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人到晚年,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幸福呢?
有人说,每月领着固定的几千块钱养老金,不愁吃不愁喝是幸福;也有人说,身体健康,没有病痛,不用三天两头地跑医院是幸福;还有人说,有老伴陪在自己身边,每天嘘寒问暖,端茶倒水是幸福。
以上这些当然很重要,但我觉得,老年人最大的幸福一定是来自儿女们,只要儿女们能做到以下三点,那你就是一个幸福的老人!

第一点:儿女们从不抱怨原生家庭。
在我自己身边,我见过太多的儿女们,成家立业之后,总是把原生家庭时时挂在嘴上,埋怨自己的原生家庭不好,在他们小时候,父母是如何如何对待他们,所以导致他们现在生活得不如意。
我的邻居阿珍就是这种情况。
阿珍和我同龄,我们是从光屁股玩到大的,因为是邻居,所以小时候,我们玩耍的场地不是她家就是我家。
到了上学的年龄,我们又一起相跟着去上学,幸运的是,从幼儿园到初中,我们一直都在一个班级里。
我们出生在八十年代初,那个年代,每家的生活都过得很拮据,能吃饱穿暖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阿珍却是个比较虚荣的女孩子,每次看到班级里有同学穿漂亮的衣服,她就回去磨我婶婶(我称呼她妈妈为婶婶),让婶婶给她买。
在我的印象里,婶婶是个性格很温和的人,只要自己能办到的,都会尽量满足阿珍的需求,有一次,阿珍想要买的那件衣服实在太贵了,婶婶实在拿不出钱来,结果阿珍就在屋里嚎啕大哭,就地打滚。
这件事情给我的印象很深刻,然而,在之后的岁月里,每次提起这件事,阿珍都心有芥蒂,说父母当年亏待了她许多。
现在,阿珍已经过了“四十不惑”的年龄,生活过得很艰难,她和丈夫在同一个玩具厂打工,工资不高,前两年才按揭了一套七十多平米的房子,每月交完房贷后所剩无几。
每次说起自己的境况,阿珍都把原因归结到原生家庭,说自己的命苦,没生到一个有钱的人家,父母也帮不上自己什么忙。
还有,父母不会教育,导致自己学习不好,高考失利,没有考上一所大学,最后不得不辍学打工。
当然,婶婶听到阿珍说这些抱怨的话,心里也很委屈,经常以泪洗面,每次看到我回到老家,总会拉着我述说一通。
说她辛辛苦苦把阿珍抚养长大,阿珍却对她不理解,怨气深重,还说,她过得一点都不幸福,真想一走了之,远离这一切烦恼。

第二,儿女们不争风吃醋,不抱怨老人一碗水端不平。
现在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一般都有三四个子女,这些子女们成家后,因为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会抱怨父母偏三向四,一碗水端不平,从而导致家庭不和谐。
小区里的高大娘有三个子女,两儿一女,刚退休那段时间,高大娘本想着从此清静了,可以和老伴过一种闲云野鹤般的日子。
可是事与愿违,好日子还没开始呢,麻烦事就接二连三地找上门来了。
退休刚半年,大儿媳就生了二胎,这可把高大娘老两口高兴坏了,大儿子打电话过来,高大娘就屁颠屁颠过去伺候大儿媳坐月子了。
大儿媳的月子还没有坐完,二儿媳却意外从楼梯上摔了下来,很不幸的是,腿摔骨折了。
于是,二儿子也打电话让高大娘过去伺候,高大娘在电话里回绝了,说我走了,你嫂子和孩子没人照顾啊!
这下,二儿媳不干了,说高大娘一碗水端不平,嫂子她娘俩都好好的,你都伺候了好几个月了,还不行吗?我这边是完全动不了,身边没个人照顾不行啊!
没想到,在这节骨眼上,女儿和女婿却在闹离婚,有一天晚上,女儿和女婿又吵架了,女儿一赌气,就跑回了两千公里外的娘家。
可是回到高大娘家,却只有高大爷一个人在家,冷冷清清的,女儿又给高大娘打电话,让她回来,高大娘在电话里说了自己的处境,说现在不能回去。
谁知,女儿不但不理解,反而和大嫂二嫂争风吃醋起来,说高大娘偏向自己的两个儿媳妇,却不管她这个女儿的死活。
这场家庭闹剧弄得高大娘左右为难,恨不得把自己分成三瓣用,才能让两个儿媳妇和女儿满意。

第三,对于未来的养老,儿女们不互相推卸责任。
今年76岁的张大爷是一位老农民,大半辈子都生活在农村,种着几十亩地,和土地打交道。
十年前,国家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再加上自己年事已高,张大爷就把这几十亩地承包了出去,从此就开始了自己的养老生活。
五年前,老伴得了类风湿病突然离世,从此,一向身体虚弱的张大爷也病倒了,好多天都起不了床。
这个时候,张大爷的内心有点后怕,怕步入老伴的后尘,于是就把四个子女叫到病床前,商量自己未来的养老问题。
大女儿说,爸,我现在年龄也大了,弄不来钱,不像弟弟妹妹,他们有能力,我觉得还是让他们给你出点养老费吧!
小女儿说,我离老家最远,家里现在还有两个孩子在读高中,我回去伺候爸肯定不可能,我只能每月给三四百块钱,这是我最大的能力了。
大儿媳翻着白眼说,我和你儿子都是下岗工人,我们自己的生活过得都很拮据,哪有能力照顾您呢?
小儿子说,爸,我倒是想孝敬您老人家,可是做不了媳妇的主啊!她不同意,我能怎么办?

看到儿女们如此推卸责任,张大爷心如刀绞,流下泪来,不知未来的养老之路该何去何从?
儿女是父母的根,父母一生辛苦操劳,任劳任怨,就是希望儿女们能早日成材,过上幸福的生活。
可是,当父母把儿女们抚养长大,他们就已经老了,那么,他们的老年生活该如何保障呢?
作为子女,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不去抱怨自己的原生家庭,不和兄弟姐妹们计较,抱怨父母对自己不公;对于父母的养老,主动承担起赡养的责任。
这样,我们的父母才会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