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班横店,揭开顶配历史剧《太平年》的神秘面纱

影视独舌 2024-10-28 12:38:25

“近年来,历史剧的创作在市场中处于低谷。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年》的开机,是一件中国影视界和历史剧创作者值得为之鼓舞和兴奋的事情。”

“我希望参与这部剧的所有工作人员,应该有这样一种认知:我们不是在做一部剧,我们是在为中国电视剧创作的一个主流题材,鼓劲呐喊。”

在昨天于横店举行的《太平年》开机发布会上,中广联副会长李京盛如此说道。

单从历史剧的发展角度而言,这样的感慨并不会让人意外。

自1986年播出的《努尔哈赤》开始,到《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抵达艺术顶峰,历史剧一直是国产剧王冠上的明珠,是最能体现中国电视剧创作实力的题材,是我们放在世界范围内也毫不逊色的类型,拥有时至今日依然被观众念念不忘的诸多经典。

然而,过去十年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历史剧逐渐走弱,反倒是古装剧一路高歌猛进,它们乘着大IP的东风,强势切割市场,成为最具商业价值的一大类型。

但正所谓水满则溢,种种迹象表明,古装剧的发展正在遭遇困境。行业调整减少了资金支撑,内容同质让观众审美疲劳,道具不符合历史引发舆情危机等。

而历史剧则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

这些习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的重要论述,无疑为历史剧的创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另一方面,自2023年以来,重大历史题材不鸣则已,一鸣多响。多部重磅剧目相继备案或开机,形成了这一题材多年以来少有之盛况。

而在这股正在向观众刮来的历史剧旋风中,《太平年》又是较为特殊的一部。

首先是题材。知乎上有一个提问:“为什么没有人投资拍摄五代十国的电视剧?”从观众的印象和认知中即能反映出这一题材的冷门程度。

其次是主题。如何在一段黑暗的历史中找到既有历史性,又具有当下性,同时还符合当下年轻观众价值观和审美喜好的表达,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而《太平年》的主创不仅要攻克这一难题,还借此突破了历史剧原有的创作惯性。

我们称之为:新历史剧。

《影视独舌》本次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探班,在与《太平年》的总出品人赵依芳、出品人傅斌星、制片人王燕、编剧董哲、导演杨磊等主创深入对谈的过程中,他们一步步揭开了这部新历史剧的神秘面纱。

剧作三步走

《太平年》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五代十国时期,天下四分五裂,百姓苦于战火和流离。钱弘俶(白宇 饰)、赵匡胤(朱亚文 饰)、郭荣(俞灏明 饰)三位热血青年相识于乱世,在实力悬殊的攻防守城中并肩作战,在叛臣当道的朝堂上同仇敌忾,共同经历了战火国殇、生死离散,三位青年在心中逐渐种下了渴望和平的种子,也担负起了各自的使命。

毫无疑问,单从故事简介来看,这是一段观众喜闻乐见的英雄成长史,也是一部跨度巨大的历史史诗。

但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地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实际上无法体现《太平年》的“新”。

董哲创作历史剧有三个必经之路:第一,建立表达;第二,人物塑造。第三,结构故事。

“在创作中,表达是度量衡,人物是尺子,故事是由人物这把尺子量出来的,而人物这把尺子上的刻度是由表达这个度量衡来决定的。”

《太平年》的表达,首先是一种历史事实。天下大乱,诸侯割据,城头变幻大王旗,人人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董哲表示,“五代十国时期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阶级性几乎被抹杀。在这样一个时代生态下,没有人可以例外,上至天子宰相,下至庶民百姓,谁都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儿。”

这种极端的生态在史书上只是个例,在历史剧中更是难寻。

在此基础上,董哲开始尝试去体会时人的心态。他发现,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下,在最混乱的中原地区,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不期盼太平的,哪怕有人是天生坏种,习惯了刀口舔血的生活,他也会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是稳定的。

而在相对和平的吴越国这边,也出现了一种似乎不该存在于封建社会时期的统治者心态:既不强调雄霸天下,也不鼓励国王压榨百姓及时行乐。

彼时吴越国国王钱镠给子孙留下的家训中写道:“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

意思是,利益如果只得在自己身上,不要谋取,如果得在天下百姓身上,一定要谋取。利益得在一时固然要获得,利在千秋更要争取。这段话实际上点出了吴越国“纳土归宋”的内在逻辑。

董哲在史料中寻觅到的这两种表达,不仅与《太平年》中“纳土归宋”的主要故事形成了有机统一,亦符合当下观众的价值观和审美追求。

而在人物塑造上,董哲认为,历史剧创作应忠实于历史逻辑与历史生态,在此基础上再把镜头对准真实的历史人物,同时结构出令人信服的故事。

正如故事简介中所说,“钱弘俶、赵匡胤、郭荣三位热血青年相识于乱世,在实力悬殊的攻防守城中并肩作战”,这段故事史无记载,但编剧对此进行了合理推论,完成主线叙事的同时,也没有推翻对历史人物的定论。

精彩的地方在于,董哲没有拿着历史事实执果寻因,简单地为这三位热血青年分脸谱,而是详细透过他们的成长历程,剖析每个人的性格成因,最终自然而然导向了真实的历史结局。

比如吴越国的国君钱弘俶,经历过血与火的历练,成长为一代豪杰,为何却没有走上与赵匡胤争霸的道路,剧中都有详细描述。

从这个角度而言,《太平年》不是说教,它既有五代十国时期的宏观视野,亦有彼时各阶层心态的细微捕捉,还有对主人公性格与选择的明晰洞察,最终全景式展现了一个国家从战乱走向和平,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来龙去脉。

这是它的历史性和厚重感。

制作“美如画”

陈赓大将有句名言:“枪声一响,再好的方案作废一半。”

文艺创作亦是如此,犹如捧水前行,跑冒滴漏越少,最终的效果越好。当然,临场发挥好了也能加分。

令人心安的是,华策集团为《太平年》找来了杨磊导演,以及他的黄金搭档陆贝珂。

几天前,杨磊导演凭借《三体》在金鹰奖上捧走了最佳电视剧导演奖的奖杯,让社交平台上传来一阵欢呼,这既是专业奖项对其执导能力的认可,也体现了观众对他的朴素情感。

《太平年》是杨磊执导的首部历史剧。在此之前,他拍过天马行空的奇幻剧、仙侠剧,导过荡气回肠的武侠剧,等到真正执起历史剧的导筒,他的感受如果用一个字总结,还得是那个“新”字。

以前拍架空剧,服饰道具经常东拼西凑,不甚讲究,而筹备《太平年》时,主创都进行了补课。

总局专门为这部剧的主创开办了一个学习班,找的都是对口的历史研究者,帮剧组对唐末宋初数十年的社会生活方式、服饰变迁和建筑形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梳理。

除此之外,主创团队还前往历史博物馆,详细考据当年的器物用具。

在此基础上,杨磊导演还拿出了自己的绝招:从图画中寻找时代感。

拍摄《三体》时,杨磊和陆贝珂就留下了“对着照片拍红岸”的美谈,他们找了几千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照片,然后拿着一张张照片向有生活经验的老同志询问过往,力求还原时代风貌。

到了《太平年》,他又发挥了聪明人下笨功夫的创作传统,只不过参考物从照片换成了壁画和画作。

“从朱温建立后梁开始,一直到宋朝建立,整个历史阶段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服装的样式和建筑物的形态经历了哪些变化,是从哪个时间点开始变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专家为我们的创作护航。简单来说,我们的工作流程是双保险,一是通过图文记载获取真实信息;二是不自作聪明,不自作主张,要让专家确认之后才会投入制作、使用。”

杨磊说,认真对待历史是主创们的共识。

听着庞杂,但这实际上只是筹备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据了解,《太平年》的美术团队在横店影视城搭建了占地6万平方米的拍摄景区。除横店外,剧组还到敦煌、象山以及浙江其他地区置景和取景。不辞辛劳,加增转场成本,只为最大程度地重现历史场景。

在古装剧的重头戏——造型方面,主创根据剧本梳理出了8000多套人物服装,包含士兵铠甲、官服、百姓服饰等,展现从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到宋朝五个时期的服装变化,杨磊形容“服装库房是一片海洋”。

如此大的体量,对制片组来说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制片人王燕告诉我们,在筹备期,道具组做的并不仅仅只是还原的工作,还要在此基础上做一些技术性调整,以适应拍摄的需要。

比如,《太平年》中,光盔甲一项,就分为不同的种类,如果严格按照历史记载的材料制作,最重的可达七八十斤,实际拍摄起来很难。因此,剧组尝试不同的材质,尤其在厚度等参数上精心打磨,最终呈现出了既有重量感,又有真实感的效果。

“现在的观众非常厉害,能够发现不易察觉的小细节,而我们就是要把工作做在前头,做出历史剧应有的质感,让观众具有沉浸式体验。”

陆贝珂表示《太平年》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场景,所有视觉符号都会最终遵从一个统一的视觉方向。

“把它们凝聚在一起,组建一个整体的中华文化统一体系,才能最终抵达‘太平’。这也是董哲老师剧本的核心表达。”

值得一说的还有演员的选择,《太平年》由白宇、周雨彤领衔主演,朱亚文特别主演,俞灏明、董勇、倪大红、保剑锋、郝平、尤勇智、吴昊宸等联袂主演。

杨磊认为,《太平年》的演员至少应该符合三个标准:

其一,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台词功底,能胜任半文半白的台词对白;

其二,年龄适合,符合角色设定;

其三,有尊重历史、尊重创作的态度和实际表现。

白宇看过剧本后,专程坐飞机到上海,与杨磊进行了三个多小时的长谈。确定出演之后,他用几个月的时间潜读剧本,揣摩角色。

开机发布会之前,白宇已经进组拍摄了一段时间,其中有场戏让杨磊印象特别深刻。

那场戏拍完后,杨磊认为白宇的情感可以再饱满一些,而白宇则详细解释了人物在这一阶段所处的状态,认为收一些更准确。

导演最终尊重了他的想法,“才开始拍,可他已经想好了每个阶段的状态,我就觉得这个角色成了。”

在发布会现场,朱亚文坦言初读剧本时便被它的磅礴气势所吸引,“当我扮上赵匡胤的这身行头走入片场,开始一个镜头一个镜头跟导演一起揣摩和分析的时候,我深感压力,压力越大动力越大。”

周雨彤是第一次出演重大历史剧,深感荣幸的同时也拿出了十二分的精力,发布会当天她一身戏服惊艳全场,并表示要“尽最大努力不负期待”。

另外,据导演介绍,董勇、倪大红、保剑锋、郝平、尤勇智等“戏骨”都将在《太平年》中,遵循“年龄感和气质”的真实,还原演绎重要历史人物。

合作立范本

《太平年》被寄予厚望。

它是华策集团创作的国内首部以吴越文化为主题的重大历史题材剧,被列为中宣部2024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支持项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浙江省委宣传部重点指导项目。

正如李京盛所言,《太平年》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其自身,对历史剧创作乃至整个剧集行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其中,与主管单位和协审单位的交流与合作不仅极具代表性,更能体现“新历史剧”的显著特点。

开机发布会上,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文化传播中心主任张永棣向外界阐述了历史研究院在历史剧创作中的职能,以及参与《太平年》创作的真切感受。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在历史剧创作中发挥着内容把控的功能。张永棣表示,历史剧不同于古装剧,创作的时候要举实有据,虚构有度,不能仅仅为了戏剧的丰富性,而偏离、曲解历史,甚至凭空捏造。

当然,历史剧是艺术品,不是历史事实的简单复制和拼贴,在尊重历史事实和精神的前提下,按照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通过虚构叙事,赋予历史事实必要的细节,再现鲜活的历史文物,从而吸引社会大众的注意。

张永棣认为,总局为《太平年》剧组举办的创作专题培训,用剧组的话来说,是一场学术浓度很高的浸泡,这一点对历史剧的创作非常重要。

如果说张永棣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了《太平年》的历史性,那么李京盛则在发言中强调了这部剧的当下性。

他认为,《太平年》具有深刻的历史启蒙意义。天下太平,国泰民安是中国人千百年来一直追求的社会和生活目标,当今社会依然如此。而《太平年》中所体现的历史启迪代表了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种信心和力量,这种力量在当今世界,具有鲜明的现实观照意义。

作为重大历史题材潮流中的排头兵,《太平年》如何在最大程度尊重史实的情况下讲出好故事,如何将历史性和当下性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在剧作、制作和主题上凸显新历史剧之新,都会对业界和创作者带来启发。

精作向经典

“要做历史剧的标杆,要向世界级水准看齐。”华策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赵依芳掷地有声。

赵依芳给剧组人员开会时,目光望向的不仅仅是核心主创,而是剧组各个岗位上的每一个成员,她希望每个人都能有一颗强者的心。

“这样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剧,如此大的投资规模,国内顶尖的创作团队,要做就做一部国内的标杆历史剧,同时向国际水准看齐,在海外赢得市场。这需要剧组的每一组镜头好好拍,演员们的每一个眼神都好好演,正片的每一个画面都好好设计。”

华策集团总裁傅斌星认为,举华策之力创作《太平年》,是一个难而正确的决定。

“但有些事就是这样,当我一遍又一遍地扪心自问时,每一次都会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我要做这个项目。当这种信念确立起来之后,不管是勇气也好,还是信心和能量也好,都会不断迸发出来。更何况,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一支有创造力、高标准的主创团队。”

某种程度上,《太平年》身上有着浓厚的华策基因和华策气质,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旅情怀,二是出海情结。

作为一部地域性较为鲜明的作品,《太平年》不仅是一部历史剧,更是一部“文化大片”,它试图通过剧集重现吴越历史,让彼时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再度被世人关注,让人们从剧集走向现实,体味浙江千年文脉的古韵今风。

以剧集促文旅,华策影视早在《去有风的地方》中就成功做到了。

再说出海。国产历史剧向来有闪耀海外领奖台的优良传统,比如《卧薪尝胆》就曾在2007年获第二届首尔国际电视节最佳长篇电视剧奖和最佳摄影奖。

作为国剧出海军团中的龙头企业,华策集团三十年深耕海外市场,近年来更深入研究受世界各国年轻人欢迎的话语方式,精准剪辑、传播、运营原创剧集,不断调整适配本地化的运营模式,对海外市场有一套独特的打法,有诸多斩奖,比如《锦绣南歌》曾在2021年斩获第49届国际艾美奖“最佳电视连续剧”的殊荣。

从这个角度而言,《太平年》不仅肩负着深度开发海外市场的重任,更要代表中国新历史剧,赢得世界范围内同行和观众的关注、认可,再铸中国历史剧荣光。

【文/许心强】

0 阅读:13

影视独舌

简介:此用户有点懒,还没有正式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