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到农民朋友们在地里互相讨论:“今年种的是啥品种?
亩产多少啊?
”这样的讨论不只有助于经验交流,也让我们看到玉米品种改良真的是影响深远。
有人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变得越来越高效,但也有人觉得这让传统的种植方式更艰难了。
今天来聊聊几个在河南非常受欢迎,且种植面积都超过百万亩的玉米新品种。
它们不仅更适合机械化收割,还帮助农民省了不少力。
郑原玉432:适宜机械收割的早熟玉米郑原玉432是一个让许多农民刮目相看的品种。
它是在2018年通过了国家三大玉米主产区审定的,从名字就能看出,这个玉米品种是由河南金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采用了单倍体育种技术以及分子标注辅助手段。
如果你问到村里的老人们,他们可能还不知道这些复杂的技术名词,但他们一定懂得它的好处。
这个品种有个特别大的优势,那就是早熟矮秆,适合密植和高温环境,特别耐热,不容易倒伏,还抗病。
而且更关键的是,郑原玉432脱水特别快,适合机械收割。
用机器收割不仅速度快,还有利于减少劳动力成本。
对于种玉米的朋友来说,这简直是甜头不断。
再说了,它在黄淮海地区夏播,每亩的干籽粒产量最高可达到841.48公斤,这样的高效产量让人咋舌。
丰德存玉10号:创高产纪录的黄淮海玉米丰德存玉10号同样是个明星级别的玉米品种。
它通过了2018年国家黄淮海地区审定,这个品种最大的亮点就是高产。
这个品种的黄淮海夏玉米区出苗到成熟只需要104天,株型半紧凑,果穗筒型,穗长17.5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百粒重33.6克,亩产干籽粒高达910.8公斤。
每次看到这些数据,心里都会默默为广大农民点赞,因为他们这些年选种、种植,付出不少,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用丰德存玉10号种出来的玉米,能够创下黄淮海地区籽粒机械收割的高产纪录,这可是一个让许多其他地区农民都羡慕的数据。
豫单9953:高抗性的紧凑型玉米新品种聊完前两个,不得不提一下豫单9953。
它是由河南农业大学选育的玉米新品种。
在2018年通过了国家黄淮海审定,既早熟抗倒,又耐旱耐高温,是种植密度高的好选择。
这个品种的果穗是筒型,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
你知道在黄淮海地区,迷人的玉米田除了美景之外,更带来了豫单9953亩产高达1127.45公斤的传说。
这个新品种的紧凑株型,让田间管理更加方便,不容易倒伏,饱满的籽粒也提升了商品性。
特别是对那种有着恶劣天气如干旱、高温的地方,豫单9953表现尤其突出。
15亩的高产示范方,测产验收显示的亩产1064.17公斤,这真的让人佩服,也实打实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新单58和吉祥1号:广泛适应性的高产玉米接下来看看新单58,这是由新乡市农科院选育的玉米新品种。
2019年通过了国家审定,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具有矮秆抗倒、耐涝耐热、稳产高产的特点。
黄淮海地区夏播,全生育期仅102天,果穗典型的筒型,能长到16~20厘米,籽粒粗大,每亩实收籽粒可达到1008.77公斤,让农民赞不绝口。
而吉祥1号则是由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这个品种适应性相当广泛,能够适应河南、河北、甘肃等地的种植,无论是春播还是夏播都有不俗的表现。
平均每亩实收干籽粒可达1099.1公斤。
这个品种的优点在于它的稳产高产以及良好的抗病性,为多地农民解决了种植的后顾之忧。
科技的发展确实让农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虽然我们有时候会怀念老一辈人用手翻地、播种的场景,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玉米新品种让效率更高、收益也更好。
适应机械化粒收的玉米不仅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也让农民的生活变得轻松不少。
这些新品种的推广,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也让我们看到农业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每一个新品种背后都是科研人员与农民们共同努力的结晶。
农民们凭借他们的辛勤劳动与智慧,结合现代科技的力量,不断突破高产的纪录。
这不仅仅是田地里的胜利,更是每个家庭的收获、希望与未来的美好憧憬。
希望这些适合机械粒收的玉米新品种能够继续为农民朋友们带来丰收的喜悦,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关注现代农业的进步。
科技与传统的结合,让我们的农业生产充满了新的可能。
让我们一起期待未来有更多优良的玉米品种,帮助更多的农民实现致富梦想,也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