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俄罗斯无人来机来袭,瞬间把整个基辅唤醒了。那些无人机如无数密集的蜂群般,径直朝这座城市袭来了。经过连续两个多小时的轰炸,第聂伯河两岸,火焰几乎遍地蔓延了;居民楼的玻璃,几乎全因震动而化作了碎片;街道上到处残留着仍在燃烧的废墟了。
值得关注的是,号称全球最先进的“爱国者”防空系统,在这次事件中却成了一种装饰品——俄军凭借成本仅几万美金的无人机,成功摧毁了乌军价值数千万美金的导弹库了。
相关媒体报道截图
据基辅独立报、TSN电视频道,证实3月23日证实了,基辅及其周边地区发生了一系列爆炸。
俄军一口气派出了几百架无人机,重点轰炸了杰斯尼扬斯基区,以及第聂伯罗区。
住宅楼被炸出了一个大大的洞,烧焦的汽车堵在了路口,而且消防车根本就无法开进去。
乌军说他们打下了部分无人机,但残骸砸中居民区,反而害死3个人。
更麻烦的是,哈尔科夫,以及日托米尔等五个州,当天同样挨了炸,俄军明显是要将乌军最后的防空力量给耗尽。
俄军的算盘打得十分精明。他们所使用的“见证者”-136无人机,一架的成本仅仅为2万美元,其飞行高度还不足100米;并且连雷达都懒得发出警报。乌军要是想攻击它的话,就必须发射一枚价值300万美元的“爱国者”导弹。这实际上就好像是拿着金砖去砸蚊子一样,即便能够砸中十次,那也是在亏本的。北约现在正在拼命地制造导弹,不过说实在的,一个月才产出48枚,根本跟不上俄军每天上百架无人机的消耗速度。
更让人头痛的是,乌军的雷达,很难分辨出无人机和导弹。有时候就算清楚,那是诱饵,也得硬着头皮去实施拦截。基辅市长亲眼看到,一座20层高的大楼,被无人机残骸击中后,引发了火灾,消防队忙了三个小时,才最终把火势控制住。其实如果说导弹能够成功被拦截,平民还是很难避免遭遇灾难。
俄军这招并非是一时突然想到的。从2022年开始,他们从伊朗获取了无人机技术之后,已经投掷了将近1.5万架自杀式无人机;这些“小玩意儿”慢慢地贴着地面飞行,特别喜欢在半夜的时候实施偷袭,非常巧妙地避开了“爱国者”系统的雷达优势。这套系统原本是用于打击弹道导弹的,不过在对付低空目标的时候,竟然就好像是用高射炮去打苍蝇一样,反应很迟钝,并且还耗费财力。
现在俄军再度对装备进行了升级。那最新的“天竺葵-3”无人机装配了喷气式发动机,能够一口气飞行2000公里;而且它还可携带40公斤炸药,精准地去轰炸后方目标。反观乌军,其库存的导弹快要耗尽了。其实有外媒拍摄到乌军指挥官在凌晨三点的时候,竟然给泽连斯基打电话索要导弹,这样的情形,甚至连专家都为之摇头。
现在北约内部吵得很厉害。美国嘴上说支持乌克兰,可就是一直不发那多达6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还逼着泽连斯基签一份30天的停火协议。德国的军工企业态度很明确:欧洲的武器储备实际上都快没了,生产新导弹最少得两年时间。更厉害的是特朗普团队,他们非要让乌克兰先承认欠西方总共5000亿美元的军火欠款。俄军正是抓住了西方阵营内部的这些分歧,所以才敢在谈判前发动全面进攻。
泽连斯基其实,没太多选择。他刚宣布用国产的“海王星”导弹去反击,不过这导弹的射程仅仅只有1000公里,根本无法触及到俄军的要害。假如继续强硬抵抗,俄军的“榛树”导弹,或许会将基辅袭击;但是如果低头停火,过去三年的冲突或全都付诸东流,还得赔上乌克兰破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