每个颠覆时代的产物,都曾在质疑声中野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