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谭欣)新年里,年味浓。连日来,潜江市许多乡村“村晚”热闹呈现,精彩连连,一场场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添喜气的联欢活动,升腾了浓浓年味,群众乐在其中。

潜江市王场镇2025年“乡村村晚”在共和村举办,村民们自发参与,共同演绎对新生活的热切期许和憧憬。台下观众热情高涨,乡亲们纷纷高举手机,捕捉演出的每一个精彩瞬间。除了好看的节目,现场还有各种美食。舞台后方,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熟练地做卷切、包饺子。大家一边忙碌着,一边分享着家长里短,欢声笑语回荡在空中。这些传统美食不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乡村情感交流与传承的纽带。

“过年包饺子象征着团圆和更岁交子,还有卷切是我们的传统美食,象征着蒸蒸日上。”村民张园秀一边包着饺子,一边向记者介绍。看到乡亲们反响热烈,她心中很是高兴:“希望如此富有年味的活动能经常举办!”
“村晚”是“乡村春晚”的简称是春节期间农民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乡村文艺晚会浩口镇2025年“乡村春晚”在热闹非凡的《喜事盈门》中拉开帷幕。由当地居民组成的传统舞龙、打莲湘等民俗表演队伍活力满满,用热情奔放的表演点燃了村民对新年的热切盼望。现场,村民们还深情演绎红色歌曲、传承红色基因……

今年是潜江市浩口镇连续举办“村晚”的第七个年头,“村晚”对于浩口镇居民而言,就是以小小的一方天地,成就村民才艺的大舞台,是汇聚乡村幸福、展现村民精神风貌的窗口。在这里,大家自编自导、自排自演,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将乡村生活的琐碎日常、温馨点滴搬上舞台,用热热闹闹的节目盛宴为春节增添浓浓的年味。“参与这样的表演是大家的爱好,每年春节通过舞龙舞狮等活动,祈愿新的一年热闹喜庆。”浩口社区舞龙队队长盛洁说。活动现场,第二届“戏迷潜江”冠军郭孝明带着潜江评书《三岔河枪声》作品,带领观众走进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郭孝明已参与各类“村晚”演出长达8年。谈及这些年“村晚”的变化,郭孝明满是感慨:“以前‘村晚’,主要是村里几个文艺骨干撑场面,观众也稀稀拉拉。这几年可大不一样了,报名参演的村民越来越多,上到头发花白的老人,下到活泼可爱的孩子,大家都想在‘村晚’舞台上露一手。从最初节目凑数,到现在精挑细选,节目质量和数量都有了质的飞跃,这‘村晚’,真成了咱老百姓自己的大舞台!”

演出结束后,“寻味浩口非遗,共享团年盛宴”活动温情开启。演员们与返乡代表们围坐在一起,共享团年宴。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品尝着浩口当地的特色美食,不仅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让返乡游子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与浓浓的年味,进一步增强了大家对家乡的归属感。在泰丰街道,首届社区春晚通过精彩丰富的节目表演和开展欢乐游园活动,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居民的文化需求;在园林街道,“文艺演出+文化市集”有机融合,让群众共享“文化大餐”……

从舞台上演员的踊跃参与,到台下观众的热情捧场,再到活动中大家的积极互动,潜江“村晚”已然成为乡村文化生活的核心。它不仅是一个展示平台,更是村民们对乡村文化自信的独特表达。这里既有乡土味,又具烟火气,更显发展魂,美食与才艺交织,村味与年味相融,村民们找到了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情感归属。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