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职场中一个残酷真相:马屁拍得好的人,工作能力也不会差

职场先锋官 2025-02-19 13:24:26

很多职场人吐槽,人际关系交往困难,很多时候无从下手、力不从心,那有没有一种万能方法能解决这个困难呢?甚至于说一招吃遍天?

还真有!

唯一一个可以一招鲜吃遍天下的人际关系技巧,就是拍马屁。不管和谁交往,都拼命地说对方的好,夸对方,做对方喜欢的事情,那你和任何人都可以关系搞得很好。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曾断言:"人性中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这个看似冷酷的论断,恰恰揭示了社交场域最核心的运行规则——人类终其一生都在寻求价值认同的闭环验证。

工作多年,笔者见证过太多的案例,不管是田间的农夫、职场的白领,亦或者身居高位的领导;从街头卖艺人,到大学学识渊博的教授,都接触过,没见过一个不喜欢被拍马屁的。

即便是那些口口声称自己不喜欢拍马屁,喜欢别人说真话的人,内心也是渴望被拍马屁的,只是他们碍于脸面不说而已。

01

"世上唯一能影响他人的方法,就是谈论他所要的,并且告诉他如何才能得到它。"

由于人类具备自我意识,便会去追寻自身存在的价值,而这种价值的达成,归根结底源于自我认同,也就是自己内心觉得自己很出色。然而,一个人究竟该如何获取自我认同呢?究其根本,还是要收获社会认同,也就是他人的认可与肯定。

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认同,也就成了很多人奋斗拼搏的一个主要原因。

换句话说,很多人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向他人证明自己很厉害这件事上。

所以,无论遇到谁,一开始就夸赞对方、“奉承”对方,绝对能让对方对你的好感迅速增加。

笔者曾亲见某乡镇司法所长面对档案室那位号称"铁面无私"的单位大姐,他既未谄媚其工作态度,也不夸赞业务能力,而是盯着她身后墙上挂着的十字绣感叹:"这幅绣品的针脚布局,比很多美术馆的藏品更有生活气韵。"

没过多久,这个让两任所长头疼的"铁娘子",竟主动帮他整理迎检材料。

这些人其实是小社会中的“失意者”,为了避免被社会否定,寻求自我认同,保护自己的自我认同,他们往往会对他人表现出封闭和抵触的态度。但实际上,对于这些人只要找到他们的兴趣点,拼命“奉承”,很快就能赢得他们的好感。

02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写道:"谄媚从来不会出自伟大的心灵,却是小人的伎俩。"但现实往往更具辩证性——某985高校最年轻的博导,每周都会带着学生"偶遇"老院士晨练,讨论其四十年前提出的某个理论模型在区块链时代的应用可能。

这种“学术型恭维”,让他三年内连破职称评审的年龄限制。

再比如,很多公务员到农村工作时,都会觉得很难迅速获得当地百姓的认可。其实方法很简单,你走到田间地头,和正在劳作的老人聊聊天,夸赞他们的庄稼种得好,很快他们就会认可你。对待上级领导也是如此,刚参加工作时,我经常和我的直系领导一起出差。无论去哪里,去什么部门,和什么领导见面,我的直系领导都会提前了解对方的简历、任职经历和工作成果。在见面寒暄、吃饭聊天时,他总能精准地抓住对方的关注点,奉承得领导非常开心。现在这位直系领导早就高升了。

03

当下非常流行所谓的情绪价值,找男女朋友要提供情绪价值,老板找员工要看能否提供情绪价值,关注一个抖音博主也要看对方能否给自己提供情绪价值。所谓的情绪价值,其实就是奉承、拍马屁。

真正的社交艺术大师往往深谙"三七法则":七分真诚筑基,三分技巧点睛。

我高中有个同学,成绩不好,长相普通,个头也不高,可以说在学业上没什么亮点,高中时就混社会了。但他身边总是不缺女生。我曾问过他怎么这么厉害,他说,首先要放得下面子,然后就是琢磨女生的心思,想办法夸她们,做她们喜欢的事情,这样就能赢得各种女生的芳心。

这其实就是拍马屁。说起来很简单,但这是一件技术含量很高的事情,非常考验一个人的能力。要根据不同人的特点、心思,甚至是他们的个人经历、做过的事情、性格特点、价值观等,来决定夸赞别人的哪个方面,谈论什么样的话题,做什么样的事情。这需要很强的洞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如果夸赞一个学识渊博的大学教授长得帅,或者夸赞会所小姐有道德有文化,都是很可笑的。那些奉承功夫了得的人,我没见过能力很差的,大多数人只是没有把心思放在工作上罢了。

04

当我们在社交迷局中寻找万能公式时,不妨重温王阳明"心外无物"的哲思。拍马屁本质是面照妖镜,既照见他人的人格底色,更折射出我们自身的认知局限。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或许最高明的社交策略,恰恰是卸下所有策略后的赤诚相见,因为最高段位的恭维,永远是不着痕迹的真诚。

0 阅读:4
职场先锋官

职场先锋官

职场大小事,略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