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渭涛:爱心满满真怀感恩虔诚叩拜袁州谯楼

漓泉看社会 2024-11-05 21:27:02

2024年11月1日,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鼓楼路步行街,我爱心满满、真怀感恩、虔诚叩拜袁州谯楼。该楼始建于南唐保大二年(944年),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建成集测时、守时、授时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地方时间工作天文台。

鼓楼路步行街,人声鼎沸,熙攘喧嚣。然而,当我伫立在袁州谯楼前,这喧嚣便逐渐远去,只余下时光的低语,以及内心深处对先人的深深敬意。这并非简单的怀古伤今,而是对历史智慧的叩拜,对先辈勤劳与智慧的感恩。

袁州谯楼又称宜春鼓楼,默默地矗立在宜春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见证了岁月的流转,也见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是先人对时间精准把握的极致追求。

想象一下,捌百年前的工匠们,是如何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对天文运行的深刻理解,建造起这座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建筑?他们以怎样的虔诚与专注,将对时间的精确测量融入到建筑的每一砖一瓦之中?他们又是如何将这古老的智慧,传递给后世,让这谯楼成为一座无声的教科书,一代代地启迪着人们?

如今,我们站在谯楼之下,抬头仰望,或许已无法完全理解当年建造者的全部技艺,但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身上那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这是一种超越时代的精神,一种对完美的极致追求,一种对子孙后代的深沉责任感。这谯楼,不仅仅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更是他们精神的传承。

我轻轻地触摸着谯楼斑驳的墙体,仿佛感受到了历史的温度。那些岁月留下的痕迹,并非只是时间的刻度,更是先人辛勤劳作的印记。每一块砖石,都诉说着一段往事;每一处雕刻,都蕴含着一段智慧。

叩拜谯楼,并非仅仅是形式上的虔诚,更是对先人智慧的深刻感悟。他们的智慧,早已超越了时间的限制,继续滋养着我们,引领着我们。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或许拥有更先进的计时工具,但我们却不能忘记那些曾经为时间精准测量做出贡献的先贤们。他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座谯楼,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传承,一种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宝贵财富。

站在这古老的谯楼前,我不禁思绪万千。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工匠们忙碌的身影,听到了他们敲敲打打的声响,感受到了他们对工作的认真和对生活的热爱。他们的精神,穿越时空,与我们产生共鸣。

今日之中国,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我们更需要传承和发扬先辈们那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向那些为中华文明发展做出贡献的先人们致敬,并将他们的智慧和精神传承下去,让它在新的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

宋渭涛,笔名骊泉,陕西临潼人,中共党员,经济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陕西渭南市副首席代表,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渭南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希帕图片社签约摄影师,IC photo(图虫)签约摄影师,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摄影作品和文章多次发表于《中国摄影报》、《中国摄影》杂志、《人民摄影报》、《中国金融工运》、《中国城乡金融报》、《照相机》杂志、《渭南日报》、《华商报》等报刊杂志网络,并多次入展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西安丝路影像博览会等。著有《Lightroom CC 入门与应用技巧》,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渭南分行。代表作有《仓颉庙》、《黄河石门》、《营生》、《手机支付新时代》等。

作者相关链接:

摄界达人|宋渭涛:用街头万象为时代存档

宋渭涛:不一样的街头摄影观

对话渭南 |纪录当代 反映现实 讲好渭南故事

“镜”看十年发展变化 摄影作品和文章刊登在学习强国平台

各主要摄影协会入会细则

我的《仓颉庙前殿星轨》入选2021“中国最美四季”优秀作品

话剧《主角》剧照欣赏

宋渭涛:舞台剧照摄影如何拍

宋渭涛刊登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等自选集

四谈投稿中国摄影报和人民摄影报等报刊杂志的技巧

宋渭涛 || 渭南民间纪实摄影第一季《渭水谣》之005《营生》

宋渭涛|| 渭南民间纪实摄影第二季《风从塬上来》之07《微信支付时代》

宋渭涛:用街头万象 为时代存档

更多内容欢迎您订阅浏览宋渭涛骊泉影像微信公众号

0 阅读:0
漓泉看社会

漓泉看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