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诸葛亮当年走出山林的消息一传开,立马轰动了整个天下。就在这时,有个叫水镜先生的人,突然放声大笑,还说了十个字!那时候的人们,根本不懂这十个字是啥意思,所以这事就慢慢被人忘了。可过了好些年,这十个字又被大家提了起来,成了热点话题!
这十个字把诸葛亮的结局说得一点不差!那这个水镜先生到底是个啥来头?他当年说的那十个字到底是啥?咱们一块儿瞅瞅当年到底咋回事!
【水镜先生】
大伙儿肯定都对水镜先生这号人物挺感兴趣,其实啊,他本名司马徽。这哥们儿是东汉末年的一位高人,因为对红尘俗事不感兴趣,索性就当了个隐士。不仅如此,他还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卧龙和凤雏的师父!
就是说,庞统和诸葛亮这俩人都是他的弟子,他能教出卧龙和凤雏这样的高徒,足以证明他有多厉害。要是他想出山,我相信整个天下都得炸开锅,肯定有一大堆人会抢着请他帮忙!不过他可没那心思,他就想安安稳稳地过自己的小日子,对尘世间的那些事儿没那么上心。虽说他没打算出来闯荡,但还是有很多人因为仰慕他的名声而来请教。想当年,落魄的刘备也来这儿找过他老人家请教问题呢!
东汉末年,世道很乱,刘备也在其中混。那时候,曹操已经霸占了朝廷,孙权呢,接了他哥孙策的班,守着东吴。可刘备呢,只能跟着刘表混日子。虽说刘备身边有关羽、张飞这些猛将,实力挺强,但就是没个出主意的军师。在刘表那儿待的时候,刘备听说了水镜先生司马徽,说他特别会识人。刘备一听,心动了,想去问问司马徽,让他给自己指条明路。于是,刘备就去找司马徽了。
刘备去找司马徽时,开门见山地说自己很想发财。他和司马徽聊了一宿,想让司马徽帮他一把。但司马徽直接拒绝了他,因为司马徽不是那种贪图钱财的人。不过,司马徽也看出来了,刘备这人挺看重钱财,谁要是给他干活,他肯定很器重。所以,司马徽就给刘备支了个招,说卧龙和凤雏这两个人,只要能得到其中一个,就能拿下天下。刘备一听司马徽这么说,心里就琢磨上了这个事儿。
回到住的地方后,他赶紧跟徐庶讲了这事儿。徐庶跟刘备混了好多年,听了司马徽的话后,心里就有了盘算。他赶紧跟刘备推荐自己的铁哥们儿诸葛亮,还告诉刘备,诸葛亮就是司马徽说的那个卧龙。刘备一听,心里头那个激动啊,说啥也得去见见这位卧龙先生。徐庶又跟刘备说,对待诸葛亮可不能马虎,得亲自去请才行。刘备知道徐庶和诸葛亮是多年的哥们儿,所以就听了徐庶的话,带着自己的兄弟,一块儿跑到隆中去见诸葛亮了。
他们头一回跑到隆中去见诸葛亮,结果诸葛亮不在家,这一趟算是白跑了。隔了几天,刘备他们不死心,又跑了一趟。可巧,诸葛亮还是不在家。这回刘备的三弟张飞可火了,觉得连着两次白跑,诸葛亮这是在逗他们玩呢。张飞嚷嚷着要走人,刘备见状,赶紧给诸葛亮留了封信,然后就带着大家急匆匆地离开了。
信里头写的就是,他特别瞧得上诸葛亮,盼着诸葛亮能帮他收拾这乱糟糟的世道。在家憋了几天后,刘备琢磨着再去拜访那位卧龙先生,他觉得不可能连着三次都碰不上!可他两个兄弟死活不同意,说那卧龙也就是个有名无实的家伙,怕是知道自己来了会露馅,所以才老躲着。刘备没理他们那套,铁了心要再去瞅瞅那位卧龙。
到了这儿以后,他们发现诸葛亮这回真的没出门。不过,这时候诸葛亮正在睡午觉呢。要是这时候贸贸然去找他,那显得他们太不尊重人了。所以,刘备就一直在门口等着。诸葛亮睡午觉,这也算是给刘备出的一道题。最后,刘备用自己的耐心等待,给出了一个让诸葛亮满意的答案!
诸葛亮觉得挺满意,就把刘备叫进来了。刘备一进门,就对着诸葛亮,把自己的打算一股脑儿说了。诸葛亮呢,本来就对刘备挺有好感,这一见真人,心里更是认定了。于是,诸葛亮就决定跟着刘备,帮他打天下。这事儿,就是后来大家常说的“三请诸葛亮”。打那以后,诸葛亮就跟着刘备,一起出门闯荡了。
诸葛亮离开隐居地的消息不胫而走,那时候,他虽然还没司马徽那么出名,但也是个顶尖聪明人。因此,他一决定帮刘备,这事儿就迅速传开了!诸葛亮的老师司马徽,自然也听说了这事儿。当时,他突然放声大笑,说了句:“找对了主子,时机却不对,可惜啊!”司马徽这话一出,旁边的人都愣住了,完全不懂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直到好多年后,刘备和诸葛亮都去世了,大家才琢磨出这话里的味儿来!敢情司马徽说的就是诸葛亮啊!那么,这十个字到底啥意思呢?咱们继续瞧。
【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
说起司马徽当年讲的那句话,其实指的就是诸葛亮。他心里明白,自家徒弟一直想找位真正关心天下苍生的主公去辅佐,而那时候,刘备心里头想的正是怎么拯救这个乱糟糟的世界。刘备呢,也需要一位有本事的帮手来实现这愿望。所以,他们俩的想法简直就是想到一块去了,最后就成了对方生命中特别重要的朋友!可为啥司马徽又说这不是时候呢?还不是因为那时候天下的局势已经差不多定了!大局都稳了,就算诸葛亮再有能耐,也很难从另外两个势力手里占到便宜!
孙权那时候接手了哥哥孙策的东吴地盘,有了周瑜的帮忙,地盘是越扩越大!另一边,曹操也把朝廷大权紧紧攥在手里。刘备夹在这俩大佬中间,他真的能重新让汉室辉煌起来吗?说实话,够呛!就算有了诸葛亮这个智囊,想让汉室复兴也是难上加难!所以那时候天下就被这三家给分了!要是刘备能早点几年去找诸葛亮,说不定汉室还真有戏复兴!司马徽那时候叹气说可惜,也是因为这个。毕竟刘备和诸葛亮确实有两把刷子,但可惜啊,生在了不对的时候!最后复兴汉室的大任务,还是没完成!
后来事实证明,司马徽说的那十个字一点没错,诸葛亮真的一辈子都在拼尽全力复兴汉室。想当年,诸葛亮加入刘备的团队后,就开始给刘备想办法、出主意。也多亏了诸葛亮在他身边帮忙,刘备那时候才能吸引来那么多英雄豪杰!而这些英雄豪杰陆续加入后,刘备才得以建立起蜀汉,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那时候的情况,诸葛亮还能挺身而出,助刘备一臂之力,建起蜀汉这片天,这足以说明诸葛亮真有两把刷子!但问题是,那时候蜀汉比起东吴和曹魏,已经差了一大截,那俩大佬根基稳固得很。蜀汉作为新兴势力,想从他们手里抢地盘,难如登天。所以,尽管诸葛亮拼尽全力,也就只能帮刘备打下蜀汉这点基业,至于复兴汉室的大业,他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在那些日子里,诸葛亮为了蜀汉,真的是掏心掏肺,啥都给了!他打定主意要帮刘备后,就把让汉室重新振兴当成了自己的首要任务。所以那些年,他绞尽脑汁,想各种招来削弱另外两个大势力。但那时候,东吴地势险要,攻打不易,曹魏呢,更是兵强马壮,有上百万大军!诸葛亮这么做,简直就是拿鸡蛋碰石头!可他还是拼尽全力去帮刘备!
但就在那时候,出事了,刘备的两个兄弟,关羽和张飞,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他。他那时候也觉得自己使不上劲儿了,于是就豁出去了,发起了夷陵之战。可这场仗并没能让情况好转,反而让刘备的身体更吃不消了。刘备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就赶紧安排后事,把蜀汉交给了诸葛亮。后事安排好之后,刘备就走了。
刘备死后,诸葛亮还是把刘备想恢复汉室的心愿,当成了自己一辈子的目标。所以那时候,他一个人挑起了蜀汉的重担,跟其他两大势力斗来斗去。时间本就不站在他们这边,再加上刘备他们一走,诸葛亮再拼命也没用。结果,就这样,诸葛亮终于还是撑不住了,离开了人世。这时候,回想起当年司马徽说的那十个字,真是应验了。诸葛亮一辈子都没能帮刘备实现复兴汉室的大计,跟司马徽说的一样。所以那时候,司马徽才会觉得这事儿真是太遗憾了!
刘备去世后那会儿,蜀汉的好多英雄豪杰要么老了,要么也不在了,就剩下诸葛亮一个人硬撑着蜀汉。诸葛亮一走,蜀汉就再没人能站出来挑大梁了。后来,在刘禅的带领下,蜀汉慢慢垮了,最后就成了历史上的一小段过往。
【结语】
要是刘备早点儿去找诸葛亮,那事儿还有的商量,复兴汉室也不是完全没门儿!可问题是,诸葛亮跟刘备混的时候,时机已经不对了。诸葛亮就算再有本事,也挽回不了汉室的命运!
那时候,其他两家势力强大,人多物广,还有众多猛将!诸葛亮是在重压之下挺身而出,帮刘备的忙,但最后还是没能扭转局势!因此,蜀汉最终还是走向了灭亡,说诸葛亮和刘备生不逢时,真是再贴切不过了!要是换早几年,复兴汉室说不定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