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这四个字,在今天看来,似乎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从最初的噱头,到如今的标配,智能化浪潮席卷了整个汽车行业。 可你有没有想过,智能汽车真的智能吗? 我们花了大价钱购买的“智能”,究竟是真材实料,还是厂商精心包装的营销故事? 小鹏汽车,这家曾经站在风口浪尖的新势力造车企业,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个观察的样本。它从月销生死线挣扎到年交付量突破19万,这一路走来,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也映照着智能汽车行业发展的跌宕起伏。
十年前,当何小鹏还在UC优视的成功光环下享受财富自由的时候,恐怕很少有人能预料到,他会一头扎进竞争激烈的汽车行业。这位湖北黄石走出来的“寒门学子”,靠着刻苦和努力,一步步从华南理工大学的校园,走到亚信集团的办公室,再到UC优视的创始人,他的经历本身就充满了励志色彩。而特斯拉开源电动汽车专利的消息,就像一颗种子,在他心中种下了造车的梦想。他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也看到了智能化浪潮即将席卷汽车行业的趋势。于是,在2015年,小鹏汽车诞生了。
广州,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成为了小鹏汽车的起点。来自广汽、宝马、阿里、腾讯等大厂的精英汇聚于此,共同开启了一段充满未知的旅程。 创业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小鹏汽车的第一款车型G3,更像是一款技术验证的产品,它在市场上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2023年12月,G3正式停产。但这款车型的意义在于,它为小鹏汽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后续车型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真正让小鹏汽车声名鹊起的,是2020年上市的P7。这款对标特斯拉Model 3的车型,凭借着优雅的外观、长续航以及当时领先的智能化配置,迅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它搭载了英伟达的大算力AI芯片,拥有优秀的操控性能,更重要的是,它的价格进入到了电动智能汽车的主流价位段,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体验到智能汽车的魅力。P7的成功,带领小鹏汽车一度登顶新势力交付冠军的宝座,也开启了小鹏汽车的崛起之路。
然而,成功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小鹏汽车随后推出的P5和G9,却遭遇了市场滑铁卢。P5虽然是全球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型,但在同级别产品中竞争力不足,销量表现不佳。G9作为小鹏汽车的旗舰SUV,搭载了800V高压碳化硅平台、双腔空气弹簧等先进技术,但由于前期宣传和产品定义的失误,市场反馈不佳。这两款车型的失利,给小鹏汽车敲响了警钟:智能化并非简单的堆砌配置,更需要从用户需求出发,打造真正有价值的产品。
2023年,是小鹏汽车的转折点。G6的发布,标志着小鹏汽车进入了扶摇架构时代。这款中型SUV,在空间、续航、智能化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提升,并且价格亲民,成为爆款车型。同时,G9也进行了改款降价,销量逐步回升。 而2024年推出的X9和M03,则进一步巩固了小鹏汽车在MPV和轿车市场的地位。X9延续了G6的大空间、强续航和高智能的特点,M03则以其极佳的性价比,成为小鹏汽车新的销量支柱。P7的改款车型P7i和P7+,也持续热销,成为小鹏汽车的销量扛把子。
小鹏汽车的成功,离不开其对智能化的执着追求。从最早的自动泊车、ACC自适应巡航,到如今的NGP高速导航辅助驾驶、XNGP城市NGP,小鹏汽车一直在不断迭代升级其智能驾驶技术。他们相信,智能驾驶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小鹏汽车的核心竞争力。
除了智能驾驶,小鹏汽车在智能座舱方面也进行了深入布局。他们自主研发的XmartOS车机系统,集成了导航、娱乐、语音控制等多种功能,并且不断进行OTA升级,为用户提供更智能、更便捷的出行体验。 更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在2024年发布了AI天玑系统,将自研的灵犀XGPT大模型融入到车机系统中,让AI小P能够进行更自然的语音交互,甚至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推荐。
然而,小鹏汽车的智能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G9的失利,就暴露出他们在产品定义和市场策略方面的问题。为了应对挑战,何小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直营到经销的转变,从组织架构的调整到内部反腐,这些举措都展现了小鹏汽车的决心和魄力。 “铁娘子”王凤英的加入,更是为小鹏汽车注入了新的活力。她对销售体系的改革,以及对智能驾驶的聚焦,都为小鹏汽车的复苏起到了关键作用。
2024年,小鹏汽车的交付量超过了19万辆,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数字。但更重要的是,小鹏汽车的毛利率转正了,净亏损也收窄了,这表明小鹏汽车已经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全栈自研的策略,也开始逐渐发挥优势。 从G6开始,小鹏汽车的产品迭代速度明显加快,这也得益于他们对技术的不断积累和创新。
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价格战也将持续进行。但小鹏汽车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们将继续深耕智能化领域,不断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SUV双子星G6改款和G7新款,轿跑双子星P7+和P7大改款,首款增程车型G01,以及MONA的首款SUV,都将在未来陆续亮相。 与大众的合作,也将为小鹏汽车的全球化战略打开新的局面。
小鹏汽车的故事,是新势力造车企业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这个行业的残酷竞争,也展现了中国汽车品牌的崛起。小鹏汽车的未来,仍然充满了挑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家曾经在生死线上挣扎的企业,将在智能化和AI的赋能下,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从十年前的默默无闻,到如今的年交付量突破19万,小鹏汽车的成长之路,也是中国智能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未来,小鹏汽车能否真正成为一家全球化的AI汽车公司,我们拭目以待。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智能汽车的时代,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