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寒宫根系消毒,高原病虫防治,半年养护要点
在养殖的世界里,有各种各样的挑战等待着养殖者。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广寒宫这种植物在养殖过程中的养护要点,特别是根系消毒、高原病虫防治以及半年的养护等重要内容。
先来说说广寒宫,这可不是大家所熟知的那个神话里的广寒宫,而是一种多肉植物。它的叶片肥厚,呈倒卵形,紧凑地簇生于茎顶,颜色淡绿,表面有一层淡淡的白粉,给人一种非常清新雅致的感觉。在多肉植物爱好者的圈子里,广寒宫可是很受欢迎的。不过,它可不像有些多肉那么好养,特别是它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比较苛刻。
就拿种植场景来说吧,无论是家养还是在小型的养殖场、农场里种植,广寒宫都会面临一些问题。南方的朋友可能会说,在南方的湿热环境下,广寒宫很容易因为积水而烂根。就像我有一个朋友在广东,他在家里养了几盆广寒宫。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都很好,可是到了夏天,广东的雨水特别多,室内虽然避开了直接的日晒雨淋,但是空气湿度太大。他发现广寒宫的叶子开始发黄,有些叶片还被真菌侵染了。后来他才知道,这是因为南方的湿热空气让广寒宫周围的土壤一直处于潮湿状态,而它的根系又比较脆弱,不适应这种长时间的积水环境。
在北方的干冷环境里,也有麻烦事儿。北方有位网友分享他的经历,他说他在北京的阳台种了广寒宫。冬天的时候,他怕广寒宫受冻,就把它放在了一个相对封闭的角落里,想着可以保暖。结果春天一来,他发现广寒宫有很多叶片都干瘪了,根系也不像以前那么健康了。这就是因为北方的冬天很干冷,他在养护的时候没有给广寒宫适当的水分,导致它在低温干旱的环境下受到了伤害。
咱们再来谈谈广寒宫根系消毒的问题。根系对于广寒宫来说就像是人的血管一样重要,如果根系不健康,整个植株都会受到影响。在选择土壤的时候,就一定要选择疏松透气、排水性好的土壤。但是,就算是再好的土壤,也可能会有病菌或者虫卵。所以,在给广寒宫换盆或者移栽的时候,一定要对根系进行消毒。比如说,可以用多菌灵溶液来浸泡根系。一般来说,把广寒宫脱盆后,轻轻抖掉根部的旧土,然后放在多菌灵溶液中浸泡大概3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浸泡完之后,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再重新栽种到新的土壤里。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杀死根系上的病菌,降低黑腐病等根部疾病的发生概率。
说到高原病虫防治,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因为广寒宫在一些高原地区也能生长,而高原地区的环境和病虫害情况都比较特殊。比如说,在一些云南的高原地区,气候多变,有干季和雨季。广寒宫在这样的地方容易受到红蜘蛛的侵害。红蜘蛛这种害虫虽然很小,但是危害可不小。它会吸食广寒宫叶片的汁液,让叶片出现黄斑,严重的还会让叶片枯黄脱落。对于红蜘蛛的防治,可以用清水经常擦拭叶片,这样可以减少红蜘蛛的数量。如果红蜘蛛已经比较严重了,可以使用专门的杀螨剂进行防治。不过在使用杀螨剂的时候,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稀释,而且不能在温度太高的时候使用,避免对广寒宫造成药害。
在半年的养护过程中,每个月都有不同的重点。1 - 2月的时候,如果是在比较寒冷的地区,一定要把广寒宫放在室内比较温暖的地方,温度最好能保持在0℃以上。这个时候广寒宫是休眠期,浇水和施肥都要减少,大概每个月浇一次水就可以,施肥就不用了。3 - 4月,随着气温的回升,广寒宫开始重新生长。这个时候可以适当增加浇水的频率,大概每10 - 15天浇一次水,同时可以施一次稀薄的液肥,比如稀释后的饼肥水。在施肥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让肥液溅到叶片上,以免烧伤叶片。
5 - 6月是广寒宫的生长旺季,这个时候它的叶片会长得非常快。要给它充足的光照,但是要避免中午的烈日直射,可以把它放在朝东或者朝西的阳台上。浇水频率可以增加到每周2 - 3次,施肥的话可以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稀薄的复合肥。不过,在这个时期也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除了前面提到的红蜘蛛,还可能会有蚜虫的危害。蚜虫会聚集在广寒宫的嫩梢或者嫩叶上吸食汁液,一旦发现蚜虫,可以用牙签或者棉签蘸取酒精,把蚜虫一个个挑掉,如果蚜虫比较多的话,可以使用吡虫啉进行防治。
7 - 8月,天气炎热,在南方地区,要及时给广寒宫降温。可以把广寒宫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中午的高温暴晒。这个时候如果浇水太多,容易导致根部积水烂根。可以适当控制浇水的量,大概每1 - 2周浇一次水。在北方地区,虽然天气比较炎热,但是晚上会比较凉爽。可以把广寒宫放在室外,晚上浇水,白天稍微遮一下阴。施肥的话,这个时期要减少,大概每2 - 3周施一次很稀薄的液肥就可以了。
9 - 10月,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广寒宫又进入了生长的好时期。这个时候可以把广寒宫放在室外全日照的环境下,让它充分享受阳光。浇水频率可以增加到每周2 - 3次,施肥可以施一些磷钾肥,比如磷酸二氢钾溶液,这样可以促进广寒宫的花芽分化。在东北地区,这个时候早晚温差比较大,要特别注意广寒宫的保暖,晚上可以给它套上一个塑料袋,但是白天要记得把袋子解开通风。
11 - 12月,如果是南方比较温暖的地区,广寒宫还可以继续生长。但是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广寒宫已经进入休眠期了。这个时候要把广寒宫移到室内温暖的地方,控制浇水,大概每个月浇一次水就可以了,施肥也不用施了。
在养护广寒宫的时候,和不同品种的多肉植物做对比也有意思。比如说景天科的胧月,胧月的适应能力就比广寒宫强一些。胧月在比较粗放的环境下都能生长得很好,对水分和肥料的要求没有广寒宫那么严格。还有姬胧月,姬胧月也比较耐旱,而且它的颜色在阳光充足的时候会变得更加鲜艳,和广寒宫那种淡雅的色调很不一样。另外,熊童子在夏季高温的时候如果养护不当也会出现叶片掉光的半休眠状态,和广寒宫在高温下的养护要点有些相似之处,但是熊童子的根系相对来说更耐一些潮湿的环境。
在养殖广寒宫的过程中,我们也能从身边的养殖者那里学到很多经验。就像我之前说的那位北京的朋友,经过一次失败的养护之后,他现在把广寒宫养得很好。他给我分享了一个小窍门,就是他会在广寒宫的花盆底部铺上一层陶粒,这样可以更好地排水透气。他说以前他不知道这个方法,广寒宫的根部总是积水,现在铺了陶粒之后,问题就改善了很多。
而且,在不同的地域种植广寒宫,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进行调整。比如在海南,气候炎热潮湿,种植广寒宫就要特别注意通风和防晒。可以把广寒宫放在一个架子上,让它离开地面,这样可以增加空气的流通。而在新疆的干旱地区,就要注意给广寒宫补充足够的水分,虽然它的根系不耐积水,但是在干旱的环境下,适当的浇水是很必要的。
半年的养护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定期对广寒宫进行检查。看看它的叶片有没有发黄、有没有病虫害,土壤有没有板结等问题。如果发现土壤板结了,就要及时换土,以免影响广寒宫的生长。
现在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你们养护广寒宫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那种特别棘手的问题,是你们通过自己不断的摸索才找到解决办法的呢?希望大家都能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这样我们就能一起在广寒宫的养护道路上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